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历史简介 南北宋福建莆田历史

目录导航:

  1. 厦门的历史简介
  2. 莆田的行政区划
  3. 古代福建人怎么都南迁广东
  4. 妈祖是河南人吗
  5. 唐九牧与宋九牧的区别
  6. 莆仙戏起源于什么时候
  7. 莆仙历史
厦门的历史简介

厦门的历史是短暂而精彩的。他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他的故事同样精彩

提到厦门不得不提到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郑成功。自明以前,厦门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直到明末清初郑成功以厦门岛为据点进行贸易活动,作为反清复明的经费,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还是为这座城市刻上了他的痕迹,鼓浪屿上皓月园伫立着了他的雕像。厦大的演武场操场据说是以前屯兵操练的地方。

清朝末年厦门被列强盯上成为通商口岸,先后有13个国家在鼓浪屿上建立了使馆,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也是厦门作为对外口岸的开端。

改革开放后步入发展快车道。

建国初期,这里是对台最前线,人人皆兵。举世瞩目的金门炮战一直持续了21年之久。直到80年代在湖里设立经济特区,在此之前,国家未厦门投入资金建设,这是出于对于战争风险考虑。设立狐狸工业区之后,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开始的经济发展的篇章,以后20年是厦门翻天覆地的20年,厦门逐步发展为海西中心城市,更是成为十一个国家中心区域城市之一。

历史简介:厦门远古时为白鹭栖息之地,故又称“鹭岛”。先秦时期,厦门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同安县,属晋安郡,不久裁撤,并入南安县,直到600多年后才再次设县建制:闽国933年龙启元年时升为同安县,再次设县,属泉州,州驻地在晋江县 。

唐朝,贞元十九年(803年)析南安县西南部置大同场,唐光启二年(886年),王潮克泉州为刺史,至947年,南唐灭闽国,同安地为王潮和闽国治地,历时61年。

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为威武军节度使,同安为其治地,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大同场为其辖地。 保大七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厦门、漳州)。

乾德元年(963年),宋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同安县属平海军。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同安县始随平海军纳人宋土。同年,宋复平海军为泉州。宋属平海军、泉州。

厦门是中国海滨城市,是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厦门也是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第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鼓浪屿。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赞美厦门为“东方夏威夷”。

扩展资料

厦门市位于北纬24°23'~24°54'、东经117°53'~118°26',在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南部,与漳州、泉州相连,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厦门市由厦门本岛、鼓浪屿及其众多小岛屿和同安、集美、海沧、翔安等组成。

陆地面积1699.39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390多平方公里。其中厦门岛面积约为157.76平方公里(含鼓浪屿),是福建省的第四大岛屿,全岛海岸线约为234公里。

莆田的行政区划

凤凰山街道凤凰山街道位于莆田市区西南部,324国道穿境而过,是“海上女神”妈祖的故乡,莆田市的重要商业贸易区、风景旅游区、文化生活区。有电子、服装、印刷、包装等5个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占整个经济的主导地位。江夏金始黄氏一世祖宋进士副都统黄府陵园。龙桥街道龙桥街道是2002年4月莆田市区划调整后新组建的街道,辖区面积20.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92亩,林地7626亩,水域680亩。下辖龙桥、太平、北磨、下磨、兴安五个社区居委会和泗华、延寿、洋西三个村委会。街街道人文景观和旅游资源丰富,有“石室藏烟”、“绶溪钓艇”、“暮鼓晨钟”、“龙桥叠翠”、“智泉珠瀑”、“泗华陂”、“天马避暑山庄”等著名景点、景区。霞林街道霞林街道地处莆田市区东南侧,东临城笏路,北靠福厦路,西与华亭镇接壤,南与新度镇相邻,木兰溪从辖区中部横穿而过。街道于2002年5月成立,辖区总面积17平方公里,有以霞林千亩龙眼海基地为中心的霞林、屿上、下黄果树基地,种植莆田三大名果“荔枝、龙眼、枇杷”果树。建立了坂头、铁岭食用菌生产基地。

