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失败国民党内部矛盾的演变(2)

  在淮海战役中,原属冯玉祥西北军系统的部队纷纷起义、投诚,只有刘汝明兵团继续留在国民党阵营中。但是,刘汝明在作战中始终以保存实力为原则,对上级的命令阳奉阴违。11月上旬,刘峙命令刘汝明无论如何要留下一个师防守津浦路上的战略要点宿县,刘汝明本来答应照办,后来又变卦,拒绝派部队去宿县驻防。11月15日,解放军中原野战军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克了国民党军防守薄弱的宿县,切断了淮海战场国民党军南北两线的联系,国民党军从此陷入了全盘被动的局面,最终被人民解放军各个击破。对此,刘汝明竟然解释说:“他们老是想宰割我这点部队,如果要派一个师出击,我这个兵团还有什么作战力量?真是岂有此理!”后来在救援黄维兵团的战斗中,刘汝明也没有积极作战,只是率部担任蚌埠后方的守备,结果李延年兵团孤军作战,始终无法突破解放军的防线,只能坐视近在咫尺的黄维兵团覆灭。   

 精英部队矛盾

  精英部队矛盾

  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是淮海战场国民党军的主力,但这些部队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无法很好地协同作战。

  黄百韬兵团被围后,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奉命增援,邱清泉和黄百韬同为蒋介石的嫡系将领,而且邱清泉兵团兵力雄厚,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但邱清泉在增援作战中并不积极,所部各军进展迟缓,直到黄百韬兵团覆灭,该部仍在徐州以东地区徘徊。邱清泉这样做除了有保存实力的考虑外,还和他个人与黄百韬的矛盾有关。在1948年7月的豫东战役期间,黄百韬因作战积极而受到国民党军统帅部嘉奖,邱清泉却因作战不力受到处分,邱清泉从此与黄百韬不和。淮海战役开始后,国民党军统帅部为了安抚被围的黄百韬,又授予黄百韬“青天白日勋章”,邱清泉因而对黄百韬更加不满,不肯积极救援。

  第十二兵团是蒋介石嫡系陈诚的主力部队,该兵团在组建之初,任命黄维为兵团司令,胡琏为副司令。虽然黄维也是陈诚系统的骨干分子,但长期在后方担任军事训练和教育工作,胡琏因此非常不满,称病赴上海,该兵团主力第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也称病回乡。后来,黄维和几个师长联名将杨伯涛请回来,胡琏直到第十二兵团被围后才应蒋介石之命返回前线。而在该兵团内部,第八十五军吴绍周部当时的主要靠山是何应钦,与其他3个军属于不同的派系。在战役中,八十五军最先瓦解,该军第110师起义,其余部队大部分投诚,加速了黄维兵团的瓦解和崩溃。

  在淮海战役中,虽然国民党军在兵力上和装备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从国民党最高统帅部到参战部队的各个层级始终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倾轧和内讧比比皆是,而且愈演愈烈,严重影响了国民党军指挥系统的决策和参战部队的作战。在重重矛盾的作用下,国民党军在战役中始终处于被动,优势尽失,最终走向失败。

  以上是关于淮海战役国民党内部矛盾的详情,如你想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中国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