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中“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的意思 唐朝兰溪进士有哪些人物

目录导航:

  1. 《浣溪沙》中“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的意思
  2. 苏轼《涴溪沙》全文
  3. 苏知县罗衫再合故事梗概
  4. 苏轼的“涴溪沙”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5. 元代吴道师的诗
  6. 南宋词人,号梅溪,是谁呀
  7. 姓金的名人有哪些
《浣溪沙》中“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的意思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拓展资料

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张泌词,有“露浓香泛小庭花”句,名“小庭花”;韩淲词,有“芍药酴縻满院春”句,名“满院春”;有“东风拂栏露犹寒”句,名“东风寒”;有“一曲西风醉木犀”句,名“醉木犀”;有“霜后黄花菊自开”句,名“霜菊黄”;有“广寒曾折最高枝”句,名“广寒枝”;有“春风初试薄罗衫”句,名“试香罗”;有“清和风里绿荫初”句,名“清和风”;有“一番春事怨啼鹃”句,名“怨啼鹃”。

此调有平仄两体。平韵体始于唐代韩偓,流传至今;仄韵体始于南唐李煜。通常以韩偓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

译文

游历在蕲水的清泉寺,清泉寺面对着兰溪,兰溪的水向西流去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蕲水,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距黄州不远。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苏轼《涴溪沙》全文

全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

扩展资料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苏知县罗衫再合故事梗概

《苏知县罗衫再合》是一部历史剧,讲述了苏州知县罗衫在清朝时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苏州,罗衫是一位正直勇敢的知县,他秉公执法,为民伸张正义。然而,他的清廉和勇敢引起了一些官员的不满,他们密谋陷害罗衫。

罗衫被诬陷为贪污受贿,被贬谪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位善良的村民,两人成为了好朋友。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和斗争,罗衫最终洗清了冤屈,回到了苏州,继续为民伸张正义。这部剧通过罗衫的故事,展现了正直勇敢的官员在黑暗的官场中的奋斗和坚持。

宋元以后的话本小说成为市民群众自我表现、自我娱乐的文学形式,不再仅仅是文人们自我发泄情感的工具。在作者和读者相互反馈中,读者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作者就不得不去精心设计丰富而新奇、曲折而紧张的故事情节,以满足读者特殊的审美需要。这样,追求丰富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也就成了话本小说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审美特点。所以,一般说来,话本小说是一种典型的情节小说。

在众多的话本小说中,《苏知县罗衫再合》在体现故事情节的丰富性和曲折性上堪称上乘之作。小说描述的是一个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明代永乐年间,殿试中式的进士苏云被授予金华府兰溪县大尹,不料在赴任途中遭贼人抢劫,尽管自己幸免一死,妻子郑氏却被贼人徐能劫去。不久,郑氏意外地得到了徐能之弟徐用和管家朱婆的帮助,寻机逃脱了魔掌,当晚在尼庵旁的厕所内生下了儿子。为了能在尼庵住下,郑氏又不得不将儿子丢弃路旁。奇巧的是,追赶郑氏的徐能正好路过此地,将其子捡回收养。十九年后,取名徐继祖的苏云之子考得功名,当上了监察御史。此时,苏云夫妇申冤的诉状也到了官府。经过两件罗衫的对证,徐继祖弄清了自己的身世,认了父母,同时也惩处了贼人,报了世仇。

在这篇万字小说中,情节之丰富在话本小说中实属少见,若稍加敷衍就足以构成几个场次的连台戏: 苏云赴任、舟中遇盗、徐能逼婚、郑氏脱险、尼庵产子、苏雨寻兄、祖孙相遇、夫妇鸣冤、计擒凶贼、罗衫再合。真是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无所不有。小说这种浓重的戏剧性使作品极宜在舞台上搬演。为此,同一故事的戏剧就有不少,其中有见于《元曲选》的张国宾《公孙汗衫记》,见于《古本戏曲刊》无名氏《罗衫记》传奇,明末沈璟的《合衫记》传奇,刘方的《罗衫合》传奇等。

