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名人经典历史事件 夏朝的重点人物有哪些名字

目录导航:

  1. 夏朝名人经典历史事件
  2. 商朝的重要人物是什么
  3. 夏朝有没有文人?他的代表作又是什么
  4. 中国历代王朝时间表人物和事件
  5. 大禹治水中的人物和背景介绍
夏朝名人经典历史事件

夏朝比较重要的人物有后羿、少康,夏朝存在的时间只有四百余年,比较重要的几个人物都出现在夏朝的早期。。

后羿,就是在民间传说中曾经射杀太阳的英雄,历史上后羿确有其人,他是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启死后,太康在五子夺权的较量中胜出,不过作为一个胜利者他并没有图精政事,反而纵情于狩猎,最后被后羿利用机会,乘机掌握了夏的政权。

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仲康继位,仲康没有什么才干,只是当一个傀儡。仲康死后,他的儿子子相继位。后羿把相赶下自己当了王。

商朝的重要人物是什么

商汤!

即成汤,子姓,名履,古书中说:“汤有七名”。见于记载的有:汤、成汤、武汤、商汤、天乙、天乙汤(殷墟甲骨文称成、唐、大乙,宗周甲骨与西周金文称成唐),河南商丘人,汤是契的第十四代孙,主癸之子,商朝开国君主。

商汤原是夏朝方国商国的君主,在伊尹、仲虺等人的辅助下陆续灭掉邻近的葛国(今河南宁陵)以及夏朝的方国韦(今河南滑县,即后来大彭)、顾(今河南范县)、昆吾(今河南许昌)等,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成为当时的强国,而后作《汤誓》,与桀大战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最终灭夏。经过三千诸侯大会,汤被推举为天子,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镇西南),定国号为“商”,成为商朝的开国君主。

商朝的重要人物有:

1、商汤

商汤也叫做成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同时还是商朝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夏朝末年,商汤任命贤臣伊尹为相,委以国政,以亳为据点,积蓄力量,准备灭夏而代之。但在对夏朝作战之前,商汤先后带领军队攻灭邻近的葛国及韦、顾等夏的羽翼国。

2、武丁

武丁,是商朝的一个中兴君主,同时也是商朝著名的军事统帅。武丁自从当上商王以后,勤于政事,任用工匠出身的傅说以及甘盘、祖己等贤能之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得商王朝的国力得到空前发展。

3、伊尹

伊尹是商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谋略家。伊尹是商汤妻有莘氏陪嫁的奴隶,初为“小臣”,后执国政,协助商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保衡,是商灭夏的主要筹谋者。

夏朝有没有文人?他的代表作又是什么

古代夏朝名人及作品多为后人著颂,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当时文字还没有那么发达。屈原的《天问》中说,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旋即分别。怀孕的涂山氏女在伤念中生下启后就死了。所以,启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是个苦孩子。禹死后,启破坏了禅让制,自行袭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从此,原始社会宣告结束,开始了奴隶社会,启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王(有的史学家认为禹是第一个帝王)。他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

中国历代王朝时间表人物和事件

1、夏朝:约:470年

著名事件:禹行禅让、禹卒,夏启袭位,启灭有扈氏,启命人冶铜铸鼎,太康失位,胤征羲和、日食

2、商朝:约:554年

著名事件:商汤灭夏、景亳之命、伊尹放太甲、伊尹辅政、九世之乱、名臣伊尹出谋划策、灭夏方略孤立夏朝、成汤灭夏顺天应人、商朝历史光武中心、商之衰败止于迁都

3、周朝:约:791年

著名事件:武王伐纣、封邦建国、周公辅政、三监之乱、周公东征、成康之治、昭王南征、穆王西征、夷王伐戎、厉王专利、国人暴动、周召共和、宣王中兴、烽火戏诸侯、大戎之锅

4、秦朝:约:15年

著名事件:灭六国、大乡起义、巨鹿之战、三公九卿、修长城、修阿房宫、孟姜女哭长城、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焚书坑儒、指鹿为马、吴广起义、暗度陈仓、楚汉争霸、鸿门宴

5、西楚:约:5年

著名事件:天下大乱、灭秦战争、楚汉之争

6、汉朝:约:422年

著名事件:白登之危、七国之乱、南越国、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文景之治、郡国制度、和亲匈奴、白马之盟、七国之乱、无为而治、吕后乱政、察举制、马邑之谋、汉武盛世、张骞通西域、刘濞铸造币、丝绸之路、匈奴战争、推恩令、河西四郡、汉宛之战、巫蛊之祸、霍光专权、盐铁论、外亲干政、王莽篡汉、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昆阳之战、刘玄称帝、王郎称帝、刘盆子称帝、公孙述称帝、阿巴坎遗址、光武中兴、阴氏之案、名章之治、白虎观会议、班超通西域、外亲宦官乱政、黄巾起义、

