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发生在什么战役 破釜沉舟的决心是什么(2)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秦军攻赵,赵王逃到楚地,随即派人向楚国寻求救援,于是楚王派了项羽率领二十万军队前去营救赵王。当项羽率领的主力全部过了一条叫做漳河的大河之后,下令让士兵们把所有过河的渡船都凿毁并沉没河底,另外还命令把军队里面所有煮饭做菜的锅都给打破,接着命令所有的士兵每人只带够吃三日的干粮。项羽这样做的目的和决心实在之大,一方面势必不再走回头路,另一方面务必取得战争胜利。由此士兵们的士气也被鼓舞起来,并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把秦朝军队打得大败而归。

  经过这次巨鹿之战,项羽的名声也是大振,而后成了各方反抗秦朝暴政起义军的统帅。所以说历史上具有浓墨色彩的英雄人物,往往具备常人所无法企及的决心和干劲,相比后来最终成为一代帝王的刘邦,项羽的英雄色彩却浓厚得多,并被世人敬仰。

  破釜沉舟的相关人物有哪些

  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发生在战役巨鹿之战中,其中除了中心人物项羽以外,还有由于迟迟不出兵结果被项羽杀死的楚军上将宋义以及围困赵军于巨鹿的秦国大将章邯,都是该典故中十分重要的人物。

  

宋义 剧照


  楚怀王在接到赵王的求助后派兵援助,而任主将的是宋义,项羽仅为副将,那么这个宋义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呢?

  原来宋义是楚国的令尹,即一国的最高官职,秦朝晚期起义四起,六国复辟之后就投靠楚怀王做了项梁的手下。早年间项梁与章邯大战,初战告捷但宋义料定项梁迟早战败,还劝告齐国使者缓一步去找赵项梁便可免于一死,果然项梁战死后他便做了熊心的大将。由于齐国使者高陵君向熊心禀报宋义料事如神之事,楚怀王便以为其深谙兵法,故令他做大将率兵援赵。可惜宋义到达安阳后,由于惧怕秦军的兵力,执意停驻46天不出兵,欲待秦赵交战多时两败俱伤后,再出兵便可坐收渔翁之利,面对军中缺粮、兵心涣散也丝毫不管不顾,完全不理会项羽的急切之心,只管自己吃喝,还下令凡是倔强不服者一律杀之。

  此时宋义还送自己的儿子前去齐国任相,大摆酒席,对兵士饥寒交迫也不闻不问,毫无体恤之心,尽是徇私享乐。终于项羽忍无可忍,一早进帐娶了宋义的人头,自己发号施令,引得了众兵推举代替宋义成为了主将,深得部下的敬重。

  关于破釜沉舟的对联赏析

  项羽本纪中写道: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而破釜沉舟一词,却是出自蒲松龄的自勉联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自勉联


  自勉联,自古以来,很多志向远大的文人学士,在勤奋苦读的同时,常常会写一些对联挂在墙面、床头或刻在纸镇上,在面对艰苦环境的同时,能够不断鼓励自己克服困难,发愤图强。蒲松龄的这首自勉联也是如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对联中所举的事例一般,坚持不懈,苦心攻读,有朝一日能够考取功名,实现壮志。因此蒲松龄将此联刻在压纸的铜尺上,来勉励自己不断地读书创作。

  这首对联中,蒲松龄举了多个鼓舞人心的事例,例如破釜沉舟,项羽面对劲敌强秦,能够毫不畏惧,带领士兵渡河后,尽沉船,砸碎锅,烧屋舍,带领全军勇往直前,以一颗不胜则亡的决心奋勇杀敌,最终大获全胜,打得敌人要么死要么逃。此后项羽威名大振,于诸侯中称霸,原本不把楚军放在眼里的秦国,却被打得一蹶不振,走向灭亡。

  而卧薪尝胆也一样,越王为了报仇雪耻,忍辱负重,每日尝苦胆,睡柴草,使自己不忘耻辱,努力壮大国力,最终富国强兵,反灭吴国,使原本已亡的越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