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曹操这样做,虽然与他一生主张节俭这个原因有关外,但更为重要的是,他深刻地知道,如何防止盗墓,应该是自己死后的最大顾虑。因为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陪葬品狼藉一片的场面后,曹操的心中自有一番思量,他明白,自己能管得住今生,却管不住来世,他不愿自己死后随便被世人糟蹋。
所以,曹操便与后人的智慧进行了一场死后的生与死的边缘上的较量,从现在的考古结果来看,曹操依然是胜利者。直到今天,曹操的墓究竟在哪儿还是个谜。关于曹操墓冢的所在地,史学界有三个争论:一种说法认为,曹操葬于邯郸之西岗西门豹祠一侧。西门豹祠建于南朝梁元帝萧绎承圣三年(554),曹操却死于此前334年,这种说法显然不符合史实。另一种说法认为。曹操葬在漳河底。据民间传说,清朝顺治初年,漳河水干涸,渔民看见河中有一块大石板,从石板的缝隙中进入,渔民们看到曹操穿着龙袍,躺在一块巨石上面。而且还有传说讲,曹丕曾经因为漳河水改道,曹操墓穴被淹没而没有地方祭祀而悲伤。不过这也只是传说而已,并不是史实。第三种说法认为曹操葬在漳河边,即七十二疑冢中的一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曹操的真墓是可以找到的。但建国后,由于建设的需要考古学者曾对这些疑冢进行了系统的文物普查和征集,终于揭开了这一疑冢之迷:这些疑冢是南北朝时代东魏、北齐的王公贵族墓葬群,而且其数量也不是72座而是134座。所以我们虽知道了七十二疑冢葬的并不是曹操,但曹操陵冢的具体地点在哪,至今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