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运动爆发时间揭秘

护法运动爆发时间揭秘

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张勋复辟事件。段祺瑞率领“讨逆军”,对张勋进行讨伐。在击败了张勋之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引得孙中山南下广州。因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据,拒绝了《约法》,实质上就是拒绝了民主。因此孙中山为了恢复《约法》,准备对北洋政府进行讨伐。

1918年4月,孙中山在滇系和桂系军阀的排挤下,被迫辞去了大总统之职,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所以也就是说,第一次护法运动时间仅维持了短短的8个月。

第二次护法运动是第一次的延续,孙中山在得到了粤系军阀的支持后,重组军政府。1921年,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了桂系,统一了广西省。孙中山由此决定从广西出湖南进行北伐。但是此时,由于孙、陈二人的政见不合,导致了陈炯明的反叛。他刺杀了粤系军阀的军政要员,对孙中山的北伐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处理自己的大后方,孙中山不得不带着军队返回,但是却引起了“六一六”时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在永丰舰上避难。1922年8月,孙中山逃回上海。所以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时间,也就维持了一年多。

后人对护法运动的评价是什么

护法运动又称“护法战争”,是指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孙中山领导的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其主旨在于反对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一场轰轰烈烈的护法运动最终在西南军阀与直系军阀的各怀鬼胎中宣告破产,然而后人对护法运动评价依然非常高,称它为中国近代“拯救民主制度的一场圣战”。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图

有关护法运动的评价,其实还有不少,那究竟有哪些护法运动评价呢?

首先,历史将护法运动评价为近代中国史上的一场以资产阶级民主力量对抗封建军阀独裁统治的革命运动。

1917年7月,孙中山南下广州亲自领导护法运动。在广东各界欢迎会上,孙中山指出“假共和之祸尤甚于真复辟”,只有打倒假共和,才能“得真共和之建设”。孙中山的倡议得到了在场许多民主人士的响应,也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北洋政府以“共和”为名,行“复辟”为实的行径,才昭然于天下,因而护法运动对北洋政府帝国主义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这是人们对护法运动的评价之一。

其次,护法运动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联合军阀势力进行革命运动的一次大胆尝试。

虽然,护法运动最终没有成功,但通过这次尝试也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仅仅依靠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无法与强大的国内军阀势力对抗,因而想要拯救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还需要探索新的出路。

护法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发生在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晚年领导的一场旨在维护《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护法运动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捍卫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尊严,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影响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这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