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俞颂华执笔写成长篇通讯《从上海到西安和陕北》。5月9日,俞颂华和孙恩霖拍自延安的照片在《申报周刊》第二卷第十八期的封面上发表。照片显示,延安城墙上赫然刷有"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及"停止内战"字样的标语。那篇通讯却未能和关于延安的照片于同一期发表,而是在第二十期才发表。原因在于国民党当局进行新闻检查时,删去了不少内容。俞颂华在通讯的末尾解释说:"我写完了本文之后,有人将原稿看了,说内容太简,有补充的必要。但也有人以为我说得太多了一点,非删节一下不可。结果,我因篇幅以及其他种种关系,非但没有补充,且还自动删节了一些,以致本文内容非常薄弱,这是我对读者很觉抱歉的"。
通讯中特意提到,延安城墙上"和平统一,团结御侮"八个大字,使他感到"愉快",因为这八个大字,"足以代表国难深重中的一线曙光,亦是全国国民的一致愿望"。这足以说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符合全国人民的心声,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延安成为另一个指引中国人民抗战前途的政治中心。由于该通讯对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极力赞扬与宣传,国民党新闻检查当局不准其在发行量非常大的《申报》上发表,只允许其在《申报周刊》上发表,力图缩小其影响。《申报周刊》的发行量比《申报》的发行量小得多。所以,相对来说,《申报周刊》的影响要小于《申报》。由于资料限制,目前尚不知《申报周刊》的确切发行量。]然而国民党当局的目的未能达到。该通讯一经发表,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此后,上海青年不断奔赴延安,即与此有一定关联。
二、盛赞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
"八一三"事变发生以后,国共合作步伐加快。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了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委任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实际上公开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样,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
8月22日,正当华北日军展开多路进攻、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之时,中共中央军委不等八路军改编就绪,即命115师主力从陕西三原誓师出征。随后,八路军总部及120师主力于9月3日出征;9月30日,129师亦出征。
9月中旬,日寇板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迅速向长城线逼近,企图突破平型关隘口。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致电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希望林彪所部115师从侧背夹击敌军。平型关内外群山连绵,地形险要。进攻平型关方向的日军一个旅团沿着灵丘至平型关公路由东向西推进。林彪、聂荣臻率八路军115师在公路两侧高地伏击日寇。经过数小时激战,八路军共击毙日军第21旅团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挺,另有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粉碎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
消息传来,《申报》盛赞八路军取得平型关战斗的胜利,称"这是华北战争以来的第一次胜利,也就是国共宣布合作以后的第一个喜讯。全国的人民感奋极了,因为这次的胜利不仅使平汉、平绥两线的战局换了样子,同时更证明了八路军将士忠勇卫国的赤诚,更证明了国共合作力量的伟大";并呼吁其他各军队向八路军学习,加强政治工作,加紧军队与民众的联系。《申报》说:"我们的抗战是全面的持久的抗战。一时的胜败,一地的得失,并不足以左右我们的忧喜。不过从这次晋北的初步进展中,我们却得到了一个深切的教训,那就是要保证抗战的胜利,政治工作必须和军事相配合,武力必须和民众相联络"。
《申报》指出,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并不在于其精锐武器,也不在于其机械化部队,"完全由于军队靠政治工作的运用,跟民众密切联合"。《申报》赞扬中共领导的八路军联合民众、爱护祖国、尽力抗日之举,指出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别于国民党军队的新型军队,值得所有抗日队伍仿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