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如何成为一代儒学宗师的 揭世人对亚圣孟子的评价(2)

  孟子三乐

  孟子三乐说的是在《孟子》一书中,孟子提到君子有三种快乐的一段话。原文如下: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第一乐,指的是亲情。父母健在,兄弟没有病患,一家人和睦团圆,对于孟子来说是一种快乐。他教育子女应懂得感恩父母,珍惜亲情。

孟子是如何成为一代儒学宗师的 揭世人对亚圣孟子的评价

  第二乐,指的是孟子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他告诉人们做人应该正直坦荡,对得起天地和身边的人。

  第三乐,指的是孟子的教育态度,得到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如果能遇上这样的人才,孟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传授给他们,也是一种快乐。

  初见孟子三乐,实在不算要求太高。但是细细品味,却实在难得。这些平常的要求,看似朴素,可你一旦失去,生活便如履薄冰。试想一下,如果父母不在,你孑然一人活在这个世上,没有兄弟亲人,孤苦无依,那何来快乐可言?如果平日里做了许多亏心事,每天怕被人上门寻仇,活在惴惴不安之中,又何来快乐可言?如果你满腹才华,却得不到好的传人,只能把自己的才华随着生命的失去,埋进土里。又何来快乐?

  往往纯朴的都是真挚的,而真挚的却是最珍贵的。孟子三乐表现了孟子为人的一种态度,也闪烁着其博学智慧的光芒。

   孟子的资料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集大成者,他为发展和壮大儒家学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他吸收了孔子的部分主张,但是又发展了自己的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广阔饱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孔孟思想最大的区别,但是他们都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孟子是如何成为一代儒学宗师的 揭世人对亚圣孟子的评价

  孟子跟孔子一样都是山东人,而且人生经历也跟孔子很相似,都是年轻时周游历国,但是总是显得不合时宜,他的学说思想总是不被采纳,只好郁郁寡欢。即使孟子通常显得很慷慨激昂,善于辩论,咄咄逼人的样子,但是内心里孟子也是很寂寞的,因为儒家学说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很难得到采纳,也是不合适的,孟子的失败是注定的。

  孟子平时总是满口仁义,希望人人都能做正人君子,他曾经说,人皆有不忍之心,不然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这些道理本身都没有错,也常常能使人信服,不过这些用在约束个人,提高个人修养的方面还有用,但是治理国家毕竟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也不能靠仁义道德,提高人的修养来简单处理,一个全部都是君子的国家一样是会发生矛盾的,个人的修养决定不了国家的繁荣强大。

  不过孟子提出尊卑有序,用亲善来改善缓和社会矛盾在社会矛盾突出的初秋战国的乱世中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但这都是后来的事情了,孟子生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孟子的成语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辩论高手,他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读《孟子》常常被里面生动的故事,严谨的思维逻辑所折服,这也是《孟子》区别于《论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门生之间的对话,文学性不强。所以孟子还被后人誉为中国第一位文学家、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