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称诸侯为多少乘 西周车战采用阵型

目录导航:

  1. 一般称诸侯为多少乘
  2. 临阵倒戈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3. 我国西周时期的车站一般采用的阵型是
  4. 中国古代五种战车中属于指挥作用的车是
  5. 中国六艺在部分领域已经什么
  6. 秦始皇车马俑在古代战场上有什么用
  7. 以少胜多著名战役
  8. 中国古代战争发展规律
一般称诸侯为多少乘

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兵马。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万乘之国,汉语成语。

拼音:wàn shèng zhī guó

释义:原指周朝,后泛指大国。

有趣的是,虽然此形容历经了千年之久,到今日也仍旧实用,我国与美俄的坦克都在一万辆左右。

自商﹑西周以迄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主要作战装备。以马拉木质战车交战的作战方式叫“车战”,战车成为战争主力和衡量“国家”实力的标准。商代晚期一些遗址中已发现战车痕迹。周武王伐纣“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其后,逐渐有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称。

“乘”是当时军队的基本编制;以战车为中心配以一定数量的甲士和步卒(徒兵),再加后勤车辆与徒役编组。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千乘之国即诸侯国。

临阵倒戈典故出自哪场战役

临阵倒戈是牧野之战,商朝的军队在牧野交战时投降周武王。

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故《左传》称:“纣克东夷而损其身”。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临阵倒戈也称阵前倒戈,成语故事出自:牧野之战。

殷商末年(公元前11世纪),以纣王为首的奴隶主统治集团日益腐败,逐渐在内外矛盾交织中走向崩溃。而崛起于商国西面的周族方国,在周太王、王季时,已将势力伸入江、汉流域。

周文王转移商纣视线,暗中积蓄力量,积极争取与国,各个击破商西部属国,奠定了灭商基础。周武王又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侦探,加紧灭商准备,待机兴师。

周武王继位后四年(公元前1057年,一说公元前1027年),得知商纣王统治集团分崩离析,王族重臣比干被杀,箕子被囚,微子出奔,而商军主力远征东夷,朝歌空虚,即率兵伐商。

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八个方国部落军队,于十二月二十八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中国中部河南荥阳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于一月初四拂晓进至牧野。

商纣王惊闻周军来袭,仓促武装大批奴隶,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初五凌晨,周军布好阵,庄严誓师,史称“牧誓”。武王在阵前声讨商纣罪行以激励将士斗志,统一战斗动作以保持阵形严整,严格申明不准杀降以瓦解商军。

随后武王命吕望率一部精兵冲击商军前阵。商军纷纷倒向周军,(此即历史上有名的"阵前倒戈")。武王乘势以主力猛烈突击,商军土崩瓦解。纣王仓皇逃回朝歌,见大势已去,登鹿台自焚而死。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我国西周时期的车站一般采用的阵型是

我国西周时期的车战一般采用的阵型是:横阵。

西周初期的车战一般采用大型的横阵,战车一字排开,不做纵深配置,把徒卒部署在战车的前方。这就是所谓的堂堂之阵。春秋以后的车战有了较大的发展,阵型较以前更灵活多变,不再是单一的列成密集的横阵,而是分散部署,并形成多排的纵深部署。

中国古代五种战车中属于指挥作用的车是

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用于攻守的车辆。攻车直接对敌作战,守车用于屯守并载运辎重。一般文献中习惯将攻车称为战车,或称兵车、革车、武车、轻车和长毂。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战车速度快,冲击力强,特别是在开阔地带作战,具有步兵无法抗拒的优势。所以自商以后,尤其到两周时期,战车部队和车战战法得到长足的发展,战车兵逐渐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马驾的战车和附属的徒步士兵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 判断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的数量来计算。总之,当时的战车兵就相当于今天的机械化部队,代表着一个国家最先进的军事武装。

中国六艺在部分领域已经什么

六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规范的六种技艺,在周朝六艺是中国古代君子的六门必修课,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关于六艺教育的实施,是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课程深浅,循序进行的。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礼乐

礼乐发源于原始社会宗教活动中的仪式(礼)和音乐歌舞(乐)。周礼的范围已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西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即通过礼制来标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以有效地维护奴隶社会秩序。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包含了德、智、体、美多种教育因素。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礼、乐不仅在贵族生活中融为一体,礼、乐的教育作用也是相互配合的。礼着重于训练人的外在行为规范,乐着重于陶冶人的内在精神情操。

2.射御

西周在巩固政权的过程中,极重视武力建设,反映在教育上是加强射、御之教。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西周时期以车战为主,常以拥有战车的多少来衡量一国武力的大小。因此射、御是当时主要的军事技术。

