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了众多秘密的东天山
东天山是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枢纽,也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较早发生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的区域。据史料记载,约从公元前2000年开始,这里出现了定居牧业和半农半牧经济。约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游牧经济和游牧文化在东天山地区出现。从那以后直至近代,这里都是游牧民族重要的活动区域。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对于探讨亚欧大陆古代人群沿天山廊道迁徙,交流和融合的历史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东天山
学者们说,西汉时,东天山在汉文典籍里被称为“祁连山”,并记载这里是月氏、乌孙和匈奴等游牧民族政权的统治中心,同时是汉中央政府与北方游牧势力争夺西域的前沿阵地,《史记》和《汉书》中记载的一些著名的汉匈战事就发生在这里。
1957年,新疆文管会李遇春等人最早发现了石人子沟遗址群的部分墓葬,并采集到石器、陶器。1958年,黄文弼组织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又对该遗址群局部进行了复查,判断它为古代居民住宅区。1959年,吴震局部发掘了该遗址群的一座土墩遗迹,发现了较厚的文化堆积,出土了石磨盘、大型陶器残片、少量铜器以及较多的兽骨和炭化谷物。
2001年以来,西北大学学术团队在以哈密为中心的东天山地区开展考古调查。
西北大学学术团队确定了石人子沟遗址群的大概位置,它从东到西分布着红山口、石人子沟、西沟、小黑沟、大黑沟五个遗址群,遗迹分布面积达36.43平方公里,已发现石构居住遗迹800多座、墓葬2000多座,刻有岩画的岩石4000多块。遗址分布有前后三个阶段的古代游牧文化遗存,并可能存在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区、宗教祭祀中心区、居住区、驻军区、埋葬区、岩画区等功能区域,是一处内涵丰富、功能齐全、保存完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高等级大型聚落遗址。
东天山
石人子沟与古代游牧文化
为了探秘东天山,多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郑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的学者都相继参与了考古挖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05年对石人子沟(东黑沟)遗址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与测绘,发现石人子沟遗址群由大型遗址石人子沟(东黑沟)遗址和中型遗址西遗址、小黑沟遗址、大黑沟遗址组成,主要遗迹包括数座石筑高台、数百座居址、数千座(块)墓葬和岩画,从而确定这是一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古代游牧民族大型聚落遗址群。
2006年至2007年,发掘了石人子沟遗址南部中心地带的一座石筑高台、4座石结构居住遗迹和12座中小型墓葬,这是整个新疆地区首次对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的科学系统发掘。通过分析确认该遗址包含了两类年代、内涵都有明显区别的文化遗存,首次将公元前一千年前后的两类文化遗存区分出来,并证明了它们在东天山地区的广泛存在。也就是这次发掘,获得了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殊荣。
东天山
2008年,确认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500多处,全面揭示了古代游牧民族聚落遗址在东天山地区普遍存在和季节性分布的规律,提出了古代游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对古代游牧文化遗存的基本要素——居住遗迹、墓葬、岩画进行“三位一体”综合研究的方法。
2009年以来,石人子沟遗址群多学科综合考古研究工作开始正式启动。一方面在聚落考古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指导下,对遗址群开展全面系统的调查和选择性发掘,另一方面采取多学科合作的方式,应用地质学、环境学、体质人类学、动物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全面系统采集和分析考古遗存及相关环境信息,开展综合研究。同时,考古现场出土文物保护、岩画等不可移动文物病害调查和保护措施研究、遗址群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编制研究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