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袁世凯洪宪帝制的内容(2)

民国四年,袁世凯在英国、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以共和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为缘由,大肆鼓吹君主制度,他的党羽也作请愿团拥护袁世凯称帝。在各省匆促的“国体投票”之后,参政院以总代表的名义,推选袁世凯上位,为中华帝国皇帝。

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在假意地推脱了几番之后便接受帝位,并且亟不可待地将民国五年定为“洪宪元年”,并准备于洪宪元年的元旦登基。不料此举却遭到了全国各地大多数人的反对,护国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洪宪帝制”仅存在102天,袁世凯便迫于压力取消了帝制,这一场帝制复辟的闹剧也随着袁世凯的病死最终落下了帷幕。

探析洪宪帝制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洪宪帝制国旗是袁世凯为他的帝国而准备的,又称中华帝国国旗,从颁行到帝制取消,这面国旗仅存在百余天便走完了它的生命之旅。

洪宪帝制国旗

洪宪帝制国旗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帝制,便开始着手为元旦的登基做准备--将自己居住的总统府改名为新华宫,发行纪念金币和银币,以自己的头像和龙作为图案。参政院原本为中华帝国确定的国旗是在中华民族国旗(五色旗)的基础上,在中间加上一轮红日,称作五族共戴一日旗,意寓着汉、满、蒙、回、藏五族联合,共同拥戴一个皇帝。但是参议院准备的这面旗并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欢心。

众所周知,袁世凯的名声并不好。所作所为本身就有汉奸的嫌疑,五族共戴一日旗将那一轮红日放在正中间,寓意虽好,单页变得和日本国旗有些类似,一下子就戳着袁世凯的大忌,袁世凯看到之又怎么会喜欢,于是拒绝将这面旗作为中华帝国的国旗。

因此,最终颁行的洪宪帝制国旗上并没有红日,但它仍然是在五色旗的基础之上加以修改而形成的。原本的五色旗是以红、黄、蓝、白、黑五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依次排列,意寓五族共和,而洪宪帝制国旗将原有的五族顺序打乱,将黄、蓝、白、黑分列在四方,意寓汉族统一天下。

探析洪宪帝制失败的原因

洪宪帝制存在的时间不过百余天便匆匆取消了,在历史上只留下了仓促的一笔。关于洪宪帝制为什么失败,可以说是各方面因素综合。

郑则仕饰演的袁世凯

郑则仕饰演的袁世凯

我们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合乎当时的国情,很显然,帝制并不适合那时的中国。在甲午战争发生之后,虽然传统儒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体系并没有收到太大的冲击,但也出现了认同危机,在传统意义上的天命和大一统思想并不能支持袁世凯的帝制取得合法性。加上革命推翻了已存在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国家,君主这一形象在国人心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神圣性,民众对于君主不复以往的尊重。

再者,在袁世凯称帝之后,并没有得到手下人的支持,政府内部也逐渐崩散,人心不齐。作为民国副总统的黎元洪公开反对了帝制,拒绝袁世凯的亲王加封。段祺瑞、冯国璋是袁世凯的两员心腹大将和北洋元老徐世昌均对袁离心离德,对帝制运动作消极抵制;1916年5月,袁世凯最亲信的心腹党羽四川将军陈宦和湖南将军汤芗铭也宣布独立。原本支持建立帝制的日、英等帝国主义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劝告”停止帝制活动。

违逆历史潮流致使不得民心(护国运动的兴起),手下的部将背德离心,又失去了日本、英国等外部支持,可以说是对洪宪帝制的失败最简单直白的归纳。

探析洪宪帝制朝服是怎样的

关于洪宪帝制是否有专属的朝服,一直以来都存在疑惑,帝制期间,大臣们所穿的服装是否就是所谓的朝服呢?

被封二等子爵的张作霖身着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