3.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书、数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汉字发展到西周,已经相当成熟。根据文献记载,西周时就已经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六个方面: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称为六书。还编写了小学文字教学用书《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数在西周并不单指算法,还包括历法等与数字计算有关的知识。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成为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对后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车马俑在古代战场上有什么用

历史意义:体现了我国劳动人命的智慧;体现了秦朝的艺术水平;体现了秦始皇的残暴。

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但对研究军事史上有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对艺术史、科学史的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它再现了2200年前中国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它和埃及、希腊等地的艺术精品的不同之处是以磅礴的气势、巨大的规模、严整独特的艺术结构震惊世界。它使我们仿佛置身于秦朝,看到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统一六国的伟大事业。

扩展资料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帝的陵墓,其规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内涵之丰富,为历代帝王陵墓之冠。

根据考古工作发现,秦陵的陵基为近覆斗方形,夯土筑成,陵基东西宽345米,南北长350米。围绕封土堆,在地面上还筑有两重南北向长方形城垣,内城和外城的四面均有城门,城的四角还筑有角楼。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它是秦始皇陵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已发现了三个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总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兵马俑坑均为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坑内埋藏有陶质兵马俑7000余件,木质战车100余辆。

我是兴安杂谈,我来回答。

问题中提出的是车马俑,并具体为在战场上的作用,我理解为秦朝战车的作战应用。

这种战车从夏朝开始就有了,一些典籍中习惯将攻车称为战车,或称兵车、革车、武车、轻车和长毂。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

秦朝战车的乘法和使用情况,可以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的战车兵得到准确反映。尽管出土时木质车体已经朽毁,但从陶质的战马、甲士的分布情形可以看出:每乘战车仍然是前驾4马,甲士3人,战车的形制也没有很大变化。


当时战车的数量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当时秦军的组成是“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说明了战车在军队中的地位。战斗时,战车和一定数量的步兵相互配合,冲击敌阵,战车上有士兵若干人,配备弓弩、戈等武器,主要用来冲破和分割敌阵,为步兵攻击打开缺口。战斗后期,还可以发挥速度优势,追击残敌。

后来,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的机动性等方面被骑兵赶超,逐渐推出历史舞台。

以少胜多著名战役

有。
1,以少胜多著名战役有很多,比如楚汉之战,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的帮助,最终以少胜多战胜曹军。
2,这些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团结一心、智谋过人、勇气顽强等积极因素,这些因素成就了一场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东汉末年官渡之战,曹操打败了袁绍。赤壁之战,周瑜连盟刘备打败了曹操,这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的战役。当然这主要是谋士策划领导决策正确功劳。

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有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 巨石阵战役公元前480年,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率领军队进攻希腊,但在巨石阵遭遇斯巴达国王莱奥尼达斯率领的300名勇士的抵抗,最终大败而归。

2. 阿加莎战役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率领希腊军队进攻波斯,但在阿加莎遭遇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率领的军队的围攻,亚历山大大帝以少胜多,最终获得胜利。

3. 水淹七军战役公元208年,中国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军队进攻孙权,但在赤壁之战中,孙权派出周瑜等人用火攻,曹操大败,最终被迫撤退。

以上是三个比较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役,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役。

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1.没错。
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许多著名的战争中的一部分,例如霸王别姬、巨兽海战、疯狂的石头等等。
2.这些战役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往往是由于胜利方有着更高的作战技巧、更高的士气、更好的战略计划以及更好的装备等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所致。
3.这些成功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在面对困难时所能够拥有的勇气、智慧和信念,并且能够在困难的环境下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淮海战役,解放军以60万对国民党80万,最后解放军取得了胜利。

官渡之战,曹操以数万之众战胜了袁绍的百万之师。

中国历史上山人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牧野之战,淮海之战,这些战役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典范。它们无疑载入史册。

前秦时期的淝水之战(8万军队打败上百万的前秦苻坚的部队),官渡之战 (曹操的崛起之战,之后曹操势不可挡),长勺之战(鲁国大败齐国)

中国古代战争发展规律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但文明总与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一部文明史就是一部战争史。战争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文明的发展又为战争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中国古代战争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前期、封建社会后期。

原始社会:战争与战具的萌芽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各个部落之间时有械斗发生。但因当时并无阶级和国家,这种械斗也没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与军事目的,只是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所以不能将这种械斗称为战争,只能称为打群架而已。各个部落在械斗中使用的械斗工具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兵器,但它们是兵器的前身,已具有了兵器的雏形。这些械斗工具包括石刀、石斧,石矛、棍棒等。大约在10万年前,出现了投石器。3 万年前,出现了弓箭。

