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护法运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发生在1917年7月至1918年5月间的护法运动,是孙中山晚年领导的一场旨在维护《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护法运动影响十分深远,它不仅捍卫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尊严,也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为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图

护法运动影响如此之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和指挥了这场革命。

1917年,北洋军阀把持中国政坛,素有“北洋之虎”称号的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着北京政府。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闹剧仅仅过去一年后,段祺瑞显露出同样的野心,因而拒绝恢复第一届国会上孙中山先生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国会和临时约法》,由此,孙中山南下广州,亲自领导和发动了护法运动,所以说,护法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捍卫民主胜利果实的革命运动,其意义重大,影响亦十分深远。

然而,由于西南实力派争夺地盘的私心,最终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心灰意冷,终于认识到依靠军阀不可能达到护法救国的目的,遂遗憾离开广州,前往上海。

由此可见,护法运动影响固然深远,然而其最终的失败也说明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有着难以突破的局限性,无力担当领导中国革命的重则。并且,有帝国主义势力作为后台的国内军阀势力,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强大得多,仅靠资产阶级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挽救病入沉疴的旧中国。

第二次护法运动资料介绍

由于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受到桂系和滇系军阀的掣肘,导致孙中山被迫辞去大元帅的职务,护法运动失败。

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

护法运动的首领孙中山画像

桂系军阀为了进一步控制广东地区,铲除在广东的滇军势力,他们将滇军首领张开儒诱捕,并趁机大肆削除滇系军阀的势力。

1920年,桂系和直系经过协商秘密约定,由直系军阀在北京驱逐段祺瑞,由桂系军阀在南方驱逐孙中山。而拥护孙中山的粤系军阀,于桂系发生了第一次桂粤战争。10月份,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桂系,将盘踞在广东的桂系势力驱逐回到广西。11月份,孙中山从上海出发,来到广东,重新组建军政府,发起了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1年6月,陈炯明率军进入广西,引发第二次桂粤战争,桂系势力被彻底击溃,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为首的新桂系势力崛起,很快控制了广西。

此时孙中山制定了一个从广西进入湖南的北伐计划,但此时由于陈炯明势力的坐大,和孙中山在政见上发生了剧烈的冲突,最终导致了陈炯明的叛变。陈炯明联络了湖南的军阀赵恒惕,两人约定一齐驱逐孙中山。为此,陈炯明杀死了粤系军阀中的军事将领邓铿,甚至还将廖仲恺收押。

孙中山得到这个消息后,不得不率军返回广州处理。6月份,已经和孙中山撕破脸皮的陈炯明,率军队炮击孙中山所在的总统府,孙中山不得已逃到永丰舰上避难。直到8月份,他被迫离开广东,回到上海。由此,第二次护法运动同样以失败而告终。

护法运动爆发时间揭秘

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张勋复辟事件。段祺瑞率领“讨逆军”,对张勋进行讨伐。在击败了张勋之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引得孙中山南下广州。因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据,拒绝了《约法》,实质上就是拒绝了民主。因此孙中山为了恢复《约法》,准备对北洋政府进行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