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明朝皇帝巡视哪里

目录导航:

  1. 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2. 五路廉访使是什么意思
  3. 张廷秀八府巡按是几品
  4. 明朝八府巡按是什么官职
  5. 都察院行走在清代什么意思
  6. 大理发现银矿哪年
明朝初期山东有几个王

明朝在山东共封过六位藩王,成功三位,绝后三位,成功率百分之五十。来看看具体情况:

第一位:齐王朱榑。

是朱元璋的第七个儿子,洪武三年(1370年),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1382年),就藩山东青州。中国古代,亲王爵位以秦、晋、齐、楚是个爵位最为尊贵,排行老七的朱榑能封上齐王,应该是得到老爹朱元璋的疼爱。但齐王是个不安分的人,坏事做了不少,建文帝朱允炆上台后,将齐王废为庶人,禁锢在南京4年。靖难之变后,朱棣当上皇帝,恢复朱榑的王位,并让他回到封地青州就藩。

齐王本性不改,回到封地后,好了伤疤忘了疼,朱棣多次苦苦相劝,叫他不要忘了建文年间坐牢的痛苦,朱榑不听,阳奉阴违。永乐四年(1406年),朱榑被召唤到南京见四哥朱棣,朝廷大臣弹劾朱榑的罪行,朱榑说道:“你们这些奸臣,整天喋喋不休,是不是想学建文朝的齐泰、黄子澄?总有一天我会杀光你们。”朱棣听了这话,当然很不高兴,于是朱榑就回不去了,被留置在南京,不久,朱棣将齐王的儿子们召到南京,一并废为庶人,关在南京。

宣德三年(1428年),齐王朱榑和三个儿子“皆暴卒”,幼子朱贤爀被安置在安徽庐州,这跟独苗发展很快,他的后人跑到南京为非作歹,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天天请人喝酒。明朝灭亡后,隆武帝在福州继位,居然恢复朱榑的王爵,实在是昏聩。

第二位:鲁王朱檀。

是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个月就赶上朱元璋第一次大封皇子,被封为鲁王,属于朱元璋封的第一批王爷。

洪武十八年(1385年),15岁的朱檀前往兖州(今山东兖州)就藩。4年后,即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服食丹药中毒,医治无效死亡。朱元璋既悲痛又生气,给了他一个不好的谥号“荒”,荒唐的意思,后世称为鲁荒王。朱檀死的时候只有19岁,好在,他已经有了一个儿子,儿子刚满月,叫朱肇煇 。这个儿子竟然成功活下来了,而且活的很久,活了77岁,是明朝最长寿的藩王。

明末鲁监国朱以海是他的直系后裔。朱以海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袭封鲁王,三月崇祯帝上吊身亡,朱以海南逃,后来寓居在浙江台州。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攻破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被俘虏,一帮明朝旧臣迎朱以海于绍兴出任监国。朱以海不熟悉人情世故,但很好说话,从谏如流,谁提建议都同意。

后来,朱以海在浙江沿海抗清失败,逃到福建厦门投靠郑成功,并长期居住在金门岛。1959年8月,“国军”在金门的驻军构筑工事,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鲁王朱以海的墓,考古发现鲁王朱以海死于哮喘。这年冬天,“校长”到金门巡视,到鲁王墓视察,指示建筑新墓。1963年2月,当地举行鲁王新墓安葬典礼,新墓左侧树立了蒋经国写的《重建明监国鲁王墓碑记》。鲁王家族以荒唐开始,以坚持民族气节结束。点赞!

第三位:汉王朱高煦。

是永乐帝朱棣的第二子,在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朱高煦立下赫赫战功,并且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靖难成功后,朱高煦年轻气盛,居功自傲,多有不法,一直想取代大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朱棣对其是爱恨交加,本想把他封到边陲云南,眼不见心不烦。但朱高煦不是省油的灯,死活不去云南,朱棣也没有办法,只好将他安排去山东乐安州(今属济南)就藩,当时是一个小地方。但朱高煦到封地后,并不老实,朱棣和朱高炽去世后,朱高煦看到侄子明宣宗朱瞻基年轻,于是起兵谋反,结果迅速被朱瞻基御驾亲征擒获,全家被押到北京,朱高煦自己和12个儿子全部被朱瞻基处死,朱高煦全家死绝,一个不剩。好惨!

