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封建制度的发展趋势 明朝发展历史趋势

目录导航:

  1. 明朝封建制度的发展趋势
  2. 明朝是从哪年开始的
  3. 明代的文化特点
  4. 大明历史
  5. 专家学者对明朝的评价
  6. 明代商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明朝封建制度的发展趋势

、经济上:经过明初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到了明朝中后期,农业、手工业空前发展,促使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在此基础上,江南较为发达的丝织业部门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表现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 雇佣关系。由此可见,在明朝中后期,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到清代,这种萌芽有了缓慢的发展,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手工工场有所增加,其规模也比明朝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同于封建制度下的人身依附关系,更不同于奴隶制度下的人身占有关系。尽管它在产生时是脆弱稚嫩的,但由于它是新型的生产关系,这表明旧的封建生产关系正在走向衰落,并日益瓦解着封建制度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预示着历史发展的趋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正是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反映。

二、政治上: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一方面,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如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君权相权合二为一;清朝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加强了对人民思想的控制,竭力压制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排斥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如明朝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及“闭关锁国”政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封建制度已丧失了通过自我调节推动社会发展的机能,统治者不断强化自身权力,用高压政策加以维护,从而成为历史发展的巨大障碍。这正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反映。

三、思想文化上: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著作,尤其是《红楼梦》一书通过剖析贾府这个贵族家庭由盛转衰的过程,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危机还反映在思想领域,出现了以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民主思想家,他们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变化,正是封建社会衰落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客观反映。

明朝是从哪年开始的

答:严格来说,明朝是从朱元璋在1368年称帝开始的。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江苏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改国号为明,史称明太祖。明朝从1368年朱元璋称帝开始共经历了十六位帝王,到164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自缢身亡,共计二百七十六年。

明朝是从公元1368年开始的。元末政局混乱,民不聊生,各地有志之士纷纷起义,贫民子弟朱元璋加入名将郭子兴的队伍,屡建功勋,最后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于1368年正式建立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明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辉煌时期,但最后覆灭于东林党争,农民起义以及清军的进攻,享国276年,最后于1644年正式灭亡。

明朝是公元1368年开始的,结束于公元1644年。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大一统的封建政权,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一共是276年,传十六帝,朱元璋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至1644年农民起义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是在1368年有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建立的,应天今江苏南京市,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朱元璋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明末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明朝是从1368年开始的。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1271~1368年)于1279年灭掉南宋政权,短暂统一了中国长江南北地区。但由于实行民族不平等政策,引起人民的反抗。1351年,刘福通在黄河流域发动了红巾军起义,迅速席卷大江南北。朱元璋是众多义军的一支,凭着“广积粮,缓称霸”的策略,先后吃掉了几支义军,实力大增。先后派三路大军北上伐元,攻入大都,元朝灭亡。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

明朝是公元1368年开始的。

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朱元璋起身于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的红巾军,本为郭子兴的手下。

后来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不断壮大,经过鄱阳湖大战消灭了陈友谅。然后又打败了盘踞苏州的张士诚。后来于1368年立国号明,并于同年派徐达、常遇春攻入大都,驱逐了元朝势力,元顺帝北逃,明朝由此开始。

明朝是1368年1月23日建立的。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1368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历经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明初定都于应天府,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而应天府改称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称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朱由检于煤山自缢,明亡。随后,满清入主中原,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被杀,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结束。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繁盛时代,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大明,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为后世子孙所敬仰。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

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这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明朝(1368-1644年),明朝是历史上由汉族人建立的一个王朝,也是在唐宋之后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个汉族王朝。明朝一共统治中国276年,经历了16位皇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不多的政治清明,繁荣开放的朝代。而且当时明朝拥有世界上顶尖的学术科技。

明代的文化特点

明代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趋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宋明理学也在明朝达到完善。 文学方面,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

明代调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包括类书、政书、丛书、文集、总集、字典、词典、书目等等。其中尤以类书和丛书为最,其规模宏大、编制精密,不仅在中国属于空前,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明代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大力总结主要是由私家学者来完成的,这又一次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封建王朝重人文轻科技的缺陷。

明代地理学著作与史学近似,前期多官修,后期多私修,这与明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强弱以及王学的兴起有一定的关联。方志的纂修在明后期也成为一种风尚。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明代继续发展,农学、医药学、金属冶炼等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

