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郛两个字怎么读

黄郛两个字怎么读

黄郛是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早年留学日本,并在此期间认识了蒋介石,还和蒋介石结为“盟兄弟”,他是一个日本通,在短暂的一生中都是在和日本人进行斡旋。但是他是一个誉满天下之人,也是一个谤满天下之人。

黄郛照片

黄郛照片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黄郛代表民国政府和日本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而作为外交部长处理和日本人之间的关系也并不好,经常丧权辱国。但是在国民党内部,他是有功之臣,因为他做的这些都是代替蒋介石去做的,所以对于国民党来说他是一个功臣,但是对于国民来说他是一个罪人。

黄郛怎么读?第一个字我们都认识,但是郛字很多人可能并不认识,实际上这个字的读音是[fú],读二声。意思是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有一个词是郛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外城。在古代为了保护内城,都会在内城之外建设一个外城,这个外城就读作郛。

对于这个字在很多历史名著中都有记载,比如《左传·僖公十二年》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句“城卫楚丘之郛”。还有就是在《左传·隐公五年》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伐宋,入其郛。”同样在很多其他的历史专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

那么黄郛怎么读呢?正确读法应该是[huáng fú],作为历史名人,黄郛是应该被我们记住的,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这两个字的读法,这才是对历史名人的尊重。

黄郛后代的情况如何

黄郛是民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教科书上被人唾弃的卖国贼,他一生经历传奇,既是同盟会元老,参加过反袁的二次革命,因此遭到袁世凯的通缉,又是蒋介石的结义兄弟,在民国政府担任要职,但是几次被蒋介石当作替罪羊,遭到全国人民的声讨,不得已几次隐居莫干山,最终病逝在莫干山,到死也没有洗掉卖国贼的恶名。

黄郛像

黄郛像

如今黄郛后人有一部分依然居住在莫干山的庾村,由于黄郛的原因,黄郛后人凡是留在国内的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他的几个侄子因为在解放前上过黄郛创办的莫干山小学,后来又加入过国民党特务组织军统,因而在解放后的几次运动中惨遭游街、批斗、关牛棚、可以说是吃尽苦头,有的甚至终身也没有结婚生子。

而散居在海外的黄郛后人也是做人低调,前些年因为大陆形势不明,他们甚至几十年不敢回国祭拜祖先,就连与黄郛相濡以沫的夫人临终前因为在美国不能回国,因而不能与黄郛合葬,抱憾终生。而位于莫干山上的黄郛墓也在文革期间遭到很大破坏,连墓碑都被打断成两截,对此黄郛后人都无比痛心,但是他们自身难保,也无能为力。黄郛后人在今天依然在莫干山过着不为人知,清贫困苦的生活,他们中很少有人会主动提起自己的身世,因此寻找黄郛后人的工作相当艰难,或许是时代带给他们的痛苦太深厚了,以至于他们普遍不愿回首往事。

黄郛与华北危局的关系

黄郛与华北危局的关系是一个由毫不相干,到被迫介入,再到主持签订《塘沽协定》的过程,本来在1933年华北危机爆发之时,黄郛已经作为一个落魄的民国政府官员隐居莫干山多年了,但是作为一个关心时局的正直官员,黄郛从没来像他表面所说的那样“不问世事”,而是时刻关注华北危局的动向,因此在蒋介石苦于没有合适人选来处理这一棘手的局面时,黄郛明知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但是还是在蒋介石的一纸任命下,再次出山,代表国民政府与日方交涉。

黄郛

黄郛

从此黄郛与华北危局就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其实黄郛知道,他这一去肯定是吃力不讨好,明摆着是替蒋介石背黑锅,因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其实国民政府明显处于劣势,而日本依仗强大的军事优势在华北滥杀无辜,如果此时不答应日本的无理要求,只会使得形势继续恶化。不过黄郛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还是多次与日本代表秘密谈判,企图尽量减少中国的损失,可以说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黄郛一人在苦撑危局,最终签订了屈辱的《塘沽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