石器时代的工具大都一物多用。起初,械斗工具与农、牧、狩猎的工具并无区别;后来,工具渐多,械斗时即选用那些较利于杀伤对手的生产工具充当械斗工具,逐渐积累了有关知识,并通过实践,对械斗工具不断进行改进,这有力地促进了兵器的诞生与发展。

在原始社会晚期,距今5000 多年前,阶级和国家逐渐形成,战争也随即出现。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械斗工具终于脱离了母体—生产工具,按其自身规律向前发展。传说中的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正反映了战争与兵器形成时的情况,后世把许多兵器的发明归功于他们。

奴隶社会:车战盛行于世

当阶级、国家形成后,生产力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此时,车辆、城市以及青铜等金属开始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大约公元前7 世纪时,又出现了铁。这一切成果都很快地被应用于军事斗争上。比如,冷兵器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发展,威力也增强了。

战车,出现于夏代,然后发展很快,成为各国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中坚力量。各诸侯国拥有战车的数量都很庞大,车战常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此时的冷兵器与个人防护装备也常为适应车战的需要而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早期的攻防器械,如侦察车、早期攻坚车、抛石机等,但总的看来,城防体系还不坚固,攻守器械也不完备和多样,攻防都未充分发展。这些器械在战争中尚无决定性的作用。

抛石机是中国古代发明的又一种重要的远射兵器,破坏力很大,相当于现在军队中的远程火炮。

大约到了秦代(封建社会之初)时,情况有了变化。在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的行列中,除步兵外,还有战车和骑兵。这种情况反映出当时正处于战车与骑兵过渡、交替的过程中。大约到了汉代,战车即遭淘汰。

诸侯国的频繁战争既刺激了兵器的发展,也催生出一批杰出的军事家,如孙武、孙膑、吴起、吕望、尉缭等人。他们名留青史,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中国古代战车的演变

车战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秦汉时期,由于骑兵部队的大规模组建和运用,车战才逐渐被淘汰。

商周时期的战车

商周时期的战车已经十分完备。侧面有车轮,车厢可以容纳三人,从车厢向前伸出一根直木(车辕),直木前横置车衡。车衡两端缚有人字形的曲木(车轭),固定于战马的项颈之上,这样可使战马不会左右晃动。为了增加威力,四马战车在西周时代便已出现,但左右的战马并非固定在车衡上。

秦汉时期的战车

当骑兵部队成为军中主力,战车更多的只是作为后方的指挥车辆来使用。在秦汉时期,四马驾驭的战车已经十分稀少,而一匹马驾驭的马车却开始增多。车辕变成两根,战马被夹在中间固定起来。一匹马非常容易驾驭,但却没有了机动力。之前作为战车主攻手的车右也消失了,只剩下御者和指挥官两人。车厢中设置了坐席,中间还撑着一个很大的伞盖。

封建社会前期:城垣攻防决定胜负

在战车退出历史舞台后,城垣的攻防意义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这个阶段各类攻守器械的发展引人注目:守方努力使城防固若金汤;而攻方则尽力克服面临的难题,为此创造了许多攻城办法以及种类多、威力大的攻城器械。

这时的冷兵器也有很大发展,并与车战盛行时有明显的不同。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高速发展,并领先于世界。战具的发展正反映了这种盛况。

这里主要介绍其中的两种攻城器械:

壕桥

壕桥的作用主要是使部队和进攻器材能够顺利地抵达城下。壕桥的宽度应与攻坚器械通过的道路相适应;而壕桥的长度则由壕沟的宽度决定。也可将几个壕桥并列,增加其宽度。战国时已将八壕桥并列,总宽达12 丈(合40 米左右),可使大部队浩浩荡荡通过壕沟。壕桥的结构有两轮的,也有四轮的,这与壕宽有关。宋代还有一种折叠壕桥,可在壕沟较宽时使用。

井阑

井阑,据史籍记载,为墨子所创。是一种高10 米以上的攻城武器,用来攻击城墙上的守军,并保护正在爬越城墙的己方士兵。井阑可以说是一种移动箭楼,一般搭至三层半高, 底下安有轮子, 居高临下移动攻击。优点是攻击范围广,对动态目标的打击能力强;缺点是移动速度慢,近身作战能力比较差。

封建社会后期:火药改变了战场的面貌

约在8 世纪,道教的方士们在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时意外发明了火药,从此火药登上了军事历史舞台。火药最早在唐代用于实战,接着出现了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纵横疆场,对冷兵器造成极大冲击,传统的战争模式也为之改变。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革命。

在13 至14 世纪,火药和火器通过阿拉伯地区传至欧洲,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以后,中国火器的发展日趋缓慢。15 世纪后,西欧更先进的火器及火器制造技术返回火药及火器的故乡——中国。后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完全结束了中国古代兵器的显赫历史。此时冷兵器虽仍在战争中使用,但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