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欔其甑体现了什么(2)

现代作家唐生1977年以《柳下跖痛骂孔老二》为题写出了盗跖的心声,指出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的失败,说明在那个战乱纷纷的年代儒家学说的不合时宜,可以说柳下跖的话铿锵有力,说将孔子批的体无完肤也不为过。

事实上真的就像是颜渊所说的那样“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意思就是说孔子的儒家学说之所以不能在各国推行是因为当时的世道不好,不能推行,其所以不能推行正是说明了儒家学说是君子之道。

可见颜渊是清醒的认识到了孔子的学说不能推行的事实的,但是颜渊选择的是独善其身,这是儒家典型的存世之道,盗跖则选择了与那个世道做坚决的斗争,从这一点上看,儒家的学说在那个时代确实是不适宜的。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

颜回生活在春秋时期,是一代大儒,是颜氏之儒的创建人,颜回没有作品流传下来,史书中的记载也不是很多,其言行大多数记载在《论语》之中,之所以能够得到后世的认可与推崇是因为其品德的高尚,是一个被孔子成为“仁”的人,刘禹锡生活的时代比颜回晚了1300年,可以说当时还称得上是盛世,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刘禹锡是幸运的。

刘禹锡画像

刘禹锡画像

颜回一生都在追随着孔子,自己办学讲学仅仅两年的时间就去世了,可以说生活潦倒,死后甚至是连丧葬费都没有,其父亲多方奔走,在其弟子的帮助下才勉强的凑足丧葬费,可以说颜回一生生活都是非常贫苦的,但是孔子却感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颜回对于精神生活的重视,对于物质生活要求的多么低。

刘禹锡虽然做了《陋室铭》被后世传颂,但是实际上其生活状况一直还是不错的,曾经做过很多的官职,得到了当权者的青睐,虽然因为得罪权贵遭到贬谪,但毕竟还是一名官员,情况不像颜回那么糟糕,虽然自称身居陋室。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自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从这一点上与颜回是具有相通之处的。

颜回是一代大儒,虽然没有任何的著作,刘禹锡也是儒学的代表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多的诗作,让我们从其诗词中能够更加的了解其生平经历与思想状况,从这一点上与颜回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颜回与刘禹锡都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为儒学大家,对于精神世界的要求高,对于物质要求非常的少,这是对统治阶级的一种反叛,也是不愿意同流合污的证明。

颜回的父亲是谁

颜回的父亲颜无繇,字路,所以历史上又称为颜路,生育公元前545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早年在鲁国讲学的时候曾经跟随孔子学习,比孔子小六岁,史书对于其记载的不多,颜路是鲁国没落的旧贵族,曾近在官府做了一个小官员,其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生了颜回这个儿子。

颜路剧照

颜路剧照

在颜回十三岁的时候,颜路将颜回送到了自己的老师孔子处学习,父子都是孔子的弟子,但是颜回的成就与影响力是颜路无法比拟的,但是由于颜回痴迷于孔子的儒家学说,一直在追随者孔子,所以家庭的重担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颜路在承担。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说颜回的成功与颜路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颜路早早的将家庭的重担交给颜回的话,那么颜回也就不可能穷其一生追随孔子,也就不可能在史书中留下那么多的言语,可能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庸碌的普通人,少了一个一代大儒。所以说颜回的成功与颜路的支持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一去就是十四年,当颜回再次回到家里的时候颜路已经衰老了,家庭的重担不得已交给了颜回,于是颜回只能是通过办学获得一点微薄的收入用来贴补家用,但是仅仅两年,颜回就英年早逝了,颜回死后,家里甚至拿不出颜回的丧葬费,颜路多方筹措,在颜回的弟子的帮助下才勉强的将颜回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