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俞樾在文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将《三侠五义》改为《七侠五义》,在研习了诸多经典后,他将不合理的情节进行删改,增加了这部小说的广泛流行性。另外,他提倡经学致用,他一方面尊崇孟子的性善说,又认同“性恶论”提出者——荀子的道德教化说,可见,他以一种更加包容的视角来看待中国传统的人性观。除了文学方面的造诣,他还是一位非常有自己风格的书法家,他的书法稳重大气,挥洒自如,石碑的拓本流传至今。
俞樾后人介绍
俞樾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大师之一,其门下弟子众多,大多有非凡的成就,俞樾后人当中有两个也继承了俞樾的衣钵,成为一代名家。
俞樾照片
俞樾的后人之一是俞樾的孙子俞陛云,俞陛云自小就是由祖父俞樾亲自教导,是一名优秀的诗人,且精通书法,著有《小竹里馆吟草》《乐青词》《乐静吟》《清代闺秀诗话》等。传闻他要出人四川的考官的时候,没有火车,只能乘坐轿子,行程缓慢,沿途的风光非常美妙,他就用诗句来一一记录,写成一本《蜀輶诗记》,后人对此评价极高,称赞不已。俞陛云的一生没有太多的纷扰,不屑于炫耀自己的学术,一生低调专研,且俞陛云是一个长情之人,在发妻死后没有续娶,一生都在悼念亡妻,不愧为俞樾的后人。
俞樾的后人之二是俞樾的曾孙俞平伯,是一位当代的学术名家,和胡适一起创立了“新红学派”。他出身名门,早年的时候因为诗歌和散文出名,年轻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期一直在各大高校执教,建国后是北大的著名教授之一,是许多文学研究院的顾问,也是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家协会的主要领导者。其著名的诗歌作品有《春水》《冬夜》、《西还》、《忆》等。著名的词有《读词偶得》、《古槐书屋词》《杂拌儿》、《燕知草》、《杂拌儿之二》、《古槐梦遇》、《燕郊集》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广为传颂的作品之一。
无论是俞樾还是俞樾的后人,都贡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学识,让优秀的思想文化得以传播,值得称道。
俞樾作品欣赏
俞樾是清朝后期一位著名的学者,学术研究包括经学,文学,古文字学和书法。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也是一位优秀的老师,近现代的很多著名学者曾向他拜师学艺。俞樾一生专于研究,留下的作品非常多,可谓博大精深。流传至今的作品有五百多卷,合称为《春在堂全书》。
俞樾画像
俞樾作品之一是由他修改的《三侠五义》,他使得这部书得以广泛流传。他对小说的研究很是透彻,有自己的观点,也注重细节的描绘,如果说近代史上的小说评论大家,俞樾一定是其中之一。他本人有着独特的思维观点,能够指出书中的不足,并且加以订正,经过他润色的作品更为精彩动人。俞樾的作品之二是在经学上的研究,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他认为经学要“通经致用”,赞成孔子和孟子的学说,主张把两大名家的思想融合起来,积极吸收古代名家思想,只要不和道德教化相冲突,他都乐于去学习使用。博大的学识范围造就了他活跃的思维,在他的著作当中,会出现很多的观点,有时甚至会自我否定,这些都是来源于他“以疑存疑”的立场。
他所著的《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议举例》等,是乾嘉学派后期的代表著作,《春在堂随笔》等收罗了很多的文学知识和历史,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俞樾作品之三是书法的作品,《枫桥夜泊》石碑是俞樾去世前最后一份书法作品,此时的他虽然已经是高龄老人了,但是他的作品依旧气势磅礴,浑然天成,被后人称为绝笔。总的来说,俞樾的作品是毕生思想的精髓,值得学习和品鉴。
俞樾故居在哪
俞樾是清朝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自称为曲园居士,曲园就是俞樾故居的别称,是俞樾生活、创作文学作品的见证地,因形似曲尺,故取名曲园,它坐落于著名的旅游城市苏州,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传统而又别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园由俞樾亲自设计规划,占地2800平方米,其中房屋共计30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