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有哪些文物 国家历史博物馆隋朝文物

目录导航:

  1. 隋唐时期有哪些文物
  2.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高考生免门票吗
  3. 洛阳博物馆和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哪个好
  4. 大英博物馆有哪些中国的文物
  5. 大隋刘世清墓碑是几级文物
  6. 孤品国宝级文物
隋唐时期有哪些文物

隋唐时期文物以瓷器为主代表如下:

一、隋唐时期的代表性瓷器-青瓷

隋唐时期的青瓷窑址数量众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浙江越窑、瓯窑、婺州窑、河南安阳岳州窑、河北磁县贾壁村窑等。

浙江的越窑青瓷以上林湖两岸最为繁荣。初唐时期的越窑青瓷胎质较为疏松,釉色青黄,而且非常容易剥落。

中晚唐时期,青瓷制作工艺朝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不仅瓷质细腻,而且釉层十分均匀,有种如冰似玉的艺术美感。

晚唐时期,青瓷的胎体变得更加薄,釉面也十分光滑,越是小件的器物制作越为精细,如粉盒、印盒、唾盂、执壶等皆是此时的代表性器物。

五代时期的越窑青瓷精品,又被称之为“秘色瓷”。这是因为五代时期,吴越国朝廷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曾以“秘色瓷”进贡,这样直接促进了瓷器的生产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长沙铜官窑是唐代非常著名的一个青瓷名窑,直到五代时期才开始逐渐没落。铜官窑所烧造的器物造型比较别致,样式繁多,如壶就有多种款式。

铜官窑器物釉色青中泛黄,或者黄中带青。此外,釉下彩斑和模塑贴花是当时首创的高超的装饰手法。

所谓的釉下彩斑,是指在青瓷制品上用褐彩或者绿彩绘制出简单的图案。模塑贴花,是指在青瓷制品的流、腹部贴塑人物、动物、瓜果、园林等。

二、隋唐时期的代表性瓷器-白瓷

隋唐时期的白瓷以邢窑器物最为著名。邢窑白瓷有粗细之分,其中大部分是粗瓷,而较少的一部分是细瓷。

细瓷的烧造技艺非常精湛,胎质洁白,釉色类银似雪,器物造型多为碗、盘、壶、杯、盏等,而且多是宫廷用瓷。

粗瓷的制作不太精细,胎体厚实,釉色银灰,积釉处泛黄或者泛青,一般是大众用瓷。

三、隋唐时期的代表性瓷器-花釉瓷

花釉瓷,是指在天蓝、黄褐、茶叶末釉上饰以天蓝色或者月白色的斑点,斑点分布较为随意,与深色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艺术效果非常显著。花釉瓷的造型一般是腰鼓、双系壶、大罐、小罐、花口瓶、三足盘之类的器物。

四、隋唐时期的代表性瓷器-绞胎瓷

绞胎,是指用白色、褐色两种瓷土互相糅合在一起,而后拉胚成型,胎上具有类似于木纹般的纹理,然后经过焙烧而成的一种新创器物。绞胎瓷器大量发现于唐代古墓之中, 造型多为一些杯、盘、枕等。

1.隋代镶金边白玉杯,陕西西安出土,白玉雕琢,通体光洁,温润柔和,秀美华贵。

2.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陕西西安出土,釉色鲜亮,造型生动,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被列为禁止出境的国之重器,是国博镇馆之宝之一

3.唐代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陕西西安出土,釉色鲜亮,造型生动,有着浓郁的异域风情,被列为禁止出境的国之重器,是国博镇馆之宝之一。

4.唐代三彩黑釉陶马,看到这尊黑釉三彩马,联想到洛阳博物馆珍藏的另一件黑釉三彩马,同是罕见的黑釉三彩马,国宝级文物

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高考生免门票吗

免票。

6月10日—8月20日,中、高考生凭准考证

①可免费游景区,同行人员门票5折优惠(35元/人);

②购买景区内漂流票5折优惠,并送考生雨衣一件;

③订购酒店标间6折优惠,并按照床位赠送漂流(活动③周五周六不可使用)。

洛阳隋唐博大运河物馆不要门票。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公司与个人售卖门票等服务项目,一直都是免费开放。

