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航:
- 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因素
- 庞统为什么死的那么早
- 公元217年为什么死那么多人
- 东汉的兴衰典故
- 东汉为什么两个汉少帝
皇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
原因之一是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另一个原因是朝廷上也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的相互角逐,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集权更加衰弱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东汉章帝驾崩之后,其年仅10岁的儿子即位,是为和帝。和帝即位之初,按照惯例由于年纪幼小,因此尚不能处理政务,由其母后窦太后进行辅政。
窦太后顿时权倾朝野,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基础,不断在朝堂扶持党羽,同时将自己的窦氏亲戚安插到了当时关乎国家决策的重要机构。
主要有三个因素:
一、外戚与宦官争权
外戚与宦官争权是贯穿整个东汉的特征,从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开始,东汉就陷入了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
皇帝寿命不长→小皇帝继位为帝→太后垂帘听政→外戚掌权→皇帝联合宦官干掉掌权的外戚→皇帝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宦官掌权。
几乎汉和帝之后的所有东汉皇帝,都能套用这个循环,比如汉桓帝刘志,15岁当皇帝,由梁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让自己的哥哥跋扈将军梁冀专权,刘志当了13年的傀儡皇帝,最后还是靠在厕所中联络了五个宦官,一起灭掉了梁冀,然后才重新夺回皇权,之后汉桓帝刘志就重用宦官,宦官就开始弄权,最后刘志36岁就去世了,一个儿子也没有,然后立11岁的皇族子弟刘宏为帝。
东汉皇帝最信任的是宦官,因为宦官是依附于皇权存在,宦官没有后人,又不能独立掌权,只能依靠皇帝,所以东汉皇帝宁愿相信宦官,也不愿意相信外戚,外戚在东汉专权现象太普遍了,导致皇帝根本不相信外戚,同时皇帝也不相信士族,桓灵二帝期间盛行的党锢之祸就是明证,皇帝把士人禁锢让他们永远不能参政,这就是不信任。
所以,东汉历史上外戚与宦官争权现象很严重,而士族一般是支持外戚的,也极度讨厌宦官,宦官一旦专权,就会打击外戚与士族,反之,外戚当权就会打击宦官,而皇帝一般是支持宦官的,所以宦官势力在东汉很大,汉灵帝早期,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图谋诛杀宦官,因为事情泄露而被杀,所以才有后来的大将军何进与袁绍等人图谋诛杀所有宦官,这是东汉末年引发动乱的原因之一。
何进虽然掌握了权力,但他是外官,他始终担心皇帝在宦官在引导下,会对自己动手,因为前朝无数的例子已经证明了,皇帝一旦长大,就会联合宦官杀掉掌权的外戚,何进就是再傻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才会听从袁绍的建议诛杀所有宦官,这是基于他自己切身政治利益考虑的,否则他也不会任袁绍来摆布,正是何进的这一举动,引发了东汉末年外戚势力与宦官势力的大火拼。
朝廷内部势力火拼起来,两败俱伤,最终被董卓进京摘取了胜利果实。
二、士族的崛起
东汉末年士族力量从地方一直到中央开始不断强大,把持着地方的经济、土地、人口、用人推荐权以及舆论,但在政治上,士族是受制于外戚及宦官的,尤其是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时期,两次党锢之祸把大量的士族排除在政治之外,使其不能参政,所以诸葛亮才在《出师表》中说道: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士族在其他方面的强盛,与他们在政治上的无作为形成鲜明的对比,事实上,士族们一直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黄巾起义的发生,让汉灵帝暂时解除了党锢之祸,大量的士族开始参与政治,以打击黄巾军进入政治圈,连刘备这样没落皇族也靠打黄巾军当了官,足以说明当时的政治形势。
虽然政治形势有所缓和,但是显然与士族们所期望的要求相差甚远,在朝廷之中,士族只能寄居于大将军何进门下,除此之外,根本无法立足,除非像袁氏家族四世三公这样,既有名望,又有大量的人缘才能自成一系,所以就能理解一个出身屠户的何进门下,为什么幕僚之中会有这么多的名士加入。
何进门下聚集的士族多了,就开始要求何进诛杀宦官,因为宦官与士族是死敌,两次党锢之祸就是宦官怂恿皇帝执行的,士族们对宦官也是恨得牙痒痒的,为了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士族们联合起来要求何进铲除宦官,这是整个士族阶层的期望和要求,也迫使何进要做出诛杀所有宦官的行动。
三、野心人物的出现
士族之中也不是铁板一块,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作为士族领袖的袁绍其实就是东汉末年最大的野心人物,袁绍的野心大到什么程度呢?他想推翻东汉政权,自己做皇帝,这从官渡之战就能看出来,官渡之战前,袁绍就直接带着政权班子,准备打败曹操之后,有进一步的政汉行为,但可惜袁绍败了。
退一步讲,袁绍在官渡之前还想拥立刘虞为皇帝,来对抗董卓所立的汉献帝刘协,这个举动可是另立政权,分裂东汉的行为,这可是出身四世三公、士族领袖袁绍所做的事,再加上他一心怂恿何进诛杀所有宦官,刻章挑起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战争,然后自己渔翁得利,要不是半路杀出个董卓,袁绍几乎就能控制东汉朝廷,达成他的政治理想了。
