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欧阳修号什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一生有两个号。早年的醉翁,以及晚号六一居士。
欧阳修雕像
关于欧阳修自号“醉翁”,相信大家都读过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文中“醉翁”便是指他自己。
当时写下《醉翁亭记》的欧阳修39岁,正值壮年。却为何以“翁”这个老气横秋的字来自号?因为,欧阳修政场失意,被贬为滁州太守。心中郁郁寡欢,滁州之地多山水。于是为了排忧解愁,性情豪爽的他经常会邀请宾客,娱情于山水之间,醉梦于杯中杜康。虽然看似潇洒,实则心中感喟自己蹉跎半世未建功业,徒增年岁而已。这种落寞之意,在《醉翁亭记》的最后一段,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欧阳修渐渐变得人未衰而心已老。“醉翁”之号便由此得来。
除了“醉翁”,晚年的欧阳修又号“六一居士”。出自《六一居士传》: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一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尔?”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的雅号,也就此而生。
“醉翁”之号看似豁达,实则抑郁的心境不同,“六一居士”则体现了晚年欧阳修心境豁达乐观,且学富五车。精神面貌也是不同于以往。
欧阳修的作品醉翁亭记解析
北宋时期的欧阳修有很多著名的作品,其中最令人受欢迎的《醉翁亭记》。
欧阳修雕塑
《醉翁亭记》是在被贬职后创作的,当时的范仲淹是朝中的臣子,有着一官半职,但是不料,事事险恶,范仲淹就当时的大官革职处置,欧阳修很不满意这种处置方式,就写奏折想为好友范仲淹等人辩解,但是官官相护,欧阳修不但没有解决这件事情,反而害的自己也被降职,被贬到别处当了个知府。欧阳修也因此因祸得福,生活在那个地方,用心用力的去坐着自己理所应当的事情,当地被他治理的很好。于是写下来《醉翁亭记》,他是那种是以百姓之乐而乐的人,是一个难得的好清官。
《醉翁亭记》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写的特别的好,整篇散文描绘的环境,看起来美不胜收,而且每一句都写的特别的优美,满满的充斥着别具一格的清丽脱俗的格调,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这类的文学作品中确实是少得可怜的。文章虽然美的让人陶醉,可是却表现了欧阳修当时复杂的心情。欧阳修把为官的政治上的失意,前程求功之路内心抑郁的心情以及对于社会的苦闷的等等感觉全部寄托在了那美好的环境中,消淡在和百姓们一起快乐的心情中。通过诗句而描绘的风光旖旎的环境中,也体现出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就如《尚书》所言:“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表现了他随遇而安的豁达形象。
欧阳修青玉案表达什么情感
欧阳修一生著述无数,成绩斐然,写诗写词、创作散文,有很多传世的作品。尤其是他的散文《醉翁亭记》和词作《蝶恋花》,更是让世人津津乐道,传诵已久。他的有些文章是议论政事,有些事写景寓情,有些是慨叹仕途失意,有些是写思乡情怀。古时候,但凡在外游历或者步入仕途的人,很多都会写一些表达思乡之情的文章或诗作,以此来寄予他们无限的思想情怀。《青玉案》就是欧阳修写的一首关于思家怀乡的词作。
青玉案
欧阳修的《青玉案》分为上下两片。上片写的是内容是,一年的春景并不多,如今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满园春色,花红柳绿,让人看着心里欢喜,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帘幕,但是庭院里的人却黯然憔悴,满目伤怀。到了下片,诺大的长安城,人们买花买酒,但是这些又怎么比得了家乡山上的百花争艳景色。不怪春风吹得我流泪,只是梦里情景终究是虚幻的,思乡之情难以表达言说,只有回到了家乡才是真切的。词作者本来是在院里欣赏春景,然而却触景生情,常年漂泊在外,此时正是回家的好时候,只有家人团圆才能排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