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为什么功成身退 范蠡为何帮助不仁义的勾践灭吴

  范蠡是我国历史上神人级的人物,即使在高手云集、人才辈出的春秋争霸时代,范蠡也是人才大军中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但这位文武兼备的能人奇才,却在窥破越王勾践的不仁义之后仍然助其灭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范蠡为什么功成身退?范蠡又为何帮助不仁义的越王勾践灭吴呢?这得从范蠡早年经历说起。

范蠡

  范蠡的早年经历

  据《越绝书》等史书记载,范蠡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贫农家庭,自幼衣食紧缺。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范蠡也是博学多才,颇有世家子弟的风范。由于范蠡过于聪慧,又苦于没有伸展抱负的平台,范蠡竟时而糊涂时而清醒,被人们认为他患了神经病。但身为楚国县令的文种却慧眼识英才,多次派人前去想请,结果手下的人都没有请回范蠡,而是报告说范蠡得了神经病。文种于是亲自驾车前去想请,范蠡见到文种后竟然意趣相投,两人很谈得来,相交颇深,这“神经病”居然也好了。后来,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和文种一起投奔了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但很快他就发现勾践是一个可以共富贵不能同患难的不仁不义的君王。后来越王被夫差打败,被俘虏后受尽屈辱,而范蠡还是选择辅佐勾践,甚至助他复国。究其缘由,不外乎是以下几个原因。  

范蠡

  范蠡想要一个证实自己的平台

  从范蠡早年经历可以看出,范蠡是一个渴望伸展雄才大略的人,才会因为在楚国的不得志而装疯卖傻。据《国语.越语上》记载,范蠡在跟随越王勾践入吴为奴时曾对勾践明言:“兵甲之事,种不如蠡;镇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可见,范蠡对自己的文韬武略颇为自负,他决不允许别人说勾践是在他的辅佐下失败的,他要留下来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并灭吴国,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他不甘心自己就这样离开。因此,他并没有太在意勾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越王勾践兵败落难时不但没有走,反而多次申明自己有卓越的才能,而甘冒风险,随勾践入吴为奴。正是因为这种不甘心,促使范蠡坚持帮助勾践实施灭吴大计。

  范蠡没有更好辅助对象

  范蠡出生于楚国,但楚国的国君不是荒淫残暴,他沉迷声色,穷奢极欲,就是软弱无能,宠信奸佞小人。面对这样一个小人当道,乌烟瘴气的楚国政坛,范蠡没有门路也不愿意报效楚国。后来他和文种依据局势认定将来的霸主不是吴国就是越国,便择一选中了吴国。但在去往吴国的路上,他们得知吴国有伍子胥孙武这样的能人,恐怕此时过去已经没法得到重用,于是又改道去了越国。

范蠡

  在去越国后,遇到了素来看不起文人智士的石买,石买讥讽他们是只会说大话的不忠之人,于是他们负气离开。越王勾践问讯后便派人追回范蠡和文种,并礼遇有加。范蠡明知将来的霸主必是吴越两国之一,吴国已经没有他的位置,而越王对他又有恩遇,所以只能留在越国。  

范蠡

  范蠡有建功立业的情结

  范蠡生于贫困家庭,自小就因为自己出身卑微而自轻自贱,唯一能改变其命运的方法就是建功立业。实际上,凡是像范蠡这样才华横溢的旷世奇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番作为,希望自己可以名垂千古。范蠡确实没有因帮助越王勾践灭吴而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却因此名扬天下。后来,他又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辞官经商,变成了富翁,一下子就名利双收了。齐国得知他的贤明之后就聘请他当了国相。他当了一段时间的国相之后,再次意识到了危险,于是交还相印,辞官归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