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商朝多少年国祚 唐朝发现甲骨文时间是

目录导航:

  1. 唐商朝多少年国祚
  2. 中文第一代简化时间
  3. 汉字演变过程时间顺序
  4. 五体书法的历史时间
唐商朝多少年国祚

商朝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共历三十一代王,国运600年。

是继夏朝后中国历史上第2个国家政权,在中国里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对后世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朝始于618年终于907年,国祚289年历21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延续了多少年呢?

商汤率军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建立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延续了500余年。

殷墟的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末代君主帝辛,也就是纣王,在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 焚而亡。历史上记载,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到约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554年。

唐朝有289年历史,从公元618年李渊建唐到907年唐灭,共历二十一帝,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其中能称得上唐朝盛世的时期有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可以说在许多人心目中唐朝是最繁荣的时代。

中文第一代简化时间

汉字的简体 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发展到小篆时期,很多字体简化了。到了隶书和楷书时期,简化的字体更多。

在汉魏六朝的碑刻中,在唐代的写经里,都有不少简体字。

宋代以后,简体字由碑刻和手写转到雕版印刷的书籍上,从而扩大了流行的范围,数量也大大增加。

到了近代,太平天国在其文书以至玉玺上都使用简体字。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提倡简体字的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

1921年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提出了整理汉字的办法:限定通俗用字在2000汉字左右;减少笔画,第一步采用已有社会基础的简体字,第二步把其他笔画多的字也加以简化。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由陆基、黎锦熙、杨树达联署。

这个提案是把简体字作为运动推行的号召。提案指出:“文字本是一种工具,工具应该以适用与否为优劣之标准。笔画多的,难写、费时间,当然是不适用。笔画少的,容易写、省时间,当然是适用。”

“改用拼音是治本的办法,减省现行汉字笔画是治标的办法”,“治标的办法实是目前最切要的办法。”

提案主张把这种过去只通行于平民社会的简体字,正式应用于一切正规的书面语上。

汉字演变过程时间顺序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

(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原来那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像职官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的确感到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创一格,读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地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

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

在商代,人们使用的是甲骨文。

进入春秋,人们渐渐改用金文。

秦朝时,小篆体,成为当时通评论文字。慢慢地,小篆体已适用。

汉代出现隶书。

宋朝楷书和宋体出现。

现代汉字大约分为简休字和繁体字。

汉字的演变过程有6000余年的历史,是由零散的字符逐渐积累,到达一定体量后经过人为规范形成文字体系;演变过程可简单的归纳为声、形、象、数、理五个部分,依次顺序为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五体书法的历史时间

在书法艺术的世界里,评价一个书者有这样一句话:五体皆能。

很多不了解书法的人不太明白这里的“五体”指的是哪五体,今天就“五体”来给大家一一道来。

“五体”,指的是书法里的五种书体,分别是: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学过历史通识课的都知道中国传统书法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甲骨文开始,经秦汉,历唐宋,一直到元明清现。

-篆书-

篆书有大、小之分,称大篆、小篆。

小篆:

一般认为小篆是秦代李斯等人创造的,但是根据现代出土的文物来看,小篆的成熟是在战国后期。

诸如战国后期的《秦公大墓石磐铭文》和战国秦《新郪虎符》,它们都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小篆了。

秦统一六国后在春秋战国的秦文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造、规范和整理,称小篆。

小篆作为秦代的标准官书,主要运用于官方文书、纪功刻石、印章等严肃场合,这种习惯,以后一直延续下去。秦代小篆的代表之作,传至今日的可见于《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以及大量的秦诏铭文。此外虎符、印章、砖瓦上也留有许多精美的小篆。

大篆:

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称"钟鼎文")与籀文(金文之繁化),大篆为小篆的母体这一论断在文学界是公认的。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可见,大篆显然是指战国时代秦系文字中的遗留文字,大篆孕育出了官体文字“小篆”,同样也孕育出了民间俗体“古隶”。

我们可以从《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所夹杂的部分未隶变的篆书中,看到当时大篆的书写面貌。其主要特征是还保留着环状和斜向运动的用笔,同时结构也未得到充分简化。

现在能看到的具有代表性的大篆有《石鼓文》《毛公鼎》《散氏盘》等等。

-隶书-

“秦篆汉隶”的论述延续了几千年,一般人们以为到了汉代才有了隶书,实则不然,历史告诉我们,秦代是隶书形成的重要时期。

隶书在战国中后期就开始有了萌芽,以官体文字作为隶变的对象。秦统一全国后,小篆成为唯一的官体文字,因而也就成了唯一的隶变对象。

民间有一种说法称,隶变的原因是因为篆书太纷繁,而当时“官狱职务繁”,故而对官体篆书进行了简化,产生隶变。

到了汉代,隶书已经趋于成熟,有了一套完整的书写体系和字体特征。汉代成熟的隶书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最重要的笔法是波挑。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说:“在抛弃了正规篆文的笔法之后,如果把字写得很快,收笔时迅速提笔,横画和向下方的斜笔很容易出现尖端偏在上方的尾巴。”这就是波挑的形成。

隶书典型代表有《张迁碑》《西狭颂》《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石门颂》等等。

-楷书-

楷书,又称正楷、真书、正书。应该是对我们现代人来讲最熟悉的一种字体了,从上学开始就被要求写字“横平竖直、方方正正”,这正是楷书的一大特点。

历史上,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之所以称“楷”,《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楷书是我国封建社会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最为流行的一种书体。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即萌芽期--秦汉,发展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五代,守成期--宋、元、明、清。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人只知唐楷而不知晋楷,只闻“颜筋柳骨”而未闻“二王钟繇”。

文字的演变离不开历史的发展。

魏晋时期的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如钟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

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钟王为法"。

然而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楷书,不宜先学太大的字,应该从中楷入手比较适合。

-行书-

行书一体,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简易手写体,早期的行书应该产生于早期的楷书于草书之间,楷书快写加上部分草法就形成了行书的特点。

也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

行书萌芽于东汉,但在汉末,行书并没有得到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

行书到王羲之手中,将它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最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创立了光照千古的南派行书艺术,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

我们都知道王羲之,一代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不仅是文学史上的名篇,更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

董其昌曾评价说:“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

行书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在王羲之笔下体现地淋漓尽致。梁武帝说:“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草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同样是文字演变“以趣约易”的产物。

广义的草书可以泛指任何一种书体的草率写法,狭义的草书则专指一种书体。在草书这一书体的门类中,又有章草、今草、狂草的区别。

最早出现的是章草,约在汉隶成熟的西汉中晚期形成,并渐趋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它的用笔,是沿着隶书的笔法发展的,在摒弃了结构严整的隶体的同时,仍旧在结束时采用波挑法。在“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连急就”之中,丰富了笔法。

章草又孕育出今草。今草打破了字字独立的形式,将视角放大到全篇的布局,“如流水速,拨茅连茹,上下牵连,或借上字之下而为下字之上,奇形离合,数意兼包,若悬猿饮涧之象,钩锁连环之状,神化自若,变态不穷。”

草书作为一种书体,在历史上始终没有登上官体文字的宝座,但这并不妨碍它为历代书家所青睐,可见其蕴含的美学价值。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画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作为奋斗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一线的我,愿意来分享我的理解和看法。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出现于殷商时期。

在后来的,商周,有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钟鼎文”,也叫“金文”。

到了秦朝,以“小篆”为主。

汉朝时期,流行的是隶书。

晋代,就是行书。

到唐代,以楷书为主。

总结中国书法的“五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