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被谁灭了 西晋的亡国君王有哪些人物

目录导航:

  1. 晋朝被谁灭了
  2. 西晋三大历史事件
  3. 西晋什么时候灭魏
  4. 晋朝历代皇帝
  5.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
晋朝被谁灭了

西晋王朝的建立者是司马家族,在西晋灭亡的时候,据说司马家族的下场是非常惨烈的。但是到底有多惨呢?当时征讨他们的刘聪丝毫没有给他们喘息歇脚的机会,一鼓作气将他们全部歼灭。

西晋王朝存在51年就被刘渊所灭,司马家族的下场很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所谓风水轮流转,这句话用在西晋王朝上最适合不过了。

刘裕

晋朝被刘裕灭了,然后建立南朝宋,史称为宋武帝,晋朝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晋朝最先是由司马炎开创的,西晋灭亡后东晋出现,延续晋朝的历史,但是在这期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已经彻底将晋朝分崩离析,最后刘裕取代了晋朝。

418年刘裕被封为相国,他用十郡土地建立了宋国,之后刘裕设计杀害晋安帝,拥立其弟晋恭帝登上皇位,这时候刘裕授封进爵为宋王,在曾经十郡的基础上再加十郡,总共有了二十郡土地。

然而刘裕并不满足,就算有皇帝规格的待遇对他来说并不高,他要加强自己的权力,扩大宋国的国土,就这样到了420年,刘裕取代晋恭帝,建立宋朝,也是当时南北朝时期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史称南朝宋。

西晋被匈奴人刘渊所灭。刘渊是汉室刘邦后裔,灭掉西晋后,成立了赵汉,为赵汉开国皇帝。为表示正统性,他对蜀汉亡国之君刘禅进行追封。

西晋三大历史事件

1晋灭吴之战(西晋)

263年魏灭蜀后打破三国鼎立数十年的局面,曹魏政权落入司马昭父子之手。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司马炎于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史称为西晋,晋王司马炎成了晋武帝,此时形成了晋、吴对峙局面。

279年11月至次年3月,晋武帝司马炎发兵水陆并进,晋武帝发兵二十余万,分六路进军攻打吴国,直取建业(今南京),220年3月一举灭东吴,晋灭吴后东汉末年以来分裂百年的中国复归统一,统一王朝晋朝历史正式开场。

2太康之治(西晋)

太康元年(280年)到十年(289年)是西晋比较繁荣的时期,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政治繁荣的局面,西晋政府重视生产,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民和俗静,家给人足,牛马遍野,余粮委田,出现了四海平一、天下康宁的升平景象,史称这个时期为“太康之治”。

太康年间的中国是与西方罗马帝国并列的大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太康之治”尽管是一个短暂的繁荣时期,但它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为西晋王朝历史增添了一点光彩。

3八王之乱(西晋)

晋朝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八王之乱”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发生于西晋时期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这次动乱共历时16年。

直到307年,晋怀帝改元永嘉,大赦囚犯,废除诛三族刑。太傅、东海王司马越辅政,掌握了朝廷大权,至此东海王司马越在八王之乱中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这场内乱使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

4西晋末年流民起义(西晋)

西晋末年流民起义是晋朝著名历史事件,这是从元康六年(296年)至建兴三年(315年)各族流民反抗西晋王朝的起义战争,而且不止遍及各地的流民大起义此起彼伏。

从晋怀帝永嘉元年的307年到311年五年中连续遭受旱灾、蝗灾等严重自然灾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等因素影响,内迁割据都城附近的匈奴集团占领洛阳,晋怀帝被匈奴军队俘虏,并且在次年遇害。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流民起义中,各地流民起义虽然没有走上联合的道路,但各支起义队伍顽强奋战,沉重地打击了西晋的腐朽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过程。

5永嘉之乱(西晋)

西晋历史事件中“永嘉之乱”可以说是它导致了西晋灭亡,因该事件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公元307-公元313年)而称为“永嘉之乱”。

西晋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南下蛮族趁机起兵反晋,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313年晋怀帝于平阳被刘聪杀死之后,司马邺于长安即皇帝位,改元建兴,316年晋愍帝投降被杀,至此西晋历史落幕。

6五胡乱华(东晋)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在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塞外众多游牧民族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东晋建立时,中原已沦丧于胡人之手,东晋与五胡的战争,十六国之间的厮杀,使得这一时期战乱连连,河淮地区为南北交战的主战场。

7王与马,共天下(东晋)

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司马睿即位为晋王(东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东晋历史正式开始。

司马睿即位后,因为在皇族中声望不够,势单力薄,所以得不到南北士族的支持,皇位不稳。但是他重用了王导,王导运用策略,使南方士族支持司马睿,使北方南迁的士族也决意拥护司马睿,稳定了东晋政权,维持了偏安局面。

司马睿十分感激王导,任他为宰相,执掌朝政,时人谓之“王与马,共天下”,奠定了东晋一朝政局的基础,影响是深远的。

8王敦之乱(东晋)

王敦之乱是晋朝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又称王敦之叛,是东晋初年发生的一场动乱,爆发于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结束于晋明帝太宁二年(324年)。

王敦之乱期间,东晋集中应付内斗,对于北方的侵扰都没有力量去应付,导致后赵在王敦之乱期间夺取了东晋兖州、徐州和豫州的大片土地,苏峻凭著协力平定王敦之乱而有功获封赏,并且威望渐长,军事力量强大。但同时苏峻亦骄傲自满,甚至有异心,最终导致了后来的苏峻之乱。