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山陕会馆筹建而成的。洛阳陕山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现有琉璃照壁、东西仪门、山门、东西僧房、舞楼、东西廊房、东西官厅、拜殿、正殿、东西配殿,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

洛阳博物馆和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哪个好

个人觉得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更适合带孩子去。里面是新建的,有展示文物的地方,也有一些情景再现的画面,还有一些讲解性的东西,相对适合孩子了解。

二者主题不同,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洛阳博物馆主要以洛阳建都开始,介绍洛阳不同朝代发展史,体现洛阳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现洛阳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性;而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以大运河为主题,介绍在隋唐时期,大运河的修建情况及大运河自身的优点,提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中国古代建筑的整体性实用性,建成后对当时经济政治的重要性。

大英博物馆有哪些中国的文物

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魏晋石佛经卷、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书画、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等,

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馆藏中国文物2.3万件,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商周青铜器,到宋代钧窑瓷器,元代青花,明代掐丝珐琅,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文物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藏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代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一应俱全。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如中国各朝代的绘画、刺绣,各个时期的出土文物、唐宋的书画、明清的瓷器等,其中最名贵的为《女史箴图》、宋罗汉三彩像、敦煌经卷和宋、明名画。

大英博物馆藏品800万件,有99%没有展出,关于中国的文物不计其数。至少有20000件以上。仅以青铜器为例,就有以下十件珍宝。

1、青铜尊 可能来自于中国南部,湖南省。商朝,公元前13-12世纪。

2、青铜半两钱 来自中国。秦国,公元前3世纪。

3、青铜空首布钱币 来自中国晋国。东周,公元前5世纪

4、青铜壶(仪式酒器)来自中国山西省。东周,公元前5世纪。

5、金银错青铜卣 来自中国,清朝,公元18世纪。

6、中国青铜钟 来自中国,东周时期,约公元前6-5世纪。

7、中国周朝仪式器具(簋)来自中国,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

8、镀金青铜曼荼罗 来自中国,清朝,公元17-18世纪。

9、释迦牟尼镀金青铜像 来自中国,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

10、珍珠母嵌花青铜镜 来自中国,唐朝,公元8-9世纪。

大隋刘世清墓碑是几级文物

一级

此墓志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在山东省高密市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墓志显示主人名玄字世清,他去世时位列隋朝亲卫骠骑将军,但其一生几乎都在北朝的战乱中度过,志文里悉数了他身处北朝时获得的一连串官职封号,与生前的一些大事。

墓志记载,刘世清经历了北朝多国并存的时代后,最后官至隋朝亲卫骠骑将军。这方墓志的出现,印证了史料记载中刘世清的很多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将他生前曾为北齐首席翻译的特殊身份显露了出来。

大隋刘世清墓碑是一块位于陕西省潼关县的隋代墓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该墓碑高2.5米,宽1.1米,厚0.3米,碑首呈半圆形,雕刻有蟠龙纹和云纹,碑身上刻有5000余字的铭文,记录了刘世清的生平事迹和功德。刘世清是隋朝的一位重要官员和军事将领,担任过左翊卫大将军、检校左武侯大将军等要职,在隋朝末年的战乱中曾经率军抵御过突厥人的入侵,为隋朝的稳定和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孤品国宝级文物

中国文物千千万万,价值程度、等级各不相同,有些产量很多,也有非常多的孤品,或存世仅两三件的。

子龙鼎就可以说是孤品国宝级文物。

此外还有:后母戊鼎,后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村,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

毛公鼎,西周晚期毛公所铸青铜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于陕西岐山(今宝鸡市岐山县),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青铜器,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一号墓出土。

大盂鼎、大克鼎

清代末年在陕西宝鸡周原遗址附近,出土了著名的“海内三宝”:西周时期的大盂鼎、毛公鼎和大克鼎。而后出生于苏州望族的潘祖萌,因解救左宗棠之功获赠大盂鼎与大克鼎,天下三宝独得其二!后来潘家衰落竟后继无人,潘家媳妇丁达于年仅20岁就成了寡妇,她改姓为潘,立志于此生都要保护这两件国之重宝。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潘达于守护的这两件传家宝,经历了北洋军阀的觊觎、国民党的“明借暗抢”、日本人的掠夺、美国人的600两黄金加上海五层别墅的诱惑,难以想象一个弱女子是用怎样的毅力,散尽家财,把国宝给守护了下来。她坚持到了解放,然后毅然上交给国家,连国家奖励的10万元都分文不取,从名门望族到普通百姓,这位奇女子的传奇人生令人敬佩。

