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朱允炆后代简介(2)

二是不敢杀。虽然朱允炆削藩的矛头就是针对燕王朱棣这个实力最为雄厚的藩王,但是由于朱允炆上台不久,根基不稳,又缺乏经验,操之过急,显然朱棣的实力远远超过朱允炆,朱允炆也没有朱棣那样的胆识谋略,所以朱允炆也不敢杀朱棣,这样的局面导致朱棣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致发动靖难之役。

三是不能杀。虽然朱允炆削藩的意图显而易见,但是他却不能杀朱棣,因为朱棣当时驻守北平,而北元势力对明朝北部边境威胁很大,因此朱棣担负着抵御外族侵略,保卫京师的重任。一旦下令杀死朱棣,必定给北元以可乘之机,而朱棣的实力又最为雄厚,所以朱允炆不能轻易杀死朱棣。

建文帝永乐帝什么关系

明朝初期,在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之后,先后有建文帝、永乐帝两位皇帝继位。建文帝朱允炆、永乐帝朱棣,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二人又有什么异同呢?

建文帝和永乐帝

建文帝和永乐帝

从亲缘关系层面来看,永乐帝朱棣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叔叔。建文帝朱允炆是朱标之子,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之长子,按道理在明太祖之后应该是由长子朱标继承皇位的,但奈何朱标命短,在明太祖驾崩之前便去世了,朱元璋便将皇位转传于皇长孙朱允炆。永乐帝朱棣则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为人与朱元璋较为相似,有一定的手段和魄力。

从二人的性格层面来看,建文帝和永乐帝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建文帝仁和亲民、特别信奉儒家思想,但性格上也确实因为过于亲和而显得有点懦弱,甚至是显得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永乐帝则与建文帝不同,永乐帝自小没有娘,太祖朱元璋又过于忙碌,永乐帝的性格层面孤傲和做事很决断。

从两者的业绩层面来看,建文帝和永乐帝可以说都算的上是一位好皇帝,只是作为的方向并不一致。建文帝着重的方向是文化建设层面、政治上总体方针是较为宽松的,而永乐帝则是一个相对严厉一些的皇帝,政治上又再度恢复到了明太祖时期的严酷,但是整体的经济层面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从两者之间的继位时间来看,建文帝早于永乐帝,但辈份低于永乐帝,永乐帝用靖难、清君侧将建文帝赶下了皇帝之位。

建文帝的老师有哪些?

大明王朝创立于公元1368年,灭亡于公元1644年,整个王朝共存在了近三百年。在这个辉煌的王朝创立之初,便经历了诸多磨难,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一场战乱靖难之役便发生在公元1399年,经此一役,建文帝下落不明,燕王朱棣登基为帝,成为大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原因是除奸佞,这里的奸佞指的便是建文帝的老师。那么建文帝的老师是哪些人,他们做了什么会被朱棣认为是奸佞?

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

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

明太祖朱元璋薨逝后,皇长孙朱允炆登基为帝,成为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前,便极为推崇儒学,分别拜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为师,潜心学习儒学,这也是为什么建文帝极力主张仁政治国的重要原因。在建文帝登基后,便封黄子澄为翰林学士、齐泰为兵部尚书、方孝孺为侍讲学士,黄子澄与齐泰二人更是参与国政,成为建文帝的心腹大臣。

黄子澄、齐泰等人虽然在文学上是极其有名的人物,但却没有治国经验,空有理论却无实践经验,就如同纸上谈兵一样。黄子澄等人为了确保中央集权,避免发生夺位事件,向建文帝提出削藩的建议,被建文帝予以采纳。朱棣之所以提出“清君侧、除奸佞”的口号,针对的正是黄子澄、齐泰等人提出的削藩政策。

靖难之役爆发,燕王朱棣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文帝朱允炆落得不知所踪。作为建文帝的老师,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等人被朱棣下令处死。

建文帝皇后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