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伊士运河危机美国为何不支持英国(2)

在美国方面,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则声称,如果不停止这次战争,将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实在这个时候,美国的立场有些左右为难。如果帮助英国,可能会影响北约的团结,得罪阿拉伯国家,如果支持苏联,那么苏联将在这次战争获得最大利益。通过内部会议决定,美国方面决定,既不配合苏联的行动,警告苏联不得向英法军队动武,又指挥英法,令其尽快撤军,以结束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美苏立场令一路势如破竹的英法军队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因此他们采纳了美国的建议,于11月7日宣布停火,22日在埃及全部撤军。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果是什么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果需要从交战双方来分析的,这场战争由于苏联和美国的介入,英法联军在军事上取得了胜利,但在政治上却一败涂地。相反的,埃及在军事上几乎处于崩溃的边缘,但在政治上,确立了其国际地位。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在战前,以色列和英法联军共投入约10万兵力,拥有坦克400辆、火炮150门和作战飞机155架。在埃及方面,兵力约15万,坦克530辆、火炮500门以及作战飞机255架。根据战后数据统计,埃及和联军死亡人数各约一千余人,属于基本持平,但埃及方面有两万多人受伤,两百多架飞机受损。原先埃及所谓的255架飞机,能投入作战的也仅有一百多架,因此这场战争给埃及空军带来的后果是具有毁灭性的,而且几乎是灭顶之灾。

在这场战争中,联军持续对埃及的五大城市进行了不间断的轰炸,埃及最繁华的五大城市因此而毁于一旦,约有1.2万幢建筑在这次战争中被英法联军的空军炸毁,主要道路、交通设施也因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后果对于英法两国来说,是更具毁灭性的,通过这场战争,他们发现自己原先所谓的老牌殖民国的地位已经不保,取而代之的是苏联和美国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在运河东部的殖民地,已经不复为英法所有了。

唯一赚到了便宜的是以色列,通过战争他们迫使埃及打开了蒂朗海峡的封锁,因此以色列在亚喀巴湾的航行不再受阻。

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埃及在第二次中东战争经过半年时间的抵抗,最终在国际上多国的调解下,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图片

1956年10月,英法以三国在制定了对埃及的军事打击计划后,便先由以色列从西奈半岛从埃及军队进攻。当时的埃及军队主要驻防在尼罗河三角洲及运河地区一带,因此很快被以色列军队击败。此时,英法军队也开始在塞得港登陆,并开始向运河地区推进。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发现埃及在在西奈中部防守兵力薄弱,因此在米特拉山口投放了空降军。埃及军队闻讯,派遣大量军队,对以色列的军队进行了包围之势。最终双方经过一天的激战,以色列军队占领了山口东部。

以色列军队进入西奈地区后,决定继续推进,他们在阿布奥格马地区建立了防线,并向埃及军队进攻,虽然埃及军队拼死抵抗,但最终阿布奥格马地区还是被以色列军队占领。

另一方面,英法两国根据事先商量好的对策,向埃及和以色列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两国停火。但遭到了埃及方面的拒绝,因此英法空军便开始对埃及的一些重要军事基地进行轰炸。在轰炸中,埃及军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以色列在英法空军的掩护下,开始朝西奈地区进军。在这样的情况下,埃及政府只好下令,放弃整个西奈半岛。

在塞得港登陆的英法军队,开始沿着运河地区南下,企图一举占领运河区。但在埃及人民的抵抗下,英法军队进程缓慢。

英法以军队在埃及的军事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苏联向英法发出通牒,如果不在埃及撤军,将以核武器攻击两国。英法方面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政府求援,但同样也遭到了美国的拒绝。同时,美国警告苏联,不得向英法两国动手,又转告英法军队,敦促他们尽快在埃及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