常太镇常太镇位于城厢区西北部,地处东圳水库之畔,方圆201平方公里。东海镇东海镇于1999年底设立,位于湄洲湾内湾,依山面海,北靠壶公山支脉,南与秀屿港、福建炼油厂隔海相望,东接灵川镇,西与仙游县枫亭镇接壤,福泉高速公路、笏枫公路横贯全镇。区域面积47平方公里。

华亭镇华亭镇古称花亭,现位于城厢区西南部,东邻新度镇,西毗仙游县,南接灵川镇,北靠常太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万亩,山地面积11.5万亩,森林覆盖率71%。明代双牌铺(今山牌村)后裔有一代圣人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有海外侨胞3万多人,是莆田市重点侨乡之一。盛产龙眼、枇杷、橄榄等名特优水果,是“兴化桂圆干”的源产地。灵川镇灵川镇位于湄洲湾西北部,壶公山南麓,背山面海。区域面积56平方公里。福泉高速公路、省道201线横贯全境。有山地4.8万亩,耕地2.32万亩,海岸线12.03公里,滩涂浅海面积1.23万亩,淡水域面积1365亩。有以太湖、下尾村为主的水产养殖基地,环壶公山南麓的林果栽培基地,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基础的青山、下尾、桂山、柯朱等村粮食生产基地和新桂公路沿线蔬菜种植基地。

古代福建人怎么都南迁广东

古代福建人南迁广东主要是因为地理原因和经济需要。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海洋交通和贸易的重要节点,而广东也是南海海洋贸易的重要中心,两地经济交流密切,福建人南迁广东,可以更好地参与南海贸易,拓展经济空间。

另外,广东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农业和渔业发展,也为福建人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此外,历史上福建和广东的政治、文化和族群交流也比较频繁,这也为福建人南迁广东提供了便利条件。

古代福建人南迁广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因为福建地处海岸线,海上交通非常发达,福建人具有很强的海洋文化和海上活动经验,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在广东水域开展贸易活动。

其次,广东地理位置接近海南岛和南海诸岛,这些地方都是掌握重要海上贸易的战略要地,为了控制这些地方的贸易利益,福建人开始南迁广东,利用自身的优势在这里开展贸易和殖民活动,最终形成了具有福建文化特色的南方商贸文化。

同时,福建人南迁广东还推动了两省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对于两省的繁荣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你好,古代福建人南迁广东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地理环境:福建和广东相邻,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福建人南迁广东也是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早,南方人口也较为稠密,福建人南迁广东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

2.资源需求:古代福建地处山区,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福建人南迁广东也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产资源,尤其是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3.政治因素:在古代,南方地区的政治和文化氛围比较开放,福建人南迁广东也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以便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4.商业往来:福建和广东在古代就有频繁的商业往来,福建人南迁广东也是为了开拓更广阔的商业市场,并发展自己的商业和手工业。

综上所述,古代福建人南迁广东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福建和广东两省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历史事件。

妈祖是河南人吗

不是

相传妈祖为宋福建兴化府莆田人,姓林名默。父母信佛,梦观音赐药而生之。八岁从师,十岁信佛,十三岁习法术。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盛装登山石“升天”为神。当地居民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立庙奉祀,称“通贤灵女”。宋元明清历代均有褒封,清封“天上圣母”。

据奉祀妈祖之庙内雕塑来看,妈祖形象为头戴冕旈、身着霞帔、手执如意,其神威显赫,雍容端庄。

唐九牧与宋九牧的区别

林坚 公继承父亲比干 公精神,勤政爱民。夫人姜氏妈生二子:载、磋,皆袭封受爵,子孙居冀州博陵(今河北省安平、蠡县、唐县一带)。它当时位于古河水(今黄河)西河和注入河水的淇水(今湛河)之西,而称“西河地”,这便成为“西河林氏”缘由。林氏繁衍至今3000多年,成为中国主姓之一,遍布海内外。