二:清宫象牙席

清代的牙雕技艺达到史上最巅峰,比如举世仅存三件的象牙席,工匠用无数条仅2mm宽、0.5mm厚的象牙丝编织而成,平整光滑,柔软舒适,收卷自如,这种象牙劈丝软化技术早就失传,如今无法复制。上世纪60年代,烟台牟平一位叫孙秀英的农妇,家中就有一件当年清宫流出来的象牙席。

此象牙席是孙秀英的父亲临终前传下来的,她并不知来历,后来烟台博物馆的专家偶然发现,查阅史料,才知她的父亲是民国时期山东黄县的伪税务局长,以数百银元的价格在收藏家丁宝检手中“强行”购得,专家晓以大义,数次登门,终于说服了孙秀英,用300元收走,如今已是烟台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三: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代还有一种比元青花还罕见的瓷器,那就是霁蓝釉,此梅瓶色泽纯正鲜明,器物表面有一层玻璃质感的薄层蓝釉,晶莹光泽,数百年光彩不减,龙纹环绕气势磅礴,在整个中国瓷器史都属于顶尖!1976年唐山大地震,扬州轻工机械厂的退休工人朱立恒先生,也感受到地震带来的波动,他担心这件六代单传的宝物受到破坏,便拿到扬州文物商店想给它找个好归宿。

虽然是一眼开门的文物,但因为底部没有官款,工作人员拿不准它到底是不是元代的珍罕器物,便只以18元的价格从朱立恒手中买走。1978年,这件梅瓶被带到北京参展,惊艳了众多文物专家,一致认为它是元代举世罕见的瓷器,真正的国宝级文物。后来成为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甚至还有法国藏家愿意出40亿购买。

四:赵秉忠状元卷

自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1300多年总共只有700来位状元诞生,而因为战乱等原因留存至今的状元试卷凤毛麟角,比如整个明朝,目前只有一件存世孤品,它就是来自山东青州传了13代的赵秉忠状元卷。这份试卷,起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当时年仅25岁的赵秉忠金殿献策,高中状元,由万历皇帝亲笔御书“第一甲第一名”。

赵秉忠后来告老还乡,告诫后人要一直珍藏着这份传家之宝,到了第13代孙赵焕彬手里的时候,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了,赵焕彬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再穷再苦也努力保护着这件传家宝。后来酒后失言把消息泄露了出去,被青州文物管理所所长魏振圣听到,魏振圣竟登门足足24次,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终于说服赵焕彬捐出这件文物,此后青州状元卷名震天下,也让青州博物馆一跃成为第一个在县城里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五:掐丝珐琅冰箱

古代也有“冰箱”?没错,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发明出一种“冰鉴”,暑天用来盛冰可以给食物保鲜,还能散发冷气使人凉爽。故宫就有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冰箱,从里到外分别是珐琅装饰、木胎和铅里,造型精美绝伦,使用时在隔层填冰达到冰镇效果,向里通过铅层隔热保温,向外通过钱纹孔散发冷气,底部有个小圆孔,用作冰化时候的泄水。

这件国宝曾深藏宫中,清末被溥仪偷偷带到天津寓所,本来还想再继续运走,但因为器型过大无奈只得就地拍卖,由收藏家陆观虎高价购得,后来他传给了自己的女儿陆仪。1985年,陆仪女士主动联系故宫,将这件传家宝无偿捐献,兜兜转转半个世纪,国宝又回到了紫禁城。

中国文物千千万万,价值程度、等级各不相同,有些产量很多,也有非常多的孤品,孤品国宝级文物就是价值连城,绝无仅有的绝世孤品,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经济价值,考古价值,艺术价值,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如子龙鼎等传世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