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的秘密地下组织:粘杆处是做什么的

  时下,众多关于清朝雍正年间的影视作品里,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神秘的特务组织:粘杆处。这个特务机构与风靡一时的“血滴子”一道,共同描绘出了雍正皇帝阴险狠毒的形象。那么历史中,确实存在“粘杆处”吗?又是否确实具有情报功能呢?

雍正帝的秘密地下组织:粘杆处是做什么的

  明朝特务机关,众所周知是“东厂”、“西厂”还有锦衣卫,而继明之后的清朝,其特务机关却没多少人知晓,这主要是因为清朝的特务机关更为隐秘、没有那么张扬的缘故。而在雍正朝,确实创立了一个名叫“粘杆处”的组织,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情报组织和特务机关,正式名称叫尚虞备用处。

  粘杆处,顾名思义,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蜒、钓鱼的服务组织。据说,在雍正还是皇子时,位于北京城东北新桥附近的府邸内院长有一些高大的树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叶中有鸣蝉聒噪,喜静畏暑的雍亲王便命门客家丁操杆捕蝉。

  康熙四十八年,胤禛从"多罗贝勒"被晋升为"和硕雍亲王",此时的朝廷并不太平,已经到了“九王夺嫡”的白热化阶段。表面与世无争的四皇子,其实暗地里招募江湖高手,训练家丁,这个就是粘杆处的雏形。

  雍正登基后,为了巩固他的政权统治,也为了防止他的兄弟作乱,于是在内务府之下设置了“粘杆处”这个机关。"粘杆处"的头子名"粘杆侍卫",是由有功勋的大特务担任的。他们大多是雍正藩邸旧人,官居高位,权势很大。粘杆处的一般成员叫做"粘杆拜唐阿",统称为"粘杆拜唐",由小特务充任。他们都是内务府包衣人,属未入流(即官阶不在品级之内),薪水虽然不高,但每天跟随雍正左右。

  正式演化为为雍正专设的特务机关,它的职责就是把政敌当作鱼、蝉、蜻蜓等小动物一样捕捉宰杀,为雍正皇帝的政权稳固而铲除异己。 由此可见,粘杆处表面上是伺候皇帝玩耍的服务机构,实则是特务组织。

  在一些小说中所描述的“血滴子”便是指在粘杆处当中的这些人使用的武器。彼时还有另一种说法,雍正登基后,觉得粘杆处知道了他太多秘密,于是组建了“血滴子”对粘杆处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粘杆处虽然隶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清雍正三年,胤禛降旨将雍亲王府改名为“雍和宫”,定为"龙潜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后的行宫并未改覆黄色琉璃瓦,殿顶仍覆绿色琉璃瓦。

  据传说,在雍和宫内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往来的通道,雍和宫戒备森严,禁止“粘杆处”人员随意进出。 对于“粘杆处”的情报收集能力,曾有这么一段记载。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述及:官僚王云锦元旦在家里与亲朋好友打叶子牌,不知怎么丢了一张。

  第二天上朝,雍正询问他新年假期做了些什么。他从实回奏,雍正点头称是,说他细事不欺君,不愧为状元郎,随手从袖中把那张丢失的叶子牌掏了出来。王云锦惊骇有加五体投地。 “粘杆处”在紫禁城内还有一个分部,设在皇宫御花园的堆秀山前,山上的“御景亭”就是每夜值班瞭望的岗亭。山下门洞左右,无论白天黑夜都摆着四条黑漆大板凳,上面一共坐着四名“粘杆侍卫”,和四名“粘杆拜唐”。胤禛有什么交办任务,则由值班人员迅速送往雍和宫,再由雍和宫的总机关发布命令,或直接派人办理。

  雍正去世以后,继位的乾隆继续利用“粘杆处”来控制京城内外以及外省大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