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镠为何国号是吴越 吴越之地有皇帝吗

目录导航:

  1. 钱镠为何国号是吴越
  2. 南唐皇帝在位时间
  3. 吴国和楚国在今何省
  4. 吴国为什么皇帝不姓吴
  5. 吴越国纳土归宋后果
  6. 降宋的皇帝
  7. 吴越之地的国王特点
  8. 南唐时有几个国
钱镠为何国号是吴越

钱镠是以后梁封给他的爵位吴越王作为国号吴越。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并封钱镠为吴越王,兼任淮南节度使。龙德元年(921年),钱镠又获赐殊礼,可“诏书不名”。

龙德三年(923年),钱镠被册封为吴越王,正式建立吴越国。他改府署为朝廷,设置丞相、侍郎等百官,一切礼制皆按照皇帝的规格。

南唐皇帝在位时间

南唐(937——976),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江苏南京),后迁都南昌。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李昪(昪音biàn,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原姓李,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937年(天祚三年),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李昪在位六年。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即南唐元宗,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

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因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金陵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他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其诗词被收录《南唐二主词》中。

961年逝世于南昌,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死后获宗主国宋朝特许而被追上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在位十八年。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即位时更名煜,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省)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公元961年,李煜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李煜在位十五年,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甘心附宋,不敢抗击,并受奸臣蒙蔽,残害忠良。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公元 975年,宋军围攻金陵,李煜降宋;被迫迁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被封为违命侯。公元978年,太宗赐酒毒死李煜,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李煜在位十五年。

南唐一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开国李昪在位六年、李璟在位十八年、后主李煜在位十四年。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去世后让徐知诰继承了自己的爵位和资源。

李昪于公元937年篡位称帝,把名字改为李昪,于公元939年将国号改为唐史称南唐。

吴国和楚国在今何省

吴国又称东吴,是三国时期政权之一,其疆土在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市、上海市的部分地区,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

吴国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三国时期的吴国现在指哪里

东吴是三国之中历时最久的国家,历四帝,共52年。魏黄初年间,孙权名义上依附于曹魏,并受封吴王。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东吴正式建国,随后迁都建业。孙权去世后,东吴国力日渐衰退。末代皇帝孙皓即位后,暴虐治国,骄奢淫逸,民怨沸腾。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分六路大举伐吴,并攻入建业城。孙皓见大势已去,只好脱掉衣服,命人将自己反绑起来,出城投降,东吴灭亡。楚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据最新出土的《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立国之初,在鄀国盗牛祭祀一事,说明建国之初的贫弱状况;经过几百年发展,楚国在春秋时楚成王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不断兼并周边各小诸侯国,周天子赐胙,命楚国镇守中南。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攻越国,尽得越国故吴地,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吴国和楚国都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诸侯国。

首先吴国是建立于西周初年的姬姓诸侯国,在他的鼎盛时期,疆域主要在现在的江苏,浙江一代。比如他的首都就是现在的苏州。

而楚国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国,疆域范围十分的广阔,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河南,江西等地区

吴国为什么皇帝不姓吴

建立国家是根据他所在地方的名称或者以前封的号吴是建立在以前的吴越之地蜀是建立在成都平原,称为蜀魏是因为曹操以前被封为魏王还有唐朝,是因为以前李渊被封为唐国公很少人是从姓名建国的

吴国是吴越之地,吴国是由孙姓创立。

战国时期的吴国不姓吴,是姬姓。

吴国(前12世纪―前473年),由华夏族在长江下游地区建立的姬姓诸侯国,也叫勾吴、工吴、攻吾、大吴、天吴、皇吴。

吴国第一代君主是吴太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即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伯父。由于周太王欲传位给少子季历及其子姬昌(即周文王),所以太伯和仲雍便让位给三弟季历,并出逃至荆蛮,号勾吴。吴太伯被后世奉为东吴文化的宗祖。周武王战胜殷纣王以后,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找到了周章。此时的周章已经是吴君,就此仍封于吴。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北边的夏都故址,就是虞仲,位列诸侯。吴国国境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以及环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国都前期位于梅里(今无锡梅村),后期位于吴(今江苏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在吴王阖闾、夫差时达到鼎盛。