第四位:德王朱见潾。

是明英宗朱祁镇的第二子,生于正统十三年(1448年),原名朱见清。景泰三年(1452年),被叔叔明代宗朱祁钰封为荣王。父亲朱祁镇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改封为德王。封地在山东德州,但是德州比较贫瘠,为此将他改封为济南,藩号不变。先前的齐王(朱元璋第七子朱榑)、汉王(朱棣的第儿子朱高煦)都被废除了,朝廷将他们的产业都给了德王朱见潾。

成化二年(1466年),18岁的朱见潾正式就藩济南府,于这正德十二年(1517年)去世,享年70岁,高寿。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清兵大举南下,深入山东境内,攻下济南,第六任德王朱由枢和部分家人被俘虏,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死在东北。崇祯十三年(1640年),朱由枢的弟弟朱由栎袭封为德王,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顺治三年(1646年)被清朝杀害。

第五位:衡王朱祐楎。

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七个儿子,生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被封为衡王,弘治十三年(1499年)就藩山东青州,衡王就藩的不是湖南衡阳,有点不对头,而且青州这个地方曾经封过齐王朱榑,是个不吉利的地方。但是衡王是个老实人,老实人事就少,在这里安静地生活,不折腾,不闹事。衡王在青州传了六世七王,到明末子孙后代上千人。这一支都是琴棋书画的爱好者,没给朝廷添什么乱子。末代衡王朱由棷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投降朝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五月,和其他被俘虏以及投降的皇族一起被清朝杀头。

第六位:泾王朱祐橓。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一子,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出生。父亲朱见深去世时,他才2岁,好在有哥哥明孝宗罩着。弘治四年(1491年),他被哥哥明孝宗封为泾王。弘治十五(1502年)赴封地沂州(今山东临沂境内)就藩。嘉靖十六年(1537年)去世,享年52岁。他生过一个儿子,但是后来死了,泾藩被废除。

五路廉访使是什么意思

五路廉访使是清朝时期设立的一种监察官职称,主要负责抽查官员、地方警察、民众的奸恶行径,以打击贪污、败坏风气为主要任务。五路廉访使隶属于廉政司,是由满洲贵族或地方官僚选拔而来的,他们穿着明显的官服,以官方身份巡视各地,察访人民的生活状况,排查官员是否有收受贿赂以致公务败坏和官职贪腐等问题。

五路廉访使一般不设机构部门,只有一名廉吏担任书记的职务,由其主持此类行政执法工作,以打击官员、官吏践踏法纪的不良行为,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维护清朝的廉政稳定。

五路廉访使是明朝时期为加强中央监管而设立的特别机构。五路指的是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派遣廉访使,主要任务是监察地方官员的清廉、廉洁和政绩。五路廉访使行使的权力非常广泛,可以调查举报,对地方官员进行惩处,并向皇帝汇报。同时,五路廉访使还可以制定法规,推进司法改革,并与地方百姓沟通,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反映情况。五路廉访使在明朝时期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进步。

五路廉访使是指清朝时期,由皇帝派遣贪官污吏的检举者,有五个地区的总督、巡抚、布政使、奉系大臣、总管等职官,分别负责北京、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五个省(直隶总督、山东巡抚、江苏布政使、浙江巡抚、福建巡抚)的廉政巡视和纠正腐败行为。

五路廉访使的主要任务是依据清朝的法律和规章,搜集各地的贪污问题和官员们的不当行为,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和处理。

他们还对地方政府和军队进行检查,以确保各级政府官员的廉政建设和清明治政。五路廉访使的职务为清朝后期廉政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五路廉访使是指明代派遣的五位官员,分别负责巡视监督五个行政区域的政务和财务,以打击官员贪污和廉政风气不良的现象。

这五路廉访使的职责是执行皇帝的命令,查明官员的德行和公正,发现不良现象,进行调查并实行惩治。

他们实质上起到了一种监察和纠正官员不良行为的作用,使政府系统更加廉洁公正,促进政治风气的整顿。五路廉访使制度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明朝政治的改革和反腐斗争,同时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为后世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五路廉访使是明代官制中设立的一种廉政巡视机构。为了遏制官员贪污腐败,明朝设立了五位言官,分别负责巡视北、南、东、西和中五个行政区域,以发现并惩治官员的不法行为。

这五位廉访使除了巡视官员的贪污行为外,还负责监督官员的廉政建设以及人民的疾苦诉求。五路廉访使履职严谨正直,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普遍赞许。其设立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官场清明与改革,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五路廉访使是明朝时期设立的反贪腐、纠正不良风气的重要机构。五路廉访使一般为明朝皇帝指定策士,负责巡视各地,查找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并向皇帝报告。他们拥有以上层权力,可督促地方官员改善治理、调查违规行为、整顿贪腐犯罪等。五路廉访使不仅仅是一种纠治腐败行为和走私行为的组织,也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官员的监察员和舆论监察员的角色,使各级官员不敢轻视法律和民意,最大程度地遏制了中外贿赂。这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御史制度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保障清廉、公正为政的官员制约机制。

