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卢沟桥事件制造者终有报应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卢沟桥事件制造者终有报应!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掀起全面侵华战争。当时在华北平津一带的日本侵略军称“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为田代皖一郎中将,其兵力是一个独立步兵旅团,旅团长河边正三少将,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在北平地区的是第1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该联队驻丰台的是第3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少佐。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时,旅团长河边正三去秦皇岛附近检阅步兵第2联队,旅团长职务由牟田口廉也代理。因此,直接制造卢沟桥事变的日本法西斯军人就是田代皖一郎、牟田口廉也和一木清直。

田代皖一郎心脏病暴毙

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1936年5月上任,东京军部规定其任务是维护日本在华利益,必要时使用武力,兵力部署地域为北平经天津至山海关的北宁铁路沿线。其作战方针是“一旦有事,制敌机先,迅速达到战争目的……和陆海军协同行动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势,谋求速战速决。初期目标是占领华北要地和上海附近”。

田代上任后,加快了侵华战争步伐,增兵进驻丰台,谋求在丰台至卢沟桥中间地带建筑军营和机场,组织策划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严词拒绝。8日凌晨,田代下达进攻命令,日军猛攻卢沟桥及宛平县城。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并于8日夜夺回了龙王庙及铁路桥,打击了日军的气焰。7月11日晨,日军统帅部做出向华北派兵的重大决定,并且撤掉了田代“中国驻屯军”司令官的职务。田代闻讯后,羞愤交集,于15日突发心脏病暴亡。

牟田口廉也羞怒自杀

日本“中国驻屯军”第1联队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是个极端好战分子,当时他的联队驻扎于北平地区,经常以训练演习为名,向我29军挑衅。从每半月一次发展到三五天一次。1937年7月8日晨,牟田口亲赴前线指挥部队进攻卢沟桥和宛平县城。

由于侵华有“功”,1938年他被晋升为少将,1941年又升任中将18师团长。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8师团奉命进攻马来亚。1942年攻陷新加坡后,牟田口纵容士兵大肆屠杀当地华侨和被俘英军。不久,18师团转战缅甸。1943年8月,牟田口又荣升15军司令官,下辖侵缅日军3个师团。他一上任就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倾其全力,从缅甸进入印度东北阿萨姆邦,攻占英帕尔和科希马,破坏中、印、英联合反攻基地和由美、中工兵赶修的中印公路,在英帕尔建立印度傀儡政权。要实施这一作战计划,部队必须渡过缅西北钦敦江,然后翻越印缅交界的那加山脉,那里没有道路可走,卡车、坦克通不过,粮弹补给上不去,大部队无法行动。因此,很多下属都不同意该计划。

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

但牟田口独断专行,先后撤换军参谋长和两个师团长,硬要冒险蛮干,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挑起了卢沟桥事件,后来事件进一步扩大,终于发展成这次大东亚战争。假如今后依靠自己的力量进攻印度,能给大东亚战争带来决定性影响的话,我对国家就有个交代。这作为男儿的生平愿望是求之不得的事。”于是,牟田口亲自率领日军15军和在缅作战被俘的印度士兵9000余人编成的伪印度国民军第1师等共10万人,在丧失制空权、没有坦克支援、没有汽车运输的情况下,仅由士兵携带翻越那加山的干粮,从1944年3月8日开始发动进攻,原想两个星期解决战斗,结果事与愿违。当日军进抵英帕尔附近时,遭到英印联军和中国军队在强大空军掩护下的猛烈反攻,疲惫不堪、缺粮少弹的日军很快败下阵来,其后方联络线也被中英联军切断。当6月雨季来临时,各河流泛滥,道路被洪水冲坏,不仅补给无望,伤兵也无法后运,各部队不断减员,战力衰竭,牟田口仍不顾部下死活,坚持进攻。31师团长佐藤幸德拒不执行命令,并带领其部队后撤,使战局更加恶化,到7月上旬日军全线溃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