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和袁世凯的关系
蔡锷以“士官三杰”的殊荣留学归国后,在广西、云南等地从军,与袁世凯并未有太多的交集,但袁世凯在其留学之初曾慷慨解囊,相赠其一千大洋,助其出国留学。所以袁世凯一直视其为亲信,蔡锷也始终感恩在心。但起初因政见不同,蔡锷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但袁世凯当时仍对清王朝死心塌地,故而此二人始终未能走到一块儿。
刘德华饰演蔡锷剧照
然而,后来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南北议和,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也就改变了,他曾数度发表通电,表明建都北京的立场,并电贺袁世凯就任大总统,称其为“闳才伟略,众望所归”,同时给上海各报馆辟谣的电文中说道:“况袁公一代伟人,中外钦仰”。可见蔡锷对袁世凯的态度是极为亲善的,袁世凯担任临时大总统期间,内战纷争,讨伐袁世凯的声音此起彼伏,蔡锷总是第一个站住来发表声明,调停矛盾。
然而,一心称帝的袁世凯并未领情,蔡锷虽与其交好,但因政见相反,始终不能成为同路人,袁世凯对于蔡锷的想法心知肚明,在其没有动作之前,欲先下手为强,致电云南都督蔡锷前往北京养兵,并给了他一连串的官衔,以磋商政要为由,天天召见,实为堤防。
如此举动,终令蔡锷识清袁世凯的本来面目,遂进入讨袁大军,扛起了讨袁护国的大旗。
袁世凯卖国是真的吗
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被骂“窃取革命果实”,背负了“窃国大盗”的骂名,之后又因签订“二十一条”又多了个“卖国贼”的称号,然而袁世凯执政期间的屈辱外交真的称得上是外国吗,背负如此骂名,是不是有点冤。
袁世凯剧照
袁世凯在政治立场上一直与日本交恶,在外交上也一直依赖欧美帝国抵制日本,一战爆发后,欧美帝国深陷欧洲战场,无暇顾及亚洲利益,此时正是日本宰割中国的好时机,如此背景下,日本驻华公使公然违背外交惯例,越过外交部直接将“二十一条”密约递交给袁世凯,此条约大致内容旨在将中国变为日本的附庸国,向完全剥夺中国政府自主管理的实权,并且在递交时威胁袁世凯,尽快答复,文件纸张有无畏舰及机关枪的水印,以示威胁,中国政府若不能表示友好证明,则不能保证阻止革命党人扰乱中国。
此时的袁世凯态度并非教科书上所说主动接受“二十一条”,在此过程中,袁世凯极力在外交谈判中与日方据理力争,争取中国利益的最大化,同时寻求美英俄的支持,希望借助势力牵制日本。但随着中国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各国无暇东顾,为了维护在自身利益,反而逼迫中国立刻接受日本的最后通牒。袁世凯虽然在对日交涉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修改了众多条约内容,但仍无法避免签订《民四条约》,袁世凯在此次事件后将5月9日定为国耻日,足见其无能为力,蒙受屈辱的绝望感。
袁世凯告密是怎么回事
一直以来袁世凯最为人诟病的除了称帝之外就是在戊戌变法时期的告密,因为袁世凯的告密当时的维新派革命失败,谭嗣同等人喋血街头,光绪被囚禁,也让袁世凯背上了骂名,而近些年来随着学者对于这件事的研究发现这件事上面的谜团越来越多,那么袁世凯告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袁世凯告密
一般的说法认为维新派围园杀慈禧的计划是因为袁世凯的告密才失败导致慈禧政变,维新失败。但是现在却有不少人认为袁世凯告密的事情另有隐情。当时袁世凯算是维新派这一边的,很多维新派人士都很信任他,因此谭嗣同在八月初三的时候曾经找上袁世凯希望他能够出兵包围颐和园杀死慈禧,但是其实这个计划非常冒险而且可行性很低,袁世凯的士兵虽然精锐,但是毕竟数量少,他的周围也有不少能够制衡他的人,而且他的兵远在小站,离北京城有二三百里要想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京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袁世凯推拒了这个计划,建议他们等到慈禧来阅兵的时候再动手。其实很明显维新派强杀慈禧的计划成功率很低,那么为什么维新派就这么等不及了呢?其实他们已经察觉到了慈禧对他们的小动作,知道自己等不到日后的阅兵了才不得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