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知识一千条 > 文学知识 > 近代学者
6
0395.俞樾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俞平伯的曾祖,章太炎的老师。清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至河南学政,罢官后侨居苏州,主讲紫阳书院,晚年主讲杭州诂经精舍。长于经学和诗词、小说、戏曲的研究。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俞樾一生著述不倦,主要著述有《春在堂全书》《小浮梅闲话》《右台仙馆笔记》《茶香室杂钞》等。此外他把小说《三侠五义》修改加工,创作出《七侠五义》,广泛流传。据说当年俞樾参加礼部复试,题为“淡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以“花落春仍在,天时尚艳阳”开篇,巧妙地摆脱“落花悲伤”的常规思维定势,博得阅卷大臣曾国藩的激赏,取为第一。俞樾为了感激曾国藩的知遇之恩,遂命“春在”为自己的堂号。
0396.廖平
廖平(1852-1932),字季平,四川井研人。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
廖平以经学知名,曾先后问学于张之洞、王闿运等晚清学术大家,获益良多。其学一生共经六变,这也是他学术思想发展的几个阶段。六变各有千秋,不断自我否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今文、古文之分,是初变和二变。初变阶段的代表作是《今古学考》,二变阶段的代表作是《辟刘篇》(后改订为《古学考》)和《知圣篇》。康有为在光绪十四、十五年间得到《今古学考》,引为知己。后二人在广州广雅书局相见,廖氏示以新作《知圣篇》,康一时不能接受,随之在安徽会馆晤谈,才“两心相协”。后来康才有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但康在《重刻伪经考后序》中说这些观点都是自己发现和领悟的,丝毫不提廖平。章太炎说康氏“剽窃”,指的就是这一点。包括张之洞、梁启超、钱穆在内的知名学者,均认为尽管康书与廖书有本质的区别,但康有为之书是受廖平启发而成,当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张之洞甚至认为康有为是廖平的嫡传弟子,梁启超为再传弟子。廖平不仅在经学史上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整个近代思想史上都有独特的意义。
廖平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创立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学术界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生平著述极丰,达一百一十八种,除经学著作外,兼及医术、堪舆,撰有《四益馆经学丛书》,后又增益为《六译馆丛书》。
0397.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人。早年屡应乡试不中,遂弃绝科举。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研习外交与西方近代科学,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1902年归国,开始其“独学”阶段。1911年辛亥革命后,王国维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从此以前清遗民处世。1924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教授古史新证、《尚书》《说文》等,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1927年6月,王国维有感“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投于颐和园昆明湖,在其五十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了最具悲剧色彩的谜案。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这位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六十二种,批校的古籍逾二百种,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0398.章太炎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余杭人。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出狱后被孙中山邀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1935年,为“阐扬国故,复兴国学”,在苏州再办“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其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一生著作甚多,约四百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他对待治学就像对待革命一样,充满激情,百折不挠,兼革命大家与国学大师于一身,一生特立独行、卓尔不群,鲁迅为之倾倒,说:“我以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考其生平,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者,并世无第二人;七被追捕,三入牢狱,而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范。”
0399.罗振玉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蕴,一字叔言,号雪堂,又号贞松老人。祖籍浙江省上虞县。1890年在乡间为塾师,曾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农学社,1897年创办《农学报》,次年创办东文学社。1901年在上海创办《教育世界》杂志。1904年创办江苏师范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清朝遗民身份与王国维等避居日本,从事学术研究。1924年奉溥仪之召入值南书房。宣统元年,他看到伯希和所获敦煌写卷,并得知藏经洞仍有数千卷文书,乃力促学部查封石室,将所余遗书悉数解送京师,入藏于京师图书馆。对于流散的敦煌文也留心求购,所得文书及海外藏卷照片大多收入《鸣沙石室佚书》《鸣沙石室佚书续编》《鸣沙石室古籍丛残》《敦煌石室遗书三种》《贞松堂西陲秘籍丛残》《敦煌石室碎金》《敦煌零拾》《沙州文录补》《敦煌石室遗书》《佚籍丛残初编》《石室秘宝》等书中。与王国维将斯坦因在敦煌、罗布泊等地发现的汉晋木简照片汇为《流沙坠简》。撰有《雪堂校刊群书叙录》二卷、《补唐书张义潮传》《瓜沙曹氏年表》等多种敦煌学论著。罗振玉在语言文字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甲骨文的收集研究、铜器铭文的编纂印行、简牍碑刻等古文字资料的搜罗与刊布等方面,是甲骨学的奠基者,郭沫若认为罗振玉“为我们提供出了无数的真实的史料”。
0400.黄侃
黄侃(1886-1935),字季刚,湖北蕲春人。原名乔馨,字梅君,后改名侃,又字季子,号量守居士。1900年考中秀才,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黄侃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学”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他与章太炎被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黄侃治学勤奋,以愚自处,主张“为学务精”“宏通严谨”,常以“刻苦为人,殷勤传学”自警。虽是名声赫赫之学者,仍致力学术而不倦,“惟以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在音韵学方面对古音做出了切合当时言语实际的分类。晚年主要从事训诂学之研究。
黄侃发愿五十岁以后才著书,这成为他治学严谨的证明。1935年黄侃五十大寿,他的老师章太炎亲赠一副对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成好著书”。此联竟成谶语,同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量而死。黄侃的著作都是由亲友生徒整理,重要的有:《音略》《说文略说》《尔雅略说》《集韵声类表》《文心雕龙札记》《日知录校记》《黄侃论学杂著》等数十种。
上一章:楹联隐语
下一章:没有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