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张士诚谁更厉害(2)

张士诚在这作战中遭遇连续不断的失败,最后只好退守到姑苏。在攻占的过程中,朱元璋的亲侄子投靠了张士诚,这给朱元璋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这也使得朱元璋对张士诚的仇恨更好深刻了。在朱元璋猛烈的攻势下,局势也逐渐明朗,张士诚只有一个平江可以守卫了。但是,张士诚的防守也不是盖的,朱元璋持续八个月的攻打也没有成效。

但是,因为被围困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军心不稳定,大家整天都惶惶不安,敌人的不断进攻也使得众人身心俱疲。无奈之下,张士诚决定进行突围,但是这次的突围最终使得平江失守,张士诚被押去了应天。

朱元璋灭张士诚之战

元至正二十五年到二十七年,朱元璋派军队在江浙地区进行攻灭张士诚军队之战。元至正十六年春天,张士诚从高邮迁到了平江后,时叛时降。张士诚为了争夺领地,与朱元璋多次兵戎相见,战争接连不断。在经过多年的你来我往中的战斗中,最后朱元璋消灭张士诚成为了一国之主。

朱元璋

朱元璋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率领军队对张士诚进行讨伐。在讨论作战中,朱军发生了争执,朱元璋的主帅常遇春认为可以直接攻打张士诚的老巢平江,徐达也赞成这样的看法。但朱元璋却不同意,他认为如果直接攻打平江,张士诚的援兵一定会来救,那么平江就不容易攻克了。但是如果先攻打杭州等地,剪断张士诚的羽翼,平江就非常容易攻克了。

事实证明,朱元璋的想法是正确的。在出发前,朱元璋反复强调一件事,军队在攻克平江之后不可以随便进行杀戮,要保留人质。这次朱元璋集合了大约二十万的大军,让常遇春和徐达指挥,他们很快就攻下了杭州和湖州,只剩下最后的平江了。

张士诚虽然是一个摇摆不定的人,但是他的意志还是非常顽强的,当年那么多元军进攻高邮,历时三个月都不能攻破,就能看出张士诚的意志力了。朱元璋也非常了解张士诚的为人,于是下令让军队从不同城门进行攻破,将平江城层层包围,不让任何人出入。

朱元璋的弓箭兵、炮兵、步兵一同作战,日夜不停地对平江城进攻。张士诚以及他的军队在平江城围困将近十个月,敌人连续不断进攻使得他身心俱疲,加上粮食也早已殆尽,张士诚决定突围,但结果就是江平城被朱军攻陷,张士诚被虏,历史十个月的朱元璋灭张士诚之战最终以朱军胜利而告终。

张士诚起义的过程

张士诚起义,又称“十八条扁担起义”。“十八条扁担”指的是张士诚、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兄弟四人及李伯升等十四人,“扁担”是他们起义时用的武器。元至正十三年(1353)五月的一天晚上,他们十八人揭竿而起,用扁担打死一直欺负他们的盐警邱义,后又冲进当地大户家中,开仓放粮分钱。“十八条扁担”的义举感动了受苦多年的盐丁,他们推举张士诚为主,一起起兵反元,义军不久攻下泰州、高邮,张士诚在高邮建立政权,以周为国号,天佑为年号,自称诚王。

张士诚雕像

张士诚雕像

张士诚起义不久,元朝宰相脱脱便亲率百万大军南下征讨。危亡之际,张士诚得遇天助,元朝此时走了一招臭棋,把脱脱捉拿回京杀害,没有了主帅的元军也没有了战斗力,张士诚遂得以转危为安。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张士诚此后向南发展,控制了江苏东部和浙江大部,张士诚改以苏州为都,自称吴王。此时他据有天下最富庶的地区,是当时最富有的起义军。

此时在他的西边,同是起义军的朱元璋和陈友谅正打得火热,张士诚无论选择帮谁,他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张士诚选择了“坐山观虎斗”,他真的是一直在观,直到朱元璋解决掉陈友谅,他才若有所悟。只是,此时的局势已不在他的掌握之中,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张士诚兵败后被送到南京,当夜自缢而死。至此,轰轰烈烈的张士诚起义也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