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袍马褂的来历 明朝皇帝现代军服

目录导航:

  1. 长袍马褂的来历
  2. 古时男子束袖衣装名称
  3. 质孙服名词解释
  4. 明朝玉带怎么系区别朝鲜
长袍马褂的来历

来历:马褂,游牧民族服饰,客家又叫大襟衫,是中国清代的男式服装之一,套在旗袍或称满式长衫的外面穿用,有些类似背心或外套,故穿着整齐又称为“长衫马褂”。

满族征服中国建立清朝。开始强制实行剃发易服,至此传统服饰汉服几乎全被禁止穿戴,取而代之的,便是这种满洲袍服。至清后期流行全国。 马褂是有袖上衣,不同于无袖的马甲。分大襟、对襟、琵琶襟三种。一般长度到肚脐,袖子到肘部。清朝初期只是满族人穿用,由于公家强制汉人剃发易服,康熙雍正年间开始广泛流行,分单、夹、纱、皮、棉等种类。

在清朝,黄马褂是皇帝特赐侍卫武士、有军事功劳者和行围打猎成绩突出者的,代表皇室的恩典。所以其他人不得随便穿用黄色的马褂。 民国元年(1911),北洋政府颁布的《服制案》中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民国十八(1929),国民政府公布《服制条例》,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中国的大部分相声演员和其他曲艺演员在表演节目时仍会穿着长袍,民国成立后多改中山装,现在多为衬衣或西装。

马褂原为明代的军服,清代时为便于骑马而形成流行服装。 满族人骑马时内着长袍,外套马褂,显得威武庄严,号称“长袍马褂”。 清代男性一般以穿马褂为着正装,对襟、立领、袖端为平口,前襟有五个扣襻,短款衣长到腰下位置。 长款称为袍褂,斜开气,扣襻在侧面,长及脚面。 民国元年(1912),北洋政府颁布《服制案》,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日常礼服之一。 民国十八年(1929),国民政府公布《服制条例》,又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

长袍马褂它本是清代八旗军队军用服装,后流入民间,到了清中后期成了清代男子最常见便服。

民国时期,又成了民国法定国家礼服。建国后逐渐没落。现如今“长袍马褂”除了港台老一代人偶尔还穿着外,其他时候只能作为中式婚礼的新郎服装存在了

古时男子束袖衣装名称

古代男子束袖的叫作箭袖。

该词语由清后期产生,古称为窄袖。北方民族服饰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区的袖缘大多宽厚。宽厚袖缘容易上翻,便于骑射和劳作,把袖缘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区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现。因为袖口窄小,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颇为方便,也易于保暖。所以,千百年后,从军服到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广为流传,成为汉服的一种袖制。

质孙服名词解释

质孙服,又称只孙、济逊,汉语译作一色衣、一色服,明朝称曳撒、一撒。“质孙” 是蒙古语“华丽”的音译。质孙服的形制是上衣连下裳,衣式较紧窄且下裳亦较短,在腰间作无数的襞积,并在其衣的肩背间贯以大珠。

质孙服原为军服(戎服),便于骑射,后转为元朝内廷大宴时的官服,勋戚大臣、近侍获得赏赐即可穿着,乐工、卫士亦可穿着。

明朝玉带怎么系区别朝鲜

明朝官员规定得用革带,像是定陵出土的玉带,极为宽长,腰腹一般没有那么粗,故明朝的革带是束而不系的,只用细绳系于腋下衣肋之际。

于是,明朝的革带不象唐宋时代那样起束腰作用,而变成纯粹装饰的用具了。只有着军装或穿甲胄者,其革带才真正系在腰上。然而革带与衣服相衬之下,确实起着显著的装饰作用,使着衣人显得十分华贵,气度大方。由于革带束而不系,仅悬于腰际,有时会向上仰至胸部,有时会向下垂至腹部,为了保持平衡,必须用手扶着。另外,两只铊尾也就失去原来的意义,干脆也贴在革带上,作为装饰之用。据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玉带就是束而不系的。当他的玉带上仰到胸部时,表明他心情很好。反之,当他的玉带下垂到腹部以下时,则表明皇帝要大发雷霆之怒,甚至要杀人。另外,三宝太监下西洋的郑和塑像上所系的玉带就是上仰到胸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