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 听说过。越王勾践在被吴国大败被俘后送回越国,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雪耻灭吴的故事一直在流传。然而,真的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历史事实吗?勾践卧薪尝胆的背后又有什么隐情呢?
越国战败受辱,勾践立志复仇
越国在勾践的父亲时期,拓土始大,成为千里之国,勾践战败之后,入吴为奴,原先的地盘分崩离析,有的已被吴国夺走,有的则自立山头,处于三不管状态。
按《国语》中的记载,此时越国被分瓜后剩余的地盘仅为百里,“南至于句无(今浙江诸暨),北至于御儿(今嘉兴),东至于鄞(今宁波),西至于姑蔑(今衢县),广运百里”。区区的百里之地,还能有什么作为,勾践感慨万千。
越国战败之后,勾践与范蠡入吴国为奴,在此期间,勾践遭到百般羞辱。回国后,越王决心要复仇,一雪前耻。由于三年共同养马,三年同室而居,勾践对范蠡有一种特别的亲近和信任,也有着一种特别的依赖,他听取了范蠡的建议,忍气吐声,暗中操练兵马,以待复国。
修筑城墙,佯装臣服于吴国
范蠡向勾践提出,越国之所以败于吴国是因为越国没有像吴国阖闾大城那样的坚固城墙,所以想要打败吴国就必须修建城墙。勾践采纳了范蠡的建议,将修筑城墙之事全权交给范蠡。
于是,范蠡成为越国新都城的总设计师,他把原先的都城从诸暨搬到了会稽。
会稽这个地方,一来山川险固,易守难攻;二来越王兵败于此,被困受辱,比较有纪念意义;三来是希望可以获得祖先大禹亡灵的庇佑。
新都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周长一千一百二十二步,一圆三方。外城故意不筑西北角,象征着臣服于吴国,并扬言说,这是为了畅通向吴国进贡的道路,也好让吴国的军队随时可以很方便地出入。
卧薪尝胆的历史事实
据说,新的都城修筑好后越王勾践并没有住进去享受,而是住着简朴的房子。并且,为了提醒自己不忘国耻,他用了各种方式来提醒自己。“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越王勾践的图强历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等古籍中都有记叙。
《史记》上这样记载:“越王勾践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越王勾践将胆悬挂着,日夜坐卧都要舔舐,让自己嘴里总是有苦苦的味道,以此来提醒自己的复仇决心。但是,古籍中都只记载了越王勾践“尝胆”之事,并没有“卧薪”之说。据考证,卧薪尝胆是出自于北宋文学家苏轼写过一篇《拟孙权答曹操书》。北宋的苏轼为三国孙权虚拟一篇书信给曹操,信中,苏轼发挥想像,戏说孙权“卧薪尝胆”,而与勾践并无联系。
所谓“卧薪”,就是睡觉睡在柴草上面。而“尝胆”,则是品尝动物的胆汁。勾践归国之后,为了记住仇恨,记住曾经吃过的苦头,不让自己有任何的松懈,“尝胆”就是合情合理的,而“卧薪”则不一定了,勾践可以不享受,可以住简朴的居室,可以和百姓们同甘共苦,但住在王宫里还睡在柴草上,却不太合理,所以史书上没有“卧薪”一说。而要说“卧薪“,应该是勾践在吴国为奴期间的事,他在当奴隶的时候,也只能睡在柴草上,所以,勾践早期在吴国时为“卧薪”,后来回到越国之后为“尝胆”,这样才比较恰当。“卧薪”是被逼的,迫不得已,“尝胆”则是一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