张廷秀八府巡按是几品

张廷秀八府巡按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他的官职是巡按大使,属于八品中的正八品,是官职中的最低级别。巡按大使是明朝的巡视官,负责巡视各地官员的政绩和廉政,以确保政府的廉洁和效率。张廷秀曾先后担任过江西、浙江、广东、福建等地的巡按,因其清廉公正,受到了人民的爱戴和尊重。他也是明朝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

明朝八府巡按是什么官职

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其实八府巡按只是戏曲上的官职,根本不存在,在明朝都察院下有十三省巡按一职。

八府巡按是民间俗称,正式官衔应该是监察御史,分巡各省称巡按御史,戏剧、小说等引用改成八府巡按,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官位虽不高,但权势颇重。

都察院行走在清代什么意思

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 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

“行走”是一个官职,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就是指的,你本来是有官职在身的,但是又另外派遣你到其他的机构办事,这样的一些人被称为“行走”,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岗位调借而已了,但是感觉这个词用的不够好了。那么在清朝“行走”的意义就更加明确了,只要是不设立专官的机构,和非专任的官职都叫“行走”,这个范围那就大了起来了,什么南书房、军机处、奏事处都叫“行走”。陈康祺就在《郎潜纪闻》有记载:“乾隆朝大臣入军机者,亦曰军机处行走。今则章京曰军机处行走,大臣曰军机大臣上行走,其初入者加学习二字。”

还有就是其实官员是可以被授予“行走”的,所以这个时候你可以在你任职的部门里面随意的行走,所以能被授予“行走”的部门都是比较给力的部门,什么上书房,什么军机处这些地方等等。所以这些“行走”们也有很多特权,所以职权也比较大,能被授予“行走”的人,其实都是皇帝比较看重信任的人,所以还是很给力的

清初仿明制,于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五月设立都察院。皇太极下谕:“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侵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①顺治初年又规定:“凡朝廷政事得失,民生利弊,以时条上,百官有奸贪污绩,亦得据实纠弹。”②可见,清代的都察院其职能与历朝的御史衙门差不多。都察院初设承政1人,左右参政各2人。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改承政为左都御史,参政为左副都御史。三年规定左副都御史满、汉各2人。五年则定左都御史满、汉各1人。右都御史,为总督兼衔。右副都御史为巡抚、河道总督、漕运总督兼衔,都不设专员。左都御史是都察院的主管官员,《清史稿·职官志二》说:“左都御史掌察核官常,参维纲纪。

清代都察院为从一品衙门,设官与明代相仿。但始专以右职为总督、巡抚的兼衔。乾隆十年(1745)革佥都御史。下设有经历厅、都事厅、值月处、督催所,负责办理文移、翻译等行政事务。其属在明代十三道的基础上增加京畿道、江南道、,凡十五道。置掌印特点史30人,一般御史26人,满汉分任。御史之下有笔帖式、经承等员。清初御史尚有巡按、巡盐、巡漕等名目,以后陆续裁革。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增设辽沈、甘肃、新疆3道,析江南道为江苏、安徽2道,析湖广道为湖北、湖南2道,共20道。此外,清代都察院还设有宗史御史处,掌察宗人府事务;稽查内务府事务;中、东、西、南、北五城都察院,掌稽查京师地方,厘剔奸弊。五城察院所领有五城兵马司,掌巡辑盗贼,平治道路,检囚徒火禁。雍正元年(1723)六月亦并入都察院。

都察院除监察政治得失外,具体担负的工作是:参预九卿一起议奏折;凡重大案件与刑部、大理寺公同审断;稽察各级衙门、官吏办事的优劣;检查注销文书案卷及封驳事;监察乡试、会试、殿试;巡视各营等事务。

大理发现银矿哪年

大理发现银矿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大理巡抚刘兴祖在巡视大理地区时,发现了一处产银的矿山,名为巨田寨银山。这个发现引起了当时的朝廷高度关注,派遣官员前往开采,成为了明朝的重要银矿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理银山的开采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了滇中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和贡献巨大的税源。至今,大理银山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开采,成为了云南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大理发现银矿的确切年份是在公元738年。当时,大理国的国王杨贵妃下令挖掘银矿,以增加国家财富和发展经济。这个发现对于大理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银矿的开采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并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繁荣。银矿的发现也使得大理成为当时中国南方最重要的银矿产地之一,对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理发现银矿的确切年份是在2022年。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奋,因为银矿的发现对于大理地区的经济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银矿的开采将为当地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同时也有望促进该地区的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发现将为大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