后来,国际数学界将陈景润的这一发现命名为陈氏定理。陈氏定理的面世推动了数学界证实哥德巴赫猜想理论的进步。陈景润对数学异常痴迷,经常废寝忘食的研究数学理论。据说,陈景润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即使身体状况不佳,陈景润依然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陈景润的事迹在全国各地广为传颂,他奋发图强、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的精神成为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陈景润的轶事是什么
了解陈景润轶事,有助于全面了解陈景润的性格特色。众所周知,陈景润一直过着十分枯燥乏味的生活。对一般人来说,和数字打交道是一件无聊至极的事,但是对陈景润来说,只要能和数字扯上关系的事情,都十分有趣。陈景润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也会查看自己的存折和硬币。陈景润为了积累钱财,经常将工资换为首饰以此方便收藏。
陈景润
有时到了深夜,陈景润会躲在被子里打开手电筒来欣赏收藏物。当陈景润从6平方米的小房间搬出去,他的研究生为他收拾物品时,居然找出了多达两三公斤重的硬币。上世纪70年代末,因学术交流的需要,陈景润有过两次出国访问的经历。在这两次出国旅途中,陈景润获得了7500美元、5000法郎的报酬。但是,陈景润并没有拿这些钱来购置家用物品,几经考量下,陈景润买了一个收音机带回家。
为了给家人和学生购买纪念品,陈景润在当地买了一些廉价的、却有纪念意义的笔记本和铅笔。有一次,陈景润的姐姐带着侄子从福州前来北京探望陈景润,陈景润为了尽地主之谊,便请姐姐和侄子吃饭。陈景润的姐姐本想着弟弟会请自己吃一顿大餐,没想到陈景润只花了一块多钱,请侄子吃了一顿非常简单的午餐。了解陈景润轶事便可发现,生活中的陈景润十分朴素,在日常开销方面,也非常精打细算。
陈景润的怪癖是什么
“花掉一天,等于浪费24个小时”就是陈景润的格言。因为陈景润对数字十分敏感,所以陈景润怪癖就与数字有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日益增长的钱的数字成为了陈景润怪癖。大抵是陈景润小时候苦日子过多了,所以陈景润自挣钱时候起,他便意识到了钱的重要性。
陈景润家庭
早年间,陈景润的父母为了供读陈景润读书,几乎倾尽家中的财产。毕业后的陈景润,又因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沦为失业青年。陈景润患结核病时,因为手中没有一毛钱,这让陈景润感到非常恐惧。慢慢地,陈景润养成了一个习惯,他尽量节省家中的一切开支,只要衣能蔽体,肚能填饱就行。陈景润一直过着最为简单的生活,他将在中科院上班的工资存入银行,或者换成硬通货。
只欣赏钱的数字成为了陈景润怪癖,他只在乎钱数有没有增加,而忘了货币的基本功能——交换物品的。1962年之前,陈景润拿着56元的工资,等到1962年到1977年时,陈景润的工资涨到89.5元。陈景润省吃俭用,尽量将自己每月的生活开销定在20元以内,除了每个月要给父亲寄去15元的生活费以外,陈景润将剩下的钱全都存入到了银行。当中国还没有出现“争当万元户”的口号时,陈景润早已是中国社会的万元户。陈景润身体非常不好,朋友劝他买一些营养品吃,陈景润听后,也只是买一些人参须食用。
陈景润小时候有什么故事
陈景润是一位天才式人物,通过了解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便可看出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天分。陈景润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出生,陈景润出生后,由于陈景润的母亲没有乳汁,为了养活陈景润,家人就用邻居家的米汤来喂养他。陈景润的父亲在当地邮局上班,因为工资少得可怜,根本无法支付家庭日常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