当时的朝廷之中,袁绍是司隶校尉兼中军校尉,袁术是虎贲中郎将,他们的叔父袁隗是司徒,袁绍是既有政权也有兵权,袁术有兵权控制宫中的虎贲卫士,袁隗是三公之一的司徒和太傅,有一定的政治权力,袁氏家族控制朝廷的意图非常明显,只要何进被杀,宦官被灭,事实上何进确实是被宦官所杀,而何进一死,袁氏兄弟就把早就准备好的兵马带入皇宫,诛杀宦官,一切都是计划好的。
只可惜董卓这个地方军阀并不像袁绍想的那样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袁绍兄弟反而被董卓打败,董卓控制了朝廷,袁氏兄弟反而逃出了洛阳,再看看以袁绍为盟主的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袁绍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留在朝廷的族人安危,他的大哥袁基、叔父袁隗以族人全部被董卓族灭,而这事本是可以避免的,但袁绍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全然不顾,后来这反而成为袁绍受人同情的理由。
从某种意义上,袁绍就是另一个版本的董卓,只不过董卓的恶表露了出来,袁绍的恶隐藏得很深,袁绍在东汉末年的行为举止刻画了一个野心家的表现,为了自己称霸天下,不惜引发整个天下的动乱,而东汉末年争取最高权力的,全部来自东汉政权内部的官员,这一点与其他所有朝代都是不一样的,但这却是东汉灭亡的原因。
庞统为什么死的那么早庞统属于阵亡,不是正常去世,所以死的早。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庞统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与刘璋决裂之际,献上上中下三条计策,刘备用其中计。进围雒县时,庞统率众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被追赐为关内侯,谥曰靖侯。
公元217年为什么死那么多人公元217年,东汉建安22年。
建安,是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刘协的年号,从公元196年起,到公元220年,共25年。
建安七子,指的是建安年间的7位大文豪,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
为什么叫建安七子呢?因为他们全部扬名于建安年间,同时也全部死于建安年间。
其中有5人死于建安217年,这一年发生了什么?
公元217年2月,曹操进军击孙权。3月,曹操留夏侯悼、曹仁、张辽等屯居巢,今安徽巢县,然后引兵还。曹操自赤壁之战失败后,一直没有放弃南渡长江统一中国的梦想,发生在217年的这次出兵,为什么2月出兵3月就回来了呢?
据《三国志》司马朗传记载: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土大疫”。曹操在这次征吴中,不是因为战败,而是军中发生了瘟疫,士兵将近一半失去了战斗力,不得不收兵。
当时王粲也随军出征,未能幸免,死于这次疫情。年仅41岁。
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同样死于军中:“军士大疫,司马朗巡视,致医药,遇疾卒。”司马朗是在为士兵寻找药方治病的时候感染了疫病,死在军中。
曹植在自己的文章里也说:“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
根据魏文帝曹丕和部下吴质写信的时候讲述:“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徐干、陈琳、应玚、刘桢死于此次疫情。
东吴也没好到哪里去,鲁肃当时正率军镇守陆口,今湖北赤壁陆溪口,距离曹兵非常近,同样死于建安二十二年,时年46岁,很有可能是感染了这场大瘟疫。
后世普遍认为,“三曹”和“建安七子”代表了三国时代的文学成就,“建安七子”中有5人死于217年这场瘟疫,实在是中国文学的一次损失。
东汉的兴衰典故公元前9年元旦,西汉外戚王莽夺权,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王莽为巩固统治,开始实行新政,结果事与愿违,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绿林、赤眉起义。绿林军中有位将领名叫刘秀,是西汉皇帝的远之皇族,此人在推翻王莽政权的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25年,刘秀建立起自己的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成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光武帝十分重视维护中央集权的统治,他采取措施削弱功臣的权力。扩大监察机构尚书台的权力,同时取消郡国都尉的设置,以抑制地方军权。另外在经济方面,实行精兵简政,减轻田赋、组织屯田、兴修水利等措施。刘秀还多次下令释放官司女卑,限制女婢主暴虐,并下令检查垦田与户口实数,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汉后期徒弟兼并的问题和奴隶的问题,对东汉初期国力的恢复产生了积极影响,史称“光武中兴”。继光武帝之后的汉明帝、汉章帝都继续推行其做法,东汉经济呈现出自给自足的和谐局面。