吴国有季札通习中原礼乐。有孙武、伍子胥等名将,诞生《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一段)。有著名兵器吴钩。吴国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于夫椒之战南服越;于艾陵之战北败齐;于黄池之会会盟晋。出“如火如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典故。前473年,越王勾践复仇吞并吴国。

吴越国纳土归宋后果

北宋建立以后,秉乘着为中原王朝守境安民的宗旨;吴越国国王率先率土归宋承认了以北宋为代表的中原王朝。在当时的五代十国到处都是纵横割据的政权,吴越国国王钱俶率先率土归宋对促进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宋朝皇帝在修《百家姓》的时候将赵钱孙李的钱姓排在第二位对钱氏一族进行褒奖。

降宋的皇帝

以下国家的皇帝都是降宋的皇帝:

南平国(963年灭国)

南平国(924年-963年),是五代十国之中最小的国家,又被称为荆南或者北楚,国土面积相当狭小,仅包含今天的湖北江陵和公安等地,基本上就是现在的一个地级市大小。

南平国是唐末藩镇的后遗症产物,开国君主高季兴是在后梁被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后来逐渐形成了割据势力,因为南平处于湖北,自古以来是交通要道,所以南北交通都有经过南平,所以南平政府便利用便利,谋取过往使者的财物,同时又在四周的大国之中巧妙周旋,居然在唐末的群雄逐鹿的形势下支撑了5代近40年,也实属不易。

963年,湖南周保权向宋太祖求援平叛,对南平觊觎已久的宋太祖利用这个机会打算顺便灭了南平国,没想到南平的末代君主没有给赵匡胤这个机会,末主高继冲主动纳土投降。

后蜀(965年灭国)

后蜀(934年—965年),又称孟蜀,是也是五代十国之一,创立者是西川节度使孟知祥,主要控制区域为四川大部和川陕一小部。

后蜀一共有两代君王,孟知祥和后主孟昶。孟昶初期还是比较有作为的君王,他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发展经济,由于四川自古以来“易守难攻”,加上孟昶的励精图治,所以他在天下大乱的情况下,可以关起门来做他的后蜀皇帝。

但是,锐气往往会被岁月磨平,到了孟昶统治的后期,大概已经厌倦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孟昶开始堕落腐化,开始追求享乐,甚至连便器都用珍宝来装饰,后来曾经有人把这个便器呈给宋太祖赵匡胤,被赵匡胤一把摔掉,被视为亡国之器。

君主的堕落和腐化,是国家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亡的道路,最终在965年,赵匡胤派王全斌消灭了后蜀政权。孟昶出城投降,被押付东京汴梁,被封为秦国公,不仅便去世了。

南汉(971年灭国)

南汉(917年—971年),统治区域大概在今天广东、广西和越南北部等地,南汉也是由唐末的节度使割据而来,到了后梁后唐时期被封王,最终立国,最终国号被改为汉,史称南汉。

到了南汉后主刘鋹时期,宦官当道,军政大权均被宦官掌握,发展到后期,甚至到了要想当官要先被阉割的地步,很多人中了进士,就主动阉割,以向掌权的宦官献媚,否则不会得到重用,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奇葩的政权。

国家的政权在这样的宦官手中,那么国家的前途则可想而知了。公元970年,宋太祖派潘美率军攻打南汉,南汉岂是朝气勃勃的北宋的对手,很快被灭国。

后主刘鋹投降,被封为右千牛卫大将军,封恩赦侯。刘鋹一直在开封活到了太宗时代,980年,刘鋹去世。

南唐(975年灭国)

南唐(937年—975年),疆域主要在今天的江西、安徽、江苏和湖南、湖北一部。

南唐的建立者是李昪,号称是唐朝宗室。南唐虽然偏安于江南一隅,但是文化经济相当发达,由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但是南方以割据和禅让为主,所以南方经济并没有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相对于北方,经济实力还是不错的。文化上更是发达,南唐李璟、李煜父子都是著名的词人,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词句。

但是由于北周以及后来的北宋势力日益强大,南唐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公元958年,李璟去帝号,自愿降格为“江南国主”,但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南唐作为江南政权中最大、最正常的一个,被视为宋朝最重视的对手。

