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刘邦是怎样评价对手项羽的(2)

当项羽与韩信交锋,并多次领略到韩信的能力之后,项羽对韩信一定是十分忌惮又十分遗憾的吧。毕竟,韩信本来是他的部下,如果当初他能牢牢地抓住韩信,也许项羽追逐霸业的路就不会那么幸苦。当项羽败局已定,大势终去的时候,看着这个昔日的部下,项羽一定是心灰意冷,生出那么些许天意如此的感慨吧。如果韩信仍是楚将,那么如今的胜负也许就可以改变。可是,这世上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所以项羽淡然地接受了他的结局,走向了死亡。

而韩信之于刘邦,则是左膀右臂。当初韩信投入到刘邦的麾下,刘邦并没有因为韩信曾是楚将就怀疑他,而是给予了韩信全部的信任。韩信在刘邦成就大业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刘邦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

项羽错失韩信,后悔莫及。而刘邦幸得韩信,如虎添翼。

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在什么时候起义

项羽和刘邦都是乱世里的枭雄,他们也早已在那个民不聊生,烽烟四起的年代里化作了永恒。

冯绍峰扮演的项羽剧照

冯绍峰扮演的项羽剧照

秦朝末年,皇帝昏聩,政治黑暗,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秦始皇正率队出巡,项梁和项羽正巧遇见。项羽看到后脱口而出:“秦始皇是可以被取而代之的。”项梁听到后,虽然斥责了项羽,但是却也因此而对项羽刮目相看。项羽是楚国名将之孙,自幼便以勇武闻名,他在吴中的弟子当中,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后来,陈胜等人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会稽太守殷通看到所有的江西人都造反了,就意欲任用项梁为将,顺应而起。项梁假意答应,又设法让殷通将项羽传召进来,在项梁的暗示下,项羽一刀将殷通杀死了。之后,项羽奉项梁之命,提着殷通的首级,带着殷通的官印,斩杀了殷通的部下近百人。召集义士,跟他们共商反秦大事。之后,以项梁为首,开始正式反秦。项羽的起义之路也由此开始。

而刘邦起义少不了萧何等人的辅佐。当时,刘邦因为犯事,逃亡在外。萧何等人劝沛县县令召集流亡之人来加强自己的实力。于是,县令将刘邦找了回来。但是县令担心引狼入室,就又反悔了,他紧闭城门,下令捕捉萧何等人。

于是刘邦将一封封信绑在箭上,射进城内,号召百姓们除掉县令,共谋大事。老百姓们早就对县令不满,就杀了县令,开城门迎刘邦,并推举他为反秦的首领。刘邦就是这样在沛县聚众三千余人,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开始了他的起义之路。

有关刘邦的著名历史小故事

现如今,我们总是会用“高阳酒徒”来形容那些嗜酒如命又狂放不羁之人。其实,这个成语还与刘邦有关。

俪食其画像

俪食其画像

当年刘邦奉命西征,沿途寻访能人异士。途径高阳之时,应允了一名士兵回家探亲的请求。这士兵的同乡郦食其听说之后,就请求他为自己引见,于是俪食其就得到了面见刘邦的机会。

这一天,俪食其前来求见刘邦。刘邦问通报之人俪食其的样子,那人根据俪食其的穿着打扮就判断他是个读书人。刘邦身在乡野,对读书人向来没有什么好感,曾经有过在读书人的帽子中撒尿的举动。于是刘邦就皱着眉头对通报之人说:“我正忙于大事,哪有什么时间去见什么读书人,不见。”于是,那人就将刘邦的话告诉了俪食其。俪食其一听,登时气红了脸,一下子拔剑而出,怒声说:“你重新再去通报一遍,哪里来的读书人,你就告诉他,是一个高阳酒徒前来求见。”

刘邦听人转述了俪食其的话,知道他必定不是常人,于是就让他进来了。两人把酒言欢,颇有相见恨晚之态。

后来,俪食其向刘邦献计克敌,深得刘邦信任。之后俪食其又让自己的弟弟郦商率部队归顺了刘邦,使刘邦的队伍一下子增加了四千多人,队伍得到了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