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荣:从炊事员老杨到智取威虎山剿匪英雄

东北“胡子”猖獗

要说杨子荣,先要说说东北的土匪。土匪,东北人称为“胡子”。为什么叫“胡子”呢?有一个说法是,土匪长期身处山林中,不修边幅,时间一长,就胡子拉碴的,因此得名。还有一个说法是,土匪无恶不作,胡作非为,因此称为“胡子”。

杨子荣的雕像

杨子荣的雕像

不管名称因何而来,东北盛产“胡子”,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何?东北的深山老林太多,易于藏躲,再加上民风彪悍,因此,东北的“胡子”历来猖獗。就连我们熟知的大帅张作霖,其实也是“胡子”出身。

抗战胜利后,一部分八路军、新四军进入东北,在东北创立革命根据地。胡子的猖獗,给根据地的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1946年,为了教训这些猖狂的土匪,中央决定在东北剿匪。

炊事员老杨

杨子荣并非天生就是个英雄,他29岁那年,还在当炊事员呢。虽说炊事员也是干革命,只是分工不同而已,但与直接上战场杀敌的将士们相比,炊事员心里毕竟不是那么自豪,但杨子荣却有一身独特的本事。

有一回,杨子荣在闲暇之余跟战士们打赌,他化装从眼前集市的人群中走过,肯定没有战士能够认出他。大家都觉得老杨吹牛,可看他信誓旦旦的模样,大家就怀着好奇心,决定让他试一试。

杨子荣旧照

杨子荣旧照

结果,直到集市上的人都散了,也没人看到老杨。最后,一个驼背的老头走过来,大家还是不敢认。直到杨子荣挺直腰,哈哈大笑,大家才知道这个驼背的老头就是老杨。

因为此事,大家对杨子荣佩服不已。连部队的首长,都知道有个善于乔装的炊事员老杨。

杨子荣为何如此懂得乔装呢?原来,13岁的山东人杨子荣,就随着父亲闯关东了。在东北,杨子荣干过很多工作,从码头工人到船工,再到矿工,他全都干过。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接触时,杨子荣天生具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因此,他模仿起别人来,经常可以以假乱真。天赋,加上丰富的阅历,让杨子荣轻而易举地拥有了高超的乔装之术。

杨子荣自荐劝降土匪

在一次剿匪的行动中,我军把几股土匪围在了一个村庄里。可由于村庄里有村民,再加上土匪们的火力很猛,我军的进攻受挫,一筹莫展。

杨子荣的石像

杨子荣的石像

这时,杨子荣毛遂自荐,决定单枪匹马闯一下这个土匪窝,说服土匪们投降。领导经过考虑,批准了杨子荣的大胆建议。进入村庄后,杨子荣靠着极强的观察能力,和机智勇敢的应对能力,硬是离间了三股土匪,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交枪投降。这件事,让大家见识到了炊事员老杨的另一面:临危不乱,机智勇敢。

剿匪小分队的侦查员

杨子荣对于这份新工作,简直是如鱼得水。当你的工作,正好是你最为擅长,也最为感兴趣的事情时,怎能不如鱼得水呢?

最初,我军在剿匪时使用的是大军合围的办法,可是事实证明,这个办法并不太奏效。因为土匪不但对于盘踞的地形十分熟悉,而且眼线密布,大军还没到达匪窝,土匪们就得到了消息,然后利用熟悉的地形,逃之夭夭了。

电影中的杨子荣

电影中的杨子荣

后来,我军改变了策略,从大张旗鼓的大军围剿,变成了隐秘的小分队追缴。几个人、十几个人的小分队,挑选得都是精兵强将,他们探清敌情后,就地消灭。对于逃掉的,则是千里追击,直至得手。尤其对于匪首,那是一个都不放掉。

杨子荣能够如鱼得水,正是由于这个策略的实施。可见,形势大过天。合适的人,碰上合适的机遇,才是建功立业的大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