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为何视电影为不祥之物

  如今北京是中国最重要的电影生产基地,汇集了全国最多的电影人才。但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北京还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诞生在北京。

  慈禧视电影为不祥之物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里正式公开放映了世界上最早的几部短纪录片《卢米埃尔工厂的大门》、《婴儿喝汤》、《浇水的园丁》等。这一天被公认为是电影时代的诞生。电影很快向世界各地传播,电影发明的第二年就传到了中国。1896年在十里洋场的上海就有了电影放映。又过了6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电影传到了北京。

  当时一个外国商人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前门外打磨厂租用福寿堂饭庄,放映了纪录短片《黑人吃西瓜》、《脚踏车赛跑》等。穿着长袍马褂,拖着长辫子的北京人看到在一块白幕布上人物竟活动起来,真是大惊失色,拍案称奇。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国商人林祝三自欧美归国,携带放映机、影片等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外国自运影片在国内放映电影之始。

  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值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为讨好慈禧,英国公使进献电影放映机一部和影片数套,在宫内放映,为寿诞助兴。不料这次放映极不顺利,刚放映了三本影片,发电机发生意外爆炸,险些伤人。慈禧大怒,视电影为不祥之物,此后宫内再不准放映。

  另一次在王公府邸中的放映也遭意外。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其中端方在回国时带回了电影放映机和影片。1906年宴请载泽时以“演电影自娱”,还让何朝桦讲解。不幸放映中突然爆炸起火,何朝桦竟被炸死。电影再一次被认为是不祥之物。尽管在宫廷府邸中放电影屡次发生事故,但并没有阻挡电影在民间的流传。在饭庄、茶园、戏院中电影放映越来越多,并日益成为一种受市民欢迎的新的文化娱乐形式。

  外国人最早在京拍电影大多是猎奇的电影短片

  在北京最早拍摄电影,比在北京放映电影的时间还要早。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前后,一些外国电影商人和摄影师来到北京,拍摄了一批歪曲事实或猎奇的电影短片。

  1900年7月,日本吉泽商店派人赴北京拍摄名为《义和团事件》的影片,共十六本,回国后曾公开上映。1900年8月,英法合拍了一部《中国教会被袭记》的影片,把中国人的反帝斗争污蔑为危及西方文明的“黄祸”。

  1902年,美国一家电影公司在京拍摄了《义和团在北京的屠杀》、《北京前门》等。1908年,意大利人拍摄了《西太后光绪出大丧》、《强行剪辫》等。以上这些欧美人士在北京拍摄的早期电影都不是娱乐性的,更不是艺术性的,只是带着极大的偏见和猎奇的心理拍摄了中国的落后愚昧,为八国联军在北京的罪行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