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做了什么竟让日本人为其造铜像

梁思成做了什么竟让日本人为其造铜像

梁思成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国学大师梁启超之子。1901年,梁思成出生于日本东京,他的童年是在日本度过的,当时虽然生活清苦,却给梁思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梁思成晚年曾回忆说:“我爱美丽的日本和我童年记忆中和蔼可亲的、善良的日本人民。这里面有在幼稚园和小学里教导我的师长,有在须磨海滨教我游泳的渔人,有我坐火车上学时每天在车上照顾我的车长……还有许多当年在一起嬉戏的日本小朋友。”

梁思成做了什么竟让日本人为其造铜像

梁思成与古都奈良甚有渊源。孩提时代,梁启超就曾带他去奈良的法隆寺游览,那时正值大殿重修,父亲便花了一元钱的香资将梁思成的名字刻在了大殿的一片瓦上,祈求佛祖保佑。没想到几十年后,这座古刹竟因这个名字逃过了灭顶之灾。

1912年,梁思成随父母回到中国。然而,侵华日军的残暴让梁思成对日本的爱跌至冰点。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众多历史古迹惨遭炮火摧残。面对日本人的宴会请柬,梁思成愤然拒绝,举家出走。在逃亡过程中,梁思成一家又险些在长沙丧命于敌军的空袭。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先是担任第十九路军炮兵校官的弟弟梁思忠,在淞沪会战中英年早逝。接着1940年,梁思成的内弟、飞行员林恒在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多年后,梁思成的后人说,面对国仇家恨,父亲最终能做出保护日本古都的决定,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梁思成做了什么竟让日本人为其造铜像

1944年夏天,美军已对日军占领区和日本本土开始战略轰炸。在重庆,梁思成在罗哲文的协助下开始整理古迹遗址名单、在地图上标明位置,并向盟军提交不要轰炸的建议。梁思成的建议最终被采纳,遍布于京都和奈良城内的古代建筑,在战火中毫发未损。

现在的奈良和京都已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观光城市,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为这两座城市增色不少。比如,奈良历史上曾做过日本的京城,公元710年,日本天皇迁都到奈良,当时叫平城京。据说,整个平城京的建设,是模仿唐朝的长安城建置。奈良的唐招提寺是由唐代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现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文化遗存保护完好,每年这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光客来此体会古都的魅力。而这一切,应归功于梁思成。

梁思成做了什么竟让日本人为其造铜像

梁思成不仅是日本古都的恩人,也是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开拓者、中国古都的恩人。1944年末,梁思成任教育部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副主席,负责编制文物目录,防止文物因战争而遭到损毁。1948年12月,梁思成应解放军要求,绘制北平古建筑地图,以备攻城时保护文物之用。1949年2月至3月,梁思成与莫宗江、罗哲文等清华大学同仁编制《全国建筑文物简目》,以备作战时保护文物之用。这些目录中所列出的文物建筑和历史遗迹,后来大多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得到妥善的保护、传承,为全世界所知。

梁先生曾两次带领中国营造学社的同仁远赴西安,对古都大雁塔、小雁塔、清真寺等多项古建进行测绘、调研,为小雁塔做维修计划,为碑林博物馆工程做了设计。梁思成提出了“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维修原则,这项原则之后被《中国文物保护法》采纳。他认为文物保护应该是使其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梁公的主张与10年后发表的世界遗产保护文献《威尼斯宣言》不谋而合。

对于梁思成当年的义举,了解真相的日本人对其一直心存感激。为了感谢“古都的恩人”,日本中国友好协会名誉会长平山郁夫生前就曾建议,为梁思成在日本奈良树立一尊铜像,以纪念和表彰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