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最后一个君王是谁 为什么他会成为三国最后的皇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寥寥几句诗,却写尽了三国的功名成败。三分天下轰轰烈烈,三分归晋也势不可挡。三国鼎立了几十年后,终于尽数败在了司马一族的手中。这个结局似乎并不意外,但对于三国最后的一个皇帝却让很多人都深感疑惑。究竟,三国最后的皇帝是谁?为什么他会成为三国最后的皇帝?

三国

  三国的势力对比

  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魏”,三国就此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承袭汉室,国号为“蜀汉”。 建兴元年(229),被曹丕封为吴王的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由此,三国相持的局势形成。三国虽各立为国,三分天下,但三国的实力差距还是非常悬殊的。通过 魏、蜀、吴三国人口比较:蜀国有28万户,94万人;吴国有52万户,230万人;魏国有103万户,443万人。通过比较三国人口统计,得知三国中魏国人口最多,吴国其次,蜀国最少。而根据三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也能得出,魏国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吴国和蜀国加起来也拼不过魏国。在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三国的实力划分是魏七,吴二,蜀一,可以说魏国最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孙皓

  三国最后一个 皇帝

  魏、蜀、吴三国虽然三分天下,但三家的统治都没有持续太久。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兵进逼成都,蜀汉最后一位皇帝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国最后一位皇帝魏元帝(曹奂),自立为帝,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马上着手准备对付吴国。264年,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继位,他率兵与西晋征战数年,公元280年孙皓战败投降,三国尽亡。

  可见,三国最后一位皇帝应该是东吴的孙皓。孙皓字元宗,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第四代君主。他是孙权被废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群臣鉴于蜀汉之亡,认为主少国危,想立一个较年长的君主,所以作为废太子孙和的长子孙皓便被拥立继位。孙皓是魏蜀吴三国最后一位皇帝中最有血性的,他不像刘禅和曹奂,毫无挣扎的上来就降,而是带兵和西晋大干了几年,最终敌不过了再投降的。

三分归晋

  孙皓成为最后一位皇帝的原因

  按理说,三国中魏国是最强大的,可东吴的孙皓却熬到了最后,成为三国最后一位皇帝。这其中的原因也不难解释。

  其一、孙皓的爷爷孙权比较聪明,虽然占山为王了好久,但他并没有像刘备那样傻傻的赶着称帝,去堵魏国的枪口,而是在被封为吴王后与建兴元年(229)称帝。孙权称帝后迅速去强占了蜀国的荆州,壮大自己,使得魏国在攻灭蜀国后忌于吴国的实力而内讧没有全力攻打吴国。

  其二、孙皓是一个不算太烂的皇帝。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虽然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但最起码还是让吴国有一段时间去发展经济,加上有陆凯、陆抗这样的贤臣辅佐,西晋攻打东吴时,大家又全力抵抗,才使得东吴的气数延长了些,孙皓由此成为三国的最后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