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高祖刘知远与皇后李三娘的爱情故事

   伴君如伴虎,君王的爱情似乎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得的,难得的是不离不弃,相伴终老,任时光悄悄逝去,任岁月消磨了红颜。如果爱情发生在帝王身上,除了感觉不真实,我们还会感觉不容易,虽不是百分之百的爱情,却也是感情,只不过这种情感在经历岁月的打磨后,逐渐磨平了棱角,归于平淡。

  后汉高祖刘知远(895年—948年),称帝后改名为刘暠,沙陀族,太原人,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生于公元895年(唐昭宗乾宁二年),从小为人沉稳庄重,不好嬉戏。到了青少年时期,正值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割据太原,刘知远就在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即后来的唐明宗)部下为军卒。石重贵继位后,进封为北平王,拜中书令。因他的官位高,功劳大,势力强,为石重贵所猜忌。晋辽交战期间,他守境不出,招募军士,壮大力量。辽军进入汴京时,他派部下以祝贺胜利为名,去汴京察看形势,知道辽军很不得人心。不久,他打出复兴后晋、迎石重贵来晋阳的旗帜,受到将士的拥戴。公元947年2月辛未日,他在晋阳称帝,改名为缟,建国号为汉。第二年建年号为“乾祐”。史称后汉。

  刘知远建立了后汉政权。他没有马上改国号,但弃开运年号,而延用石敬瑭的年号,称天福十二年,为了笼络人心,下诏禁止为契丹括钱帛;慰劳保卫地方和武装抗辽的民众;在诸道的契丹人一律处死等等。于是晋朝旧臣纷纷投诚归附。后来,刘知远又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获得了军民的支持后,趁辽军北退,辽统治集团忙于争夺皇位之际,他统帅大军自晋阳出发,一路势如破竹,21天后进入洛阳,又8天后开进汴京,定为都城。刘知远能够建立后汉政权,有一个女人是出了大力的,那就是他的皇后李三娘。

  三娘(913?——954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她出身农家之女,她与刘知远的婚姻,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刘知远少时家贫,充军当马奴,在晋阳牧马,邂逅李氏,遂生爱慕之情。刘知远托人向李父求亲,李父嫌刘家贫而拒绝。刘知远请了几位朋友,乘夜到李家将李三娘抢了出来。在930年,李三娘为李知远生下一子刘承佑(后来的隐帝),时年李氏约18岁,刘知远年38岁,这一对夫妻,年龄差了20岁,但是他们的情感却异常坚定,李三娘虽然年纪尚轻,但是对于时局却又很清晰的把握,而她也能常常提点刘知远,可谓刘知远的贤内助。

  后晋天福元年(936),刘知远以军功升河东节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为魏国夫人。刘知远因与高祖石敬瑭意见不和,而被挤出朝廷,到了太原。到了太原的他准备反晋,他以抗辽为名,招募军队。第二年,石敬瑭死,后晋出帝石重贵即位,政治日益腐败,北方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军队乘机南下,灭了后晋。与此同时,刘知远也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后汉政权初建立,根基不稳,刘知远起兵太原,由于军饷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税。李氏谏道:“方今起事,号为义兵,民未知惠而先夺其财,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宫所有,请悉出之,虽其不足,士亦不以为怨也。”刘知远纳谏,果然因此赢得人心。同年二月,刘知远称帝,立李氏为皇后。翌年高祖死,刘承佑继位为隐帝,尊李氏为皇太后。

  刘知远和李三娘的爱情故事,可谓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据史书记载,刘知远其先祖是沙陀部人,于947年即帝位,建都开封,相传,南北朝时期,在扒村有个李家寨,住着一位李员外,生育有一双儿女,儿子取名李鸿信,女儿叫做李三娘。一日,穷困潦倒靠乞讨度日的刘知远在扒村李家寨,贫病交加晕倒在李员外家门前。好心的李员外收留了他,给他安排些粗活干。自此,因马棚“失火”,三娘夜半救火而引出了一段辛酸的爱情故事。且说刘知远被李员外收留后,很快因他的聪明、勤劳、能干,博得了李府上下的喜欢。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人定时分,在绣楼尚没睡下的李三娘忽然发现自家马棚红光闪闪,看似着火却又不象。李三娘便唤上丫环去看个究竟。待到马棚一看,原来马棚并未失火,刘知远睡的正香,周围一圈红光笼罩着他。在刘知远安详的面宠上,一条筷子大小的蛇正从他的左鼻孔钻入,又从右鼻孔钻出。李三娘知道他不是凡人,再加上刘知远平时聪明能干,李三娘顿生爱慕之情,却又羞于明说。这一切让丫环看的清清楚楚,于是在丫环的帮助下,李三娘和刘知远在马棚时私订下了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