9苏峻、祖约之乱(东晋)

苏峻、祖约之乱又称苏峻之乱,是晋朝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这是东晋成帝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爆发于咸和二年(327年),由历阳内史苏峻发起,联结镇西将军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起兵进攻建康。

事于咸和四年(329年)随苏峻于前一年战死和余众陆续被消灭而结束,这场动乱对东晋当政的门阀士族打击很大,教训极深。此后东晋至孝武帝时为止,士族内争在方式上有所顾忌,不敢轻动干戈,因而东晋得以免除内战达七十年之久。

10淝水之战(东晋)

淝水之战是东晋重大历史事件,这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

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实则仅三十万左右)前秦军,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西晋什么时候灭魏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另与东晋合称晋朝。传四帝,国祚五十一年。若以灭东吴始,则仅立朝37年。为了区别于东晋、后晋,史称西晋,东西两晋被称为司马晋。

三国末期曹魏的大将军、太尉、太傅司马懿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都是权倾一时的权臣。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新政权,建国号为晋,定都于洛阳,西晋代魏后,期间发生西陵之战,公元280年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但灭吴后,西晋举国沉浸在奢侈腐败的气象之中,晋武帝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权贵集团。因此自西晋建立,政风十分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

西晋一大特色是大量游牧部落内迁。自东汉光武帝允许边民内迁以来,大量游牧民族被迁入,到西晋时关中和凉州的外族已占当地人口一半。这些外族被世族收作奴婢 。由于迁入人口数目相当多,与关中一带晋人相差不远。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时期中的短暂统一,所谓“昙花一现”。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改元建武,史称东晋。

公元266年,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司马炎,改元泰始,是为晋武帝。曹魏灭亡,西晋开始。

魏文帝曹丕死后曹睿即位,起用曹操生前不敢用的颇具野心的司马懿,这个人逐渐取得魏国军政大权,曹睿死后,司马懿废曹芳改立曹髦为皇帝。在司马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架空了魏国所有权利,司马昭弑曹髦另立曹奂为帝。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任魏国大将军,逼迫曹奂让出帝位,至此魏国灭亡

晋朝历代皇帝

公元280年,西晋司马炎灭亡东吴,天下再次一统,结束了混乱的时代。

西晋

都城洛阳,266年-316年,国祚51年。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共统一中原37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后经历八王之乱,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西晋共经历5位帝王,不包括3位追封帝王。3位追封帝王,均为权倾一时的人物,能够左右时局,掌握大权。5位正式帝王里面,仅有开国皇帝司马炎掌权最久,为25年,且因为病重而亡,其他4位帝王均无善后。其中司马衷有先天性缺陷,为痴呆;司马伦则是以下犯上,擅自称帝,后战败还位于司马衷;另外2帝均为刘聪所杀(刘聪为十六国汉赵皇帝)。

从权力来源看,首先是奠基人司马懿为主,他是京兆府尹的儿子,拥有相对的政治资源。其次是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均为一代枭雄,但都未能喧宾夺主,自立为帝。

从帝位继承来看,司马炎成为皇帝,他是司马昭的嫡长子,而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没有儿子。后代皇帝均为司马炎的子嗣,除司马伦外。

东晋

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共经历11位皇帝,享国103年。

东晋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是门阀士族政治,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又称东晋十六国。从东晋的势力范围可以看出,天下再次四分五裂,东晋长期的偏安统治, 疆域大体上局限于淮河、长江流域以南。

东晋时代,内部经常四分五裂,大臣掌权。11位皇帝中,司马睿为开国皇帝,但执政仅6年,且大权旁落。自323年-365年之后的5位皇帝更是英年早逝,平均年龄不到25岁,可见政治相当混乱。另外有两帝因大权旁落忧愤而死,有两帝被人杀害。

从血缘关系来看待东晋皇帝,可见存在兄终弟及的情况,出现了两次,其他皇帝基本都是顺位登基,现存的上任皇帝的嫡长子。

但在连续经历了帝王英年早逝后,皇帝大权又被权臣恒温掌握,东晋此后再无皇帝掌权。

恒楚插曲

在公元403年,恒温的小儿子自立为帝,建立了恒楚政权,废黜了东晋皇帝,谥号武悼皇帝。但这只是昙花一现,随后便兵败身亡,还政于东晋司马德宗,延续二帝,残喘数年。

东晋后为刘裕所灭,刘裕后建立宋朝,史称刘宋。史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也有“南朝第一帝”之称。

两晋总结

西晋:厉兵秣马,天下归一。八王之乱,风云再起。短命王朝,天下大乱。

东晋:衣冠南渡,延续晋朝。内忧外患,帝位不牢。权臣叛乱,最终灭亡。

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及后果

千年历史风云中,王朝更替总是绕不开的话题。无论是诗词锦绣的盛唐,还是群雄并起的三国,终化为后人评说中的一抹别样芳华。

在这些王朝中,西晋之亡无疑是个特殊的存在。不少人一说到西晋亡国,总是轻蔑笑道:“都怪皇帝太白痴”,丝毫不见提到其他王朝亡国时的遗憾惋惜之情。

诚然,西晋的运气很不好,遇到了以司马衷为代表的白痴皇帝。在这位智商欠费的皇帝带领下,西晋的统治阶层们一番神操作,让刚刚经历治世的西晋迅速衰败,甚至折腾出“衣冠南渡”的惨状,把北方变成战乱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