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政治阴谋为何成就了日本帝国?

  大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适逢慈禧六十大寿之年,朝廷为了庆祝老佛爷六十大寿做了大量准备,甚至挪用了海军军费为老佛爷修建颐和园。是时中日战争一触即发,北洋水师却得不到军费支持,甲午海战竟全军覆没,慈禧也为此私欲得来了百年骂名。慈禧作为多年的老政客,经历过中英战争、中法战争,不会不明白军事对于风雨飘摇的大清国是多么重要,慈禧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这中间有非常复杂阴险的政治考量。

  在光绪亲政以后,举国都在等待慈禧交出权力。慈禧面对这样的压力,又不愿意放弃权力,于是提出用修建颐和园来作为交换(慈禧的权宜之计)。这样一来,摆在光绪面前的问题就成了:修好颐和园才能真正获得权力。

慈禧修建颐和园

  由于贪污巨大,修建颐和园的花费远远超出预算。(慈禧对贪污现象却不过问甚至有放任的意味)户部尚书阎敬铭拒绝向颐和园工程投入如此巨大的款项,于是被罢免。光绪的老师翁同龢接手户部。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李鸿章曾经弹劾过翁同龢的哥哥,所以他与李鸿章有仇,所以自从他当上了户部尚书,就把全部经费投入了颐和园,而驳回了北洋水师所有的经费申请。因为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事情无非是两件:第一,不要得罪了现在的顶头上司慈禧;第二,让自己的学生光绪尽快掌权。

  李鸿章作为北洋军和淮军的实际掌控者,是汉族大臣中首屈一指的实力派。但是他是汉人,慈禧和光绪并不能完全不信任他,可他的实力最强,也最懂洋务,慈禧和光绪又必需依靠他。这样一来,对于慈禧和光绪来说,李鸿章的力量太强是不行的,这会让他们担心出现改朝换代的情况,而过度削弱李鸿章也不妥,这等于是砍掉自己的手臂。此时就像一个天平,两边都不能过重,要权衡利弊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