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意义:解读四大意义及影响

  在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每年的12月13日设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15年12月13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公祭仪式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举行,中国主席习近平出席国家公祭日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而南京大屠杀公祭日的设立具有四层意义。

  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国家公祭日仪式,此外,习近平还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强调,历史不会因为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事实也不会因为巧舌抵赖而消失不存在,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习近平还称,南京大屠杀震惊了世界,震惊了一切有良知的人们,日本战犯应该受到法律和争议的审判和严惩。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

  第一层意义在于对南京大屠杀惨案中遇难的同胞们的一种悼念;

  第二次意义在于时刻警示着当今的国人,勿忘国耻,永记历史中的悲剧,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警示;

  第三层意义在于,南京大屠杀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中国一个国家的问题,犹如犹太人被屠杀一样,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全世界的问题,是一个全人类的问题;

  第四层意义在于,中国在向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但也不是一个畏惧战争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