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代州是哪里 明朝迁都太原时间表

目录导航:

  1. 明代代州是哪里
  2. 太原南城,北城是怎样划分的
  3. 北齐时的山西叫什么
  4. 太原市人文历史
  5. 明朝城市古称
明代代州是哪里

代州即今忻州市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北踞北岳恒山余脉,南跨佛教圣地五台山麓。

代县文物古迹遍布,雁门关居九塞之首,天下闻名。代州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明朝太原府就辖由忻州、代州、平定州、岢岚州、永宁州及保德州等六个散州。由此可见明代的代州是属于现在的山西忻州市

代州之名始于隋朝,隋唐时也曾称雁门郡,五代及宋金时皆称代州雁门县,元朝时雁门县省入代州,明朝代州曾短暂降为代县,后又升为州为太原府所辖,领本辖及五台、繁峙及崞县。代州清朝时曾升为直隶州,民国初降为代县,现为地级忻州市辖县。

太原南城,北城是怎样划分的

太原市南城和北城的划分主要基于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南城指的是太原市中心区域的南部地区,包括历史城区和商业中心区域。这个区域位于黄河的南岸,是太原市的传统核心地区,拥有较为繁华的商业街区、文化遗址和旅游景点。南城区域还包括太原火车站、碑林公园、双塔寺等标志性建筑和地标。

北城指的是太原市中心区域的北部地区。北城区域相对南城来说发展较晚,原本是郊区的一部分,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城市中心区域。北城目前是太原市的现代商贸中心,拥有大型购物中心、高档写字楼、酒店等商业设施。太原北站、五一广场、新建路商业街等都位于北城区。

需要注意的是,南城和北城在城市规划中的划分并非严格的行政区划,而是描述太原市中心区域的大致方位。具体的行政区划划分是根据太原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包括各个区县的划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行政区划信息,可以参考太原市政府相关门户网站或咨询当地相关机构。

关于这个问题,太原南城和北城是由城墙所划分的。太原城墙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由于历经多次修建和扩建,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南城和北城之间的分界线就是太原城墙,南城包括城墙内的地区,北城则是城墙外的地区。

北齐时的山西叫什么

山西省,省会太原市,位于中国华北地区,东边是河北省,西边是陕西省,南边是河南省,北部是内蒙古,山西地区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3729.22万人。2019年,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是17026.68亿元,位居全国省份21位。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大约在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山西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大禹去世后,其子启即位,启建立的夏朝主要统治区就是在山西南部。

西周时期,山西地区的中南部存在着十几个诸侯国,其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就是晋国,晋国就是在山西境内发展起来的,到了春秋时期,晋国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晋国的国君晋文公还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时期,山西地区就是晋国的领地,后世又称山西为晋。

春秋后期,晋国卿族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成立三家诸侯国,韩国的都城在平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汾市,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运城市,赵国的都城在晋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太原市,山西地区成为韩国、魏国、赵国三国的领地,后世又称山西地区为三晋大地。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山西地区和周边一带为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雁门郡、代郡、云中郡。

西汉时期,实行州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山西地区和周边一带为并州、幽州、司隶州,归太原、上党、雁门、西河、代、河东6郡分辖,东汉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羌、鲜卑南下内迁到山西,山西北部、中部、西部成为多民族居住地区。

三国时期,山西地区属于魏国,西晋时期,公元304年,八王之乱时,趁着西晋诸王内乱,匈奴酋长刘渊在左国城起兵,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吕梁市,国号为汉,不久迁都平阳,今天的山西临汾市,建立北方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刘渊其子刘聪派兵攻破洛阳和长安,俘虏并杀害晋怀帝、晋愍帝,制造永嘉之乱,灭亡西晋王朝。

在此期间,山西地区为刘渊族侄刘曜创建的前赵、羯族首领石勒创建的后赵、鲜卑族首领慕容皝创建的前燕、氐族首领苻洪创建的前秦、氐族贵族姚苌创建的后秦、鲜卑族首领慕容泓创建的西燕、鲜卑族首领慕容垂创建的后燕、匈奴部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夏国、鲜卑族首领拓跋珪创建的北魏等国的领地。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山西为北魏领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山西绝大部分为东魏领地,南部余部为西魏领地。后来,北齐取代了东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山西地区为北周领地。

隋朝建立后,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级建制,在要冲诸州设总管府,以州刺史兼总管,统领邻近数州。山西境内并州、代州、隰州、朔州设总管府。后来又改州为郡,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山西及周边河北、内蒙古一带为太原郡、定襄郡、马邑郡、雁门郡、娄烦郡、西河郡、离石郡、上党郡、长平郡、临汾郡、龙泉郡、文城郡、河东郡、正平郡分辖。

隋炀帝以李渊为山西河东道慰抚大使,山西的名称就是来源于此。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王朝。五代十国时期,刘崇在太原称帝,建立北汉政权。

公元979年,北宋灭亡北汉后,设立河东路,公元1044年,辽国在山西地区北部设立西京道。金国统治山西时期,为河东、西京两路,1128年,河东路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

元朝时期,将全国划为11个行省,山西、山东、河东为元朝腹地,属中书省。

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山西地区为山西行中书省,公元1376年,改为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太原、大同、平阳、泽州、潞安、汾州六府,辽、沁二直隶州。其时,山西等处按察司分设冀宁、冀南、冀北、河东四道,兼察诸府、州,是为省设道的开始。

清朝时期,山西地区为山西省,明朝和清朝时期,山西的商人发展非常迅速,被称为晋商,也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商帮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山西的票号。

民国时期,山西地区为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的管辖地区。

1949年4月,山西地区全省解放。

截至2020年,山西省共管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5个、县级市11个、县81个。省会太原市,其他城市分别是: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阳泉市、吕梁市、晋中市、长治市、晋城市、临汾市、运城市。

太原市人文历史

太原:古称 晋阳 并州 龙城。2500多年建城史。曾是 赵国初都,北齐别都,三朝雄镇,五朝霸府,武周北都,隋朝时期和长安并列全国两大城市。

李世民从太原起兵反隋,挥师南下缝强必破直入长安(建立唐朝),因太原古称为“唐”(可见当时的晋阳在李世民心中的重要性)。李世民之女又以太原地名命名赐封为“晋阳公主”。

武则天祖籍并州文水县人(并州今太原)。狄仁杰唐代并州太原人。因历史上很多皇帝和太原有关所以太原也称龙城。(比如李世民太原起兵成功,高欢.高阳父子坐镇太原遥控朝政,武则天封太原为北都)

太原,简称“并(bīng)”,别称并州,古称晋阳,也称龙城,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是中国北方军事、文化重镇,世界晋商都会,中国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太原历史上可追溯到春秋末期。如今的太原北城区,是在北宋的太原府城基础上发展而来。彼时的太原府,城东到文瀛湖畔,南起迎泽大街北边,西至水西门,北至后小河巷。宋金时期的文学家元好问一句“官街十字改丁字”,描绘出宋朝太原城街巷呈“丁字”的情状。直至明朝,太原府城由谢成主持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五尺的城郭,东至今建设路,西至今新建路,南至今迎泽街,北至今北大街。并且一直保持到新中国成立后。

明朝城市古称

明朝北京称顺天府,南京称应天府,开封府,苏州府,西安府,杭州府,扬州府,太原府,成都府,大同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