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鼓楼的历史背景

 所有钟鼓楼里,名头最响的,要属西安的钟楼。尽管“长安城”里到处古迹、遍地风流,可在西安人眼里,钟楼依旧是不可取代的地标性建筑,从明洪武年间初建于广济街口,到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于城墙扩建搬迁到今址,钟楼一直都处在城市的正中心,俯瞰着这座沧桑古都。巍峨的钟楼,贯通着南北东西,道路从这里延伸向天际。

  西安钟楼,是当时城内最高大的建筑物。城中东南西北四条大道在它的脚下交汇,正好对应着楼内呈“十字贯通”状的四方券门,绾毂东西、勾连南北;在方形石墩之上,总高36米的钟楼拔地而起,楼间有重檐三滴水,楼顶为四角攒尖顶,楼中还饰有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

  相比富丽堂皇的钟楼,西安的鼓楼则显得更为敦实厚重。下部的石墩宽达52.5米,当中开有6米的券洞,南北干道穿楼而过,南面的匾额上题有“文武盛地”四字,相传喻示着西安城里的“钟鼓齐鸣”。鼓楼的历史尤早于钟楼,元朝的“敬时楼”就修在今天鼓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