李煜表面称臣,但是他知道赵匡胤绝对不可能允许南唐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存在于世的,所以他也在暗中备战。

公元974年,赵匡胤命宋军三路进发,进攻南唐,实力的差距导致南唐军队一败再败,最后只剩下首都金陵,在坚守了一段时间以后,金陵城也被攻破了,李煜投降。

李煜投降后,被安置到宋朝首都开封,他在开封作为一个亡国之主,郁郁不得志,时常感怀古国,写下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他在太祖一朝,尚能得到优待,但是到了太宗赵光义的时代,李煜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先是隔三差五的申斥,最后还被毒死,据野史记载,赵光义看上了李煜的美女皇后小周后,所以毒死了李煜,霸占了小周后。

李煜作为一个词人,千古留名,但是作为君主,他不及格。

吴越国(978年灭国)

吴越国(907-978)由钱镠建立,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江苏南部和福建北部,吴越国主一直接受后梁、后唐、后周、北宋等中原政权册封,于民休养生息。

到了北宋时期,北宋连续消灭了南平、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吴越国也更加谨小慎微,虽然被消灭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过一天是一天。终于到了赵光义时期,太宗可不是太祖那样的仁义之人,吴越国主钱弘椒整日惴惴不安。

公元978年,赵光义召钱弘椒入京,不敢违抗的钱弘椒只好奉召入京,果不其然,钱入京后就被赵光义扣留下来,钱弘椒只好“顺水推舟”,将吴越之地造册献上,归土纳降。赵光义见钱弘椒还算“听话”,将其封为“淮海国王”,在开封府安置。只是,最终也是死的不明不白,在生日当天被赵光义赐酒,当晚暴毙,虽无直接证据表明是被毒死,但是我们知道中国史书一向“为尊者讳”。

北汉(979年灭国)

北汉(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国中的最后一个政权,势力范围不到今天山西的一个省,以晋阳城为都城,大概在今天的太原一带。

北汉是十国中唯一的北方国家,但是因为地方太小,所以国力衰弱,只好借助北方的帝国——辽国来对抗中原的国家。北汉国家虽然弱小,但是骨头很硬,再加上有辽国作为后台,一直不屈服于北宋,即使宋太祖多次派兵进攻,依然未能将其征服。80后熟知的“杨家将”的开山之祖——杨业就是北汉的将军,多次抗击北宋,在北汉被北宋灭亡之后,投降北宋,为抗击辽国作了很大的贡献。

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率大家进攻北汉,在次战中,北宋军队击溃了辽军,失去了辽国援军的北汉国主刘继元无力抵抗,只能出城投降。

至此,中原割据政权都被北宋消灭了,北宋完成了中国传统势力范围内的统一。

虽然在中国的历史上,北宋一直以经济、文学而著称,但是其在立国初期的武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北宋继承了北周的强大的实力,消灭了中原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完成了统一,为之后的经济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而北宋初年,各个政权的降王也一度在北宋都城开封齐聚,被称为“宋初降王满京城”,这也是北宋文治武功的生动写照。

979年6月3日: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北汉皇帝刘继元降宋。

北汉灭亡,也就标志着五代十国的结束,中国再次统一。

贡献。王国维先生说:“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伟大词人真就做不好君王吗?宋太祖赵匡胤说:“李煜(即李后主)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留下一个千古之谜:李后主如此庸懦无能,宋太宗赵光义又何必毒死他呢?

常见解释有两种:

其一,李煜并非昏君,他对赵家江山仍有威胁。

其二,宋太宗好医,李煜被当成试验品。

二说皆有一定道理。

李后主可能不姓李

南唐开国者李昪(biàn)本是孤儿,被南吴王杨行密收留。后因杨家诸子不容,转由部将徐温抚养,改名徐知诰。

徐温年轻时贩盐为业,后随杨行密起事,虽无战功,亦列为“三十六英雄”之一。杨行密去世后,徐温等起兵,杀杨行密长子,立次子,徐温得以大权独揽,成为权臣。

徐温原想把家业交给长子徐知训,没想到徐知训被部将所杀,只好暂交养子徐知诰(也就是李昪)管理,以待次子徐知询长大后接手。没想到徐温突然病故,李昪趁机崛起,干脆篡夺了南吴的江山。

