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议和中的李鸿章(前排中),形容憔悴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作为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他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李鸿章逝世,外媒报道冷热不均
1901年11月初,身在北京与八国联军代表谈判的李鸿章病危。外国媒体报道说:在11月6日晚上9点,尽管李鸿章还有生命迹象,但医生认为挨不过次日早上。李家早已备好了寿服,总理衙门的后院里则堆满了纸人纸马;对于李鸿章的去世将产生什么影响,大清政府并不摸底,为了防范万一,北京的军队都已经进入戒备状态。
吊诡的是,美国报纸似乎是最早集体报道李鸿章死讯的,其他国家的媒体都等到了8日这天才纷纷见报而因为时差的关系,此时已经是中国时间的9日,李鸿章去世已经2天。
11月8日出版的英国《泰晤士报》,用了足足两个整版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李鸿章的生平,以及列强对此的反应。如此大幅度地报道,有效地弥补了其在报道时间上的滞后。
根据《泰晤士报》的报道,其驻柏林记者发现,德国人对李鸿章之死毫无兴趣,而原因就在于1896年李鸿章访问德国的时候,德国官员和公众被他的头衔所迷惑,给予了他超规格的接待,并且希望他回国后能给德国工业带来大额订单,却没想到希望落空,自己觉得如同傻子一般被李鸿章耍弄了。其实,当年李鸿章访问俄、德时,《泰晤士报》就曾发表社论,认为接待李鸿章的规格本应恰如其分,俄、德两国将李鸿章或奉为帝王,或奉为三军统帅,“贡谀献媚”,如此逾格,反而容易令中国人对两国产生蔑视心理。当时的英国媒体普遍认为,德国人为了拿到中国的大笔军火订单,对李鸿章过于奴颜媚骨,而当李鸿章离开时,并未采购任何军火,这令德国人失望至极,进而转为满腔怨愤。其实,当李鸿章到达英国访问时,所受到的接待规格,丝毫不亚于德国。而德国人也似乎并没有与中国过分疏远,在李鸿章去世8年之后(1909),中德美三国甚至密切到了几乎签订军事同盟的地步。
与德国人的冷淡不同,《洛杉矶时报》9日的报道指出,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的报纸,大幅报道了李鸿章之死,“此间媒体普遍对李鸿章给予了好评,但也指出,李鸿章并非如外界揣测的那样,是俄国人的朋友。”
在抢报李鸿章之死的快讯之后,各报都开始了对李鸿章之死的深度挖掘,纷纷推出了各种追踪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er Guardian)在8日引用“拉凡通讯社”(Laffan"s Agency)的文章,认为在过去的40年中,没有人比李鸿章对中外关系的影响更为巨大;这些年中,虽然新人辈出、新鲜事物辈出,“但当天空晴朗了之后,会发现李鸿章还在原位屹然不动,他与慈禧太后两人,是仅有的凭借个人影响力就能左右各国对华政策的人。”
这一天的《华盛顿邮报》,大标题是《中国的巨大损失》,文章认为:“李鸿章对于中国的意义,就如同格拉斯顿之于英国、俾斯麦之于德国、迪亚斯之于墨西哥、麦金利之于美国。从孔夫子的年代直到如今,这是一场漫长的哭泣,而在世纪之交的当下,人们依然充满疑惑:中国及其4亿人民,果然诞生了如此一个伟大的人物了吗?……对李鸿章公务生涯的回顾,将得出一个令人悲伤的结论:他无数次地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指责受贿及不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