但是东汉从汉和帝开始,基本上都是幼年皇帝即位,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这两股势力斗争不断,使得汉王朝日益衰退。公元189年,朝廷爆发了“党锢之争”,此后统治集团内部更为腐朽,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到了恒帝、灵帝时期,腐朽程度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加上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时的东汉江山已是风雨飘摇。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领导的声势大的黄巾起义爆发,给垂死的东汉王朝以致命一击,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在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地方割据势力之间互相混乱。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20年,曹操死,其子曹丕代汉称帝,东汉王朝灭亡。
东汉的兴衰 历史典故:
一、光武中兴
昆阳一战,刘秀名扬天下,战胜王莽立大功,而后自立皇帝,史为汉光武帝。建都洛阳,为和刘邦建立的汉朝区分开,历史上把这个王朝称为东汉,也叫后汉。
二、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有个哥哥叫班固,继承父亲遗志,完成整理历史书籍的事业,就是《汉书》,一部记载西汉历史的书。班超与哥哥性格性情和志趣不一样,放弃文案工作,去立战功,抗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三、汉明帝求佛
光武帝刘秀死后,太子刘庄即位,即汉明帝。汉明帝梦见头顶罩光环,遂问大臣,答曰天竺的佛,即派官员到天竺去求佛。汉明帝本人并不懂佛经,也不相信佛教,但提倡儒家学说,把送经的白马也供养寺内,,取名白马寺。
四、张衡制造地动仪
张衡先是在宫里做郎中,继而担任太史令,观察天文。张衡记录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观察和试验,发明了一个探测地震的仪器,叫做“地动仪”。年61岁得病去世,为我国古代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蔡伦造纸
蔡伦因家境贫寒,为了生计,入宫做了宦官,小心谨慎,后来官至尚方令。蔡伦将他监造的优质纸张进献给汉和帝,因造纸有功,封为龙亭侯,造纸开始代替竹简、缣帛、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被后世奉为造纸祖师。它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科技史上的四大发明,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六、黄巾起义
东汉灵帝昏庸腐败,宠信宦官,百姓极为不满,纷纷起来造反。巨鹿郡弟兄三人,张角、张宝、张梁,三人不仅有本领,还常常帮助老百姓排忧解难。黄巾军首领即为张角,后来黄巾军起义遭到朝廷血腥镇压,张角病死,张梁,张宝带领起义军继续与官兵殊死搏斗,项先后都不幸牺牲。虽主力失败,但化整为零整一直坚持战斗了20年。经过这次起义打击,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也就奄奄一息了
东汉为什么两个汉少帝原因之一:先帝寿命普遍较短
造成东汉皇帝即位年龄偏小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东汉皇帝的普遍寿命较短,前任皇帝过早去世,必然造成继任皇帝的年龄普遍偏小。而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个人认为应该主要源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基因问题,东汉皇帝普遍寿命较短,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是大一统王朝中最低的,除前少帝刘懿外,平均寿命仅为26.71岁,不仅远远低于西汉的37.67岁,同时也是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低于30岁的,13位皇帝中去世时不足40岁的多达10位,占东汉皇帝的76.9%,不足50岁的更是多达11人,占到了84.6%。如此多的短命皇帝,很难说没有基因方面的影响。
二是医疗落后,古代由于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对于很多疾病根本没有办法医治,以至于现代的很多小病在古代都成为了致命杀手。东汉的十四位皇帝之中,有多达6位皇帝因病去世,更有汉殇帝刘隆(不足1岁)和汉冲帝刘炳(2岁)夭折而亡,这不得不说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有关。
三是权臣谋害,东汉的权臣干政现象极为严重,而一旦皇帝年岁渐长,逐渐脱离权臣的掌控,导致君臣关系紧张,便极有可能被权臣所杀。在东汉十四位皇帝之中,汉质帝刘缵便是被大将军梁冀所毒杀,而后少帝刘辩则是被董卓逼杀。
四是生活习惯,东汉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现象极为严重,而外戚为了专权巴不得皇帝不问政事,宦官为了干政又往往通过献媚俩固宠,结果便导致皇帝生活习惯极为糟糕,很多皇帝都沉迷玩乐,导致身体羸弱,再加上古代皇帝生子年龄普遍偏小,而这又影响了后代的发育成长,结果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东汉末年哲学家仲长统曾在《昌书》中提到,“昼则以醇酒淋其骨髓,夜则房室输其血气”、“字育太早,或童孺而擅气,或疾病而构精,精气薄恶,血脉不充”才是皇帝寿命较短的主因,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对这种说法予以了肯定。
东汉也有两位,安帝之后的少帝刘懿在位7个月病死;灵帝之后的少帝刘辩也是在位7个月,后在董卓强迫下被废除。
需要说明的是,在汉代可视为“帝”的有30多个,这4位少帝或未跨年度或未及改元,不能列入汉朝二十四帝之中
如果是指年幼的皇帝,就不指这4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