明后期着名的史学家有郑晓、高岱、王世贞、李贽、焦汯、严衍、谈迁、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他们把史籍分为国史、野史和家乘三类,比较全面地概括了这一时期中国史学发展面貌,有助于对史料更客观地进行对比研究和探索。

明代末期耶稣会士竞相来华,给明清之际的中国带来了西方文化。与西学注入中国文化系统的同时,中国文化也经西方传教士的宣传介绍,在欧洲流播开来。在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影响下,中国文化开始了新的征途。

明朝文化特色: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

明初开国时,刘基、宋濂等多以文名世,诗人高启所著古诗更是脍炙人口,永乐北迁后,诗文大都趋向文笔工整,词章藻丽,内容多歌功颂德,点缀升平,为解缙、三杨所提倡,帝王宫廷所支持,称“台阁体”。

明代的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中最著名的为《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西游记》和《金瓶梅》。

在明代,杂剧已日益衰落,来自民间的南戏却不减昔时之盛。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士人的提倡,戏剧已成为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动。

明朝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然而,却又由于中国的将近2000年的封建文化,所以当时的资本主义萌芽并不象欧洲那样的健康正常地发展,相反,他还带有了太多的封建文化的特色.象当时的手工作坊,他具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特色,比如通过生产资料的占有而形成一种剥削.但是他又带有封建文化的特色,比如他并没有具有资产阶级的那种创新性,相反还带有了封建文化下特有的小农意识.这其实也就是当时的资本主义的萌芽并没有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推动的时代力量,而建立中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原因.

大明历史

明朝历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郑时期(1662—1683年)的历史。

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趁势崛起,1364年,建立西吴政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开创洪武之治。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此间国力强盛,万国来朝,史称永乐盛世。明仁宗和明宣宗时期仍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明英宗在位发生土木之变,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明宪宗与明孝宗相继与民休息,政局平稳。明武宗因死后无子使明孝宗一脉绝嗣,引发大礼议之争。明世宗即位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总揽朝纲。明世宗驾崩后十数年,经历隆庆新政和万历中兴,国力得到恢复。明代社会经济发达,农产品丰富,手工业生产具备很高水平,陶瓷业、丝棉纺业、冶炼、建筑等闻名世界。16世纪隆庆、万历年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在若干手工业行业中出现。

明神宗中期,完成万历三大征。然而因国本之争,逐渐疏于朝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政治混乱,史称万历怠政。明熹宗时,魏忠贤祸乱朝纲,到明思宗即位后由于政策失误和天灾不断,明朝最终亡于农民军建立的大顺。

1644年,明思宗自缢于北京煤山,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结束。随后,清朝军队击败大顺军并入主中原。之后明朝宗室在南方重建大明,史称南明,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亡。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明郑时期结束。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元朝末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1364年称吴王,史称西吴。1368年初称帝,国号大明,定都于应天府;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以南京为陪都。明朝初历经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后经弘治中兴、万历中兴国势复振。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了多个政权,史称南明。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弘光皇帝、隆武皇帝、绍武皇帝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疆域囊括汉地,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至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到达缅甸和暹罗北境,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

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这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大量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也有学者指出逾亿,也有晚明人口近两亿的说法。

朱世珍之子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也是继汉高帝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并且统一全国的君主。在位期间廷杖大臣、废相、设锦衣卫、大杀功臣(也包含惩治贪赃枉法的元勋)等诸多辣腕功过难断,也立下了明朝君王极权及高压统治的典型。朱元璋一生高潮迭起,民间传说甚多,为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专家学者对明朝的评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朝代呢?我们都说硬币有两面,一面是朝着阳光,一面是朝着阴暗。有明一代,有阳光灿烂的时候,也有残暴恶心的时候,只不过它的暗黑有点过。

对于老百姓来说,明朝驱走蒙古人实现“华夏的光复”,而实际上他们受到更严厉的管制。唐宋的时候,百姓逐渐实现自由迁居,自由度大大增强。元朝的户口世袭制改变这个趋势,而到明朝就更歪曲,建立起中国历史上最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人一旦出生,就会被明朝政府登记在册,长大之后继承父业,一辈子都不许随便迁移。

明代商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商业模式这种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宏大事物,都得经过启萌,反覆,起伏发展等曲折的过程才能形成一定的,约定俗成的规范而成为一种所谓的商业模式,通俗地说这是这个星球全体人民折腾的结果,所以明代商业只是全人类大海中一个小浪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