7、三国:约:280年

著名事件:三国鼎立、董卓乱政、挟天子令诸侯、桃园结义、三英斩吕布、温酒斩华雄、舌战群儒、煮酒论英雄、割须弃袍、刮骨疗毒、八卦阵、草船借箭、隆中对、望梅止渴、孙权劝学、大意失荆州、马虎失街亭、白帝城托孤、过五关斩六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潼关之战、合肥之战、曹丕篡汉、夷陵之战、三顾茅庐、血战宛城、长坂坡救阿斗、六出祁山、威震逍遥津、江夏之战、易京之战、三战新野、渭南之战、巴蜀之战、荆州之战、襄樊之战、平定南中、七擒孟获、陆逊北伐、三家归晋

8、晋朝:约:155年

著名事件:司马炎篡魏、西陵之战、太康之治、郝散起兵、齐万年起兵、流民起义、徙戎论、贾后弑君、五胡乱华、建立东晋、世族扰政、北征五胡、淝水之战、朋党之乱

9、南北朝:约:169年

著名事件:刘裕篡晋、元嘉之治、宋室内哄、唐寓起义、大明历、永明之治、钟离之战、神灭论论战、侯景叛梁、江陵之战、隋灭陈之战、盖吴起义、北魏毁佛、云冈石窟开凿、均田制、三长制、六镇起义、鲜于修礼、河阴之变、沙苑之役、玉璧之战、尉迟迥之乱、杨坚称帝

10、隋朝:约:38年

著名事件:统一南北、夷平建康、开皇之治、杨广夺位、开凿大运河、科举制、吐谷浑扰境、三征高丽、瓦岗起义

11、唐朝:约:289年

著名事件:晋阳兵变、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唐突厥战争、永徽之治、白江口之战、灭高丽之战、韦后之乱、开元之治、募兵制、怛罗斯之战、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唐朝吐蕃之战、河朔三镇、两税法、清水之盟、奉天之难、元和中兴、平凉劫盟、永贞革新、甘露之变、牛李党争、白马驿之锅、黄巢起义、武则天称帝

12、五代、十国:约:54年

著名事件:上源驿事件、汴州之役、清口之役、高邑之战、洛阳兵变、魏州之战、夹河之战、邺都兵变、曲阳之战、贝州之役、辽军南侵、郭威改革、周世宗改革、周世宗抑佛、大周刑统、殿前诸班、高平之战、西征之役、寿州之战、毋乙、董乙起义、王琼起义、张遇贤起义、拔钉钱、

13、宋朝:约:320年

著名事件: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宋统一全国之战、高粱河之战、澶渊之盟、重熙增币、好水川之战、庆历新政、庆历和议、濮议、王安石变法、永乐城之战、熙河开边、元佑更化、绍圣绍述、海上之盟、靖康之变、建炎南渡、苗刘兵变、和尚原之战、绍兴和议、采石矶之战、隆兴和议、淳熙之治、绍熙内禅、开禧北伐、嘉定和议、丁亥之变、

14、元朝:约:98年

著名事件:崖山海战、开创行省制度、海禁、蒙夏战争、蒙金战争、西征欧洲、乃马真后称制、海迷失后称制、高丽蒙古战争、李璮叛乱、蒙越战争、元日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海都之乱、延佑复科、南坡之变、至正新政、亦思巴奚兵乱、洪武北伐、金山之战、法显取经

15、明朝:约:267年

著名事件:朱棣迁都北京、郑和下西洋、土木之变、万历三大征、广州大屠杀、修筑万里长城、诛杀袁崇焕、崇祯帝自杀

16、清朝:约:296年

著名事件:鸦片战争、康乾盛世、 三藩叛乱 、文字狱 、改土归流、 科场案、 朱三太子案、 闭关政策 、虎门销烟、 垂帘听政、 洋务运动 、中日甲午战争、 戊戌变法、 辛酉政变、 太平天国、 迁海令、 铁路国有案 、收回路矿权运动、 四川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山海关之战、 清末留学运动、 义和团运动、 马关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 中法战争、 瑷珲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三元里抗英斗争 、 尼布楚条约、 西学东渐、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

大禹治水中的人物和背景介绍

夏朝开国国君大禹治水,夏禹简介

禹,夏后氏、姒姓,名文命或禹,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神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历史治水名人。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人物生平

早期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出生地有争议(一说在汶山石纽地区;一说在石坳。母亲是有辛氏之女,名叫女志,也叫脩己。禹幼年随父亲鲧东迁,来到中原。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鲧受命治理洪水水患,鲧用障水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却越淹越高,历时九年未能平息洪水灾祸。接着禹被任命为司空,继任治水之事。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即位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古本竹书纪年》载“禹居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从有关文献看,夏禹与阳城、平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正式把天子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夏地的一个小邑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说苑》记载大禹“卑小宫室,损薄饮食,土阶三等,衣裳细布。”

逝世

禹在位的第十年东行,到了会稽后去世(竹书纪年载为四十五年),皇甫谧认为禹享年一百岁左右。禹去世后,其子启继夏朝天子位。

人物评价

夏禹是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历史人物。他的重大功绩不仅在于治理洪水,发展国家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更重要的是结束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创造了“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夏禹完成了国家的建立,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社会,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司马迁:尧遭鸿水,黎人阻饥。禹勤沟洫,手足胼胝。言乘四载,动履四时。娶妻有日,过门不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