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惜春得到了什么判词

贾惜春得到了什么判词

贾惜春,《红楼梦》中的人物之一,她虽不及探春办事果断,可却也有自己本身的特点,她性子冷,不合群,却画得一手好画。那么在《红楼梦》中又给了这位奇女子贾惜春判词是什么样的呢?

>贾惜春剧照

<<红楼梦>>贾惜春剧照

在正册判词中,画有这样一幅图,图上是一座寺庙,寺庙里有一位女子在翻阅佛经,其判词说道: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便是小说中贾惜春判词,贾惜春的判词向读者们暗示了惜春今后的命运。判词的第一句话,“三春”指的是贾府中除了惜春外的另外三位小姐,暗示她们最后的遭遇悲凄。的确如此,元春离世,迎春受夫婿折磨,而探春则远嫁他乡。“景不长”字面上的意思是春天的时间已经不长,也暗示了贾府繁荣的日子即将离去。第二句话则说的是尼姑所穿的衣服更换下了昔日里华美的锦服。从这两句话便可以看出惜春在亲眼见到了自家姐姐的遭遇后,决意出家为尼。判词的最后二句话,对惜春这名女子表示惋惜,更是向读者道明了贾惜春最终的命运,从此青灯在旁,陪伴在佛像之侧。其实,贾惜春的判词只是道出了惜春最后的归宿,但惜春之所以会选择与青灯为伴,只因经历了贾府的衰败与见证了姐姐们的遭遇所致。可怜一代侯门女最终与青灯为伴。

贾惜春的判词简单地向读者点明了惜春的一生。

贾惜春的描写有什么

贾惜春,《红楼梦》中一位看破红尘的女子,她的“冷”及她的“静”都是她个性的体现。那么在小说中,作者对于贾惜春是如何进行描写的呢?

贾惜春画像

贾惜春画像

贾惜春描写,小说在第三回便已经出现了贾惜春的身影。“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八个字便是贾惜春的出场描写,相较于其他姐妹的描写,惜春的描写真可谓是少的可怜。小说中的第十八回,第二十二回及二十三回,都有惜春的出现,可是作者还是依旧对于惜春的外貌没有相关的描写。难道作者对于惜春并不喜欢吗,为何连多一点的描写句子都懒得给惜春呢?其实,作者这么做有他自己的思量,对于贾惜春描写之所以含糊,是为了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在脑海中勾勒出惜春的模样,一个自幼离开父母,性子冷淡,最终出家的贾家四小姐。 我们不妨自己在脑海中想象一下,一个身影单薄,身穿黑色尼姑服的妙龄女子,静静地坐在寺庙中翻阅经书,这便是贾惜春的形象。其实作者虽然在小说中对惜春没有进行一个具体的描写,可是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中有关于贾惜春的点滴细节,在小说中作者用了不少的笔墨来描写贾惜春擅于绘画,也用了不少的笔墨来从旁描写贾惜春性子“冷”。

在小说中,作者虽然没有对贾惜春进行一个正面的描写,但是读者却能从中想象到贾惜春侧坐着绘画的景象。

贾惜春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贾惜春,是小说中一位最终与青灯为伴的女子。不少人或许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为何一位大户人家的小姐会最终选择出家呢?其实惜春的命运不仅与其经历有关,更多的是贾惜春的性格特点造就的,那么贾惜春性格特点是什么呢?

贾惜春画像

贾惜春画像

贾府中小姐众多,再加上宝钗、湘云等人,各位小姐自有自己的个性。惜春年纪较小,而且不合群,所以经常会被人忽略。从这里可以看出,贾惜春性格特点是冷,一种因不受人关注所致的“冷”。想来惜春也是不幸的,惜春自幼不在父母身边长大,寄居在荣国府,这样没有父母关爱的生活又怎么会快乐。即使衣食无忧,可却少了亲人的关爱,所以惜春的性格是冷漠的。惜春性格中的“冷”还表现在对其他人身上,与探春护着自己丫头的举动相比较,惜春对于自己丫头的求救不闻不问,甚至将自己的丫头交由他人处置。惜春这一举动可谓寒了众人的心。或者有人会说,惜春是否因为年纪尤小才会不知道如何护着自己的丫头呢?在小说中接下来的一幕便向读者道明了贾惜春并不是年纪小的缘故,而真的是其性格特点中的“冷”所致,这一幕便是惜春一定要尤氏将入画带走的场景,连尤氏也称惜春为一个“心冷口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