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理宗年间,江州城谢家有个女儿,名叫谢道清。她生来相貌丑陋,又黑又瘦不说,而且左眼还是斜着的,看东西老是看不清楚。尽管这样,父母却非常疼爱她。谢道清的父亲谢渠伯是个地方官员,每天公务忙完以后,他都会马上来到闺房,教女儿读书明礼。
这年,谢道清已满十四岁。一天,谢渠伯正在看女儿的文章,忽听外面一声高喊:“太后懿旨到!”当时,宋理宗也不过十五六岁,还没有亲政,什么事都是太后说了算,这懿旨比圣旨要厉害得多。谢渠伯吓了一跳,忙跪下接旨,原来是太后命他们谢家,挑个女儿进宫服侍皇上!这事儿要是搁别人家,那是莫大的荣幸,可是对于他们谢家来说,却是个大难题,因为他们家除了丑女谢道清外,并没有别的合适人选,不是姐姐太大嫁了人,就是妹妹太小未成年。
谢渠伯为此犯了难,天下的美女那么多,为什么偏要挑我们谢家的?但他又无法去问太后,更不敢违背太后的旨意。待那宣旨的钦差回宫,同僚们纷纷来贺喜,谢渠伯叹道:“小女貌丑,又生性老实,万万不会取悦皇上的,到头来不过是个可怜的老宫女,我于心何忍?实在是无喜可贺啊。”众人当即一怔,竟是无言以对!
送走大伙后,谢渠伯心急如焚,忙把谢道清叫来,问她是怎样想的。谢道清脸一红,低头说:“只要对咱家有好处,女儿做什么都行。”听了这话,谢渠伯心里一颤,不由眼睛潮湿起来。看来女儿是真的长大了,懂事了!但不管怎样,父亲也不能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啊!接下来,他不敢怠慢此事,忙派家人到乡下去,买了个漂亮丫头,名字叫巧儿,认做义女,打算第二天送往宫里。这虽然有欺君之嫌,可是为了女儿,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谢渠伯终究心里不踏实,战战兢兢一夜未眠。等到天一亮,他赶紧命人备好轿子,让巧儿坐上去,又交代了她一些话,便带着她出了家门。可是没想到,刚来到外面,却见谢道清追了出来,拦住轿子说:“父亲慢行。太后点名要谢家女儿,必是有原因的,你让巧姐姐代我去,如果惹怒了太后,害了咱全家不说,也害了巧姐姐啊!”父亲一怔,顿时出了一身冷汗。谢道清又说,“皇宫是荣华富贵之地,女儿愿往!”父亲没有办法,只好点点头,答应了女儿。就这样,谢道清把巧儿从轿子里换了出来,拉住她的手哭道:“巧姐姐,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亲姐姐了。今后,我不在家,全凭你照看二老了。”听了这话,巧儿流着泪,谢渠伯也别过头默然无语……
到了宫里,谢道清被安排做一些杂事。她感觉这儿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一切都是那样无助!闲下来的时候,她还老是想家,几天过后,她不知暗暗流了多少泪呢!这天,谢道清刚刚忙完手里的活儿,太后就派人叫她过去,盯着她看了又看,皱一下眉头,随即又笑道:“果然是谢家的女儿,有几分相像!好了,你以后就留在我的内室吧。”跟谁相像?谢道清一时不解,也不敢多问,但她猜得出,这个人一定跟太后有特殊关系,也跟自己有特殊关系,不然,太后也不会点名让她来,要知道,跟在太后身边,那可是宫女们梦寐以求的美差啊!
谢道清虽说长得丑,可她很懂事,在太后面前,她总是落落大方温文尔雅。她读过不少书,没事就给太后讲故事,常常引得太后时而流泪,时而大笑。太后很喜欢她。
说话间,到了中秋节,谢道清给太后沏上一杯茶,静静地站在太后身后,陪她赏了一会儿月,忽然想起父亲,心一酸,不知不觉掉下泪来。太后见了,怒道:“谢道清,你莫非有什么私情吗?”谢道清慌忙跪下,如实说了。太后愣一下,叹道:“难得你如此忠孝!你有什么话只管说,哀家答应你。”谢道清求太后把父亲调到京城,一年中能见上一面也是好的。太后显得有点为难,说:“你爷爷生前曾经恳求哀家,说你父亲为人太老实,万不可在朝廷做官,这可让哀家怎么办才好呢?”这时,谢道清才明白,太后说的那个与自己相像的人,竟然是爷爷!可是,爷爷也只是个朝廷官员,太后怎么会如此在意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