一开始,李昪建的是齐国,上位三年后,又突然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并恢复了自己的“旧姓”。

对于李昪的“自称”,历代不以为然。宋代欧阳修写道:“于此之时,天下大乱,中国之祸,篡弑相寻,而徐氏父子,区区诈力,裴回(意同徘徊)三主。”意思是,“编骗”痕迹过重,所以帝位只传了三代。

僭称唐朝皇室后裔,好处是笼络北方士族,缺点则有二:

首先,杨行密余党、徐温余党深知李昪的底细,皆不服气,所以南唐从成立起,内部便派系林立,南北士族矛盾激化。

其次,南唐不得不继承唐朝的政策,当时列强割据,都渴望得到契丹帮助,南唐与契丹不接壤,彼此都有“远交近攻”的需要,双方也曾联手,可唐朝与契丹是死敌,南唐想装正统,也只好与契丹为敌。

在位十九年 十四年在打仗

李昪虽是篡位者,但英明、节俭、爱民。上位后,群臣建议:“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李昪回答说:“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

在位6年,寝殿烛台竟是马厩中的旧物,且不用蜡烛,只用乌臼子油,“宫砌无新树,宫衣无组绣,宫乐尽尘埃”。南宋陆游称赞他“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风也”。

李昪立长子李璟为太子,却不喜欢李璟,认为他“聪悟迷惑,阔于听断。故多为左右所沮”。意思是聪明是聪明,但没主见,易被左右欺骗。

李昪一度喜欢小儿子李景逷,一次李昪去李璟的宫殿,见他竟自操琴,大怒。李昪的宠妃、李景逷的母亲种夫人趁机说:“李景逷的才能高于李璟。”当时李景逷才4岁,李昪立刻警觉,命令种夫人出家当尼姑,李景逷从此被冷落。到李昪死,也没封爵。

李昪去世前,曾想传位给四子李景达,李景达有军事才能,当时正在东都(今扬州)驻守,遂密诏让他回来。没想到,医官吴庭绍是李璟的卧底,李璟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半道截获密诏。

李璟得权不正,为缓和矛盾,一方面,提出兄终弟及,表示死后传位给三弟李景遂,并任李景遂为元帅,李景达为副元帅;另一方面,想多立战功,威服手下。李璟在位十九年,十四年在打仗,国力消耗一空。

李璟曾下诏检讨:“曩(nǎng)者兵连闽越,武夫悍将,不喻朕意,务为穷黩,以至父征子饷,上违天意,下夺农时,咎将谁执?在予一人

吴越之地的国王特点

吴越(907年~978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统治者为临安钱氏。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所建,定都杭州。吴越国先后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等中原王朝为正朔,并且接受其册封。

在唐亡之前,钱镠忠于唐朝;在朱温篡唐建梁以后,他又向后梁称臣,由是亦从后梁得到了吴越王、诸道兵马都元帅的头衔。

后唐灭梁以后,钱镠又向后唐上表称臣,不仅得到了吴越国王、天下兵马都元帅的头衔,而且还得到了玉册金印,以示恩宠。

钱镠一面向中朝称臣,一面则自为朝廷。其府署不仅称朝廷、僚属称臣,而且还自立年号,共有天宝、宝大、宝正等三个年号,直到其子钱元瓘继位,才改用中原王朝的年号。

同时,他还自行与新罗、渤海等国往来,又给他们行制册、加封爵,俨然中原皇帝。

南唐时有几个国

史书上记载的有:

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


南唐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东接海滨,西括陇右、川蜀,北带长城,南越江汉,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南唐最盛时幅员三十五个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

(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南唐的建立与灭亡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935年南吴睿帝加封徐知诰为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归齐国; 937年徐知诰建立齐国; 同年十月,徐知诰受禅称帝,国号"齐",改元升元; 939年徐知诰恢复李姓,改名为昪,自称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958年李璟去皇帝尊号,称江南国主,并向后周称臣; 975年宋军攻占金陵,后主李煜出降,南唐灭亡。 南唐最盛时幅员35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唐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之一。南唐虽偏安于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974年9月,北宋派兵攻打南唐,并于次年11月攻破其首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南唐由此宣告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