华南数以百万计的林氏中,大多数自称“九牧世家”,即是福建唐、宋九牧名贤的后代。

在唐、宋两朝,莆田、晋江林氏各有一门九兄弟登进士并任刺史、知州(也称“州牧”)的盛事,被称为“唐九牧”(也称“前九牧”)、“宋九牧”(也称“后九牧),在林氏发展史上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也成为中国林氏的千古佳话。

唐九牧是:苇 公(端州即今广东肇庆刺史)、藻公(容州即今广西容州刺史侍御史)、著 公(横州即今广西横县刺史)、荐公(韶州即广东韶关刺史)、哗 公(通州刺史)、蕴 公(邵州即今湖南邵阳刺史)、蒙 公(循州即今广东博罗一带刺史)、迈公(雷州即今广东海康一带刺史)、蔇 公(福唐即今福建福清市刺史)。皆是林禄第16世莆田林披 公儿子。林披公,字茂彦,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以明经升第,饱览六经子史,健笔纵横,品志清洁,宠辱不惊,官至太子詹事。九牧中之林蕴公,字梦复,任邵州刺史,生子林愿,系莆田传至广东林氏诸派祖宗之一。

宋九牧是:景渊 公(知惠州)、景祐 公(知泗州)、景默 公(知寿州)、景辉 公(知瓜州)、景大 公(知徐州)、景元 公(知邳州)、景贞公(知宿州)、景亨 公(知华州)、景瑞 公(知常州)。皆是林禄 公第25世晋江林杞 公的儿子。林杞公字卿材,登进士,历知康、雅、泰、淄四州,以光禄卿致仕,卒年九十。妣胡氏。有堂联云:“唐代兄弟九刺史,宋朝父子十知州。”九牧中林景渊后裔,也移居揭阳、潮安。

莆仙戏起源于什么时候

莆仙戏滥觞于南宋,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1269年)晚年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在故乡看到莆仙戏演出,曾赋诗描述当时盛况:“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陌头侠少行歌乎,方演东晋谈西都”。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戏起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元素,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其中与现知南戏名目相同或剧情类似的剧目的有81个;同时还保存历代各戏班演出的传统剧本8000多本(包括重复本),其中宋至明初南戏古本主要情节犹存的,有《王魁》、《张协》、《陈光蕊》、《王祥卧冰》、《郭华》、“四大传奇”与“目连戏”等55本。

甚至保留了如目连戏上部《傅天斗》那样的旷世孤本。戏剧专家刘念兹在考察了莆仙戏遗存的剧目古本后,赞叹“莆仙戏仅就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典雅,科介极为丰富且颇具特色。莆仙戏曲牌有一千多首,依各行当各情境区分,甚至“专曲专用”,而每句唱或念白往往都配有2-3个甚至更多的表演动作,这在中国其他剧种中是比较罕见的。而且表演与锣鼓紧密结合,每套动作都配有相应的鼓品,十分严谨。

莆仙戏滥觞于南宋,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1269年)晚年于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在故乡看到莆仙戏演出,曾赋诗描述当时盛况:“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陌头侠少行歌乎,方演东晋谈西都”。 莆仙戏是福建地区的古老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莆仙历史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又称“莆阳”,“莆仙”。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市,市内设置仙游县和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含南日岛、湄洲岛)。

全市陆域总面积4200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1.49万人;常年有60多万人在外经商办企业;莆田籍在外乡亲人才济济,有5000多位教授以上高职称的人才遍布全国,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5名14人(其中一人为两院院士)。旅居在外的侨胞70万人左右,港澳台同胞近20万人,归侨、侨眷30万人,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

是八闽古府之一、历史上人才辈出,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由莆仙两县组成的古兴化府、举进士者多达2400多名、其中文武状元22名、宰相14名、尚书近70名,是历史上有名的科举名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