作者既是一个讲故事的能手,也是一个熟练运用话本这一文学形式的高手。完整的入话、入话与正文之间的自然浑成的衔接,使小说在结构体制上成为后来的话本小说范本。由于话本小说从说话艺术脱胎而来,不可避免地受到说话艺术的影响,话本小说体制特殊性就是这种影响的产物。话本一般由入话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入话是小说整体的有机部分,在结构上对正话起着铺垫、映照的作用。本篇小说的入话形象生动,作者通过酒色财气的对话,告诫人们对之应采取节制的态度,这一寓意直接给正话以鲜明的提示,使正话的情节得以顺理成章地展开

《苏知县罗衫再合》是一部历史剧,讲述了苏州知县罗衫在清朝时期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苏州城内,罗衫面临着治理腐败官员和维护民生的巨大压力。他勇敢地与贪官斗争,并通过改革措施提升了民生福祉。同时,他也面临着家庭纠纷和感情困扰,但他始终坚守正义,最终成功解决了问题。通过罗衫的努力,苏州城变得更加繁荣和安定,他也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这部剧展现了一个官员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苏轼的“涴溪沙”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全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全词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然而上阕结句的子规啼声,隐隐折射出词人处境,也更显出词中达观态度的难能可贵。

译文:

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

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

扩展资料

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湲,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这一派画意的光景,涤去官场的恶浊,没有市朝的尘嚣。

它优美,洁净,潇洒……充满诗的情趣,春的生机。它爽人耳目,沁人心脾,诱发诗人爱悦自然、执着人生的情怀。

环境启迪,灵感生发。于是词人在下阕进发出使人感奋的议论。这种议论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摅写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字,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人生长恨水长东”,光阴犹如昼夜不停的流水,匆匆向东奔驶,一去不可复返,青春对于人只有一次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人未始不可以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往往能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因此词人发出令人振奋的议论:“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们惯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发出衰飒的悲吟。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

此词描写雨中的南方初春,表达作者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洋溢着一种向上的人生态度。

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和环境,景色自然明丽,雅淡清美;下阕抒发使人感奋的议论,即景取喻,表达有关人生感悟,启人心智。全词即景抒慨,写景纯用白描,细致淡雅;抒慨昂扬振拔,富有哲理。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

元代吴道师的诗

元代吴师道,不是吴道师,他的诗有《莲藕花叶图》、《集句一首赠答潘季通》等。

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元婺州兰溪(今属浙江金华兰溪)人。至治元年进士,授高邮县巫,再调宁国路录事。迁池州建德县尹。召为国子助教,寻升博士。

吴师道,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

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战国策校注》、《敬乡录》及文集二十卷。

南宋词人,号梅溪,是谁呀

1、史达祖 生卒年不详。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

2、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乐清县人。建炎四年(1130),高宗避难来温,十朋赋诗,有"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句。

3、李琳,号梅溪,长沙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

4、陈勋,海宁人,号梅溪,工山水画。

5、黄济川,金华塘雅人,号梅溪,擅书画,尤以墨梅著名。

6、蒋倬章,兰溪人,号梅溪,字六山,著有《梅溪诗话》10卷。

7、李登瀛,河间人居山阴,康熙进士,号梅溪,著有《梅溪诗集》。

8、梅江,明代嘉兴人,号梅溪,在四川清正为官,蜀人咸称“梅镜”。

1、史达祖 生卒年不详。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人。他的词,长于咏物描写,用笔细腻纤巧,颇为传神。

2、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乐清县人。建炎四年(1130),高宗避难来温,十朋赋诗,有"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句。

3、李琳,号梅溪,长沙人。咸淳十年(1274)进士。

4、陈勋,海宁人,号梅溪,工山水画。

5、黄济川,金华塘雅人,号梅溪,擅书画,尤以墨梅著名。

6、蒋倬章,兰溪人,号梅溪,字六山,著有《梅溪诗话》10卷。

7、李登瀛,河间人居山阴,康熙进士,号梅溪,著有《梅溪诗集》。

8、梅江,明代嘉兴人,号梅溪,在四川清正为官,蜀人咸称“梅镜”。

姓金的名人有哪些

金圣叹、金日磾、金崇岳、金履丰、金农等。

1、金圣叹

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主要作品:《沉吟楼诗选》《唱经堂才子书汇稿》。

主要成就:点评《水浒传》《西厢记》,提出“六才子书”之说。

2、金日磾(dī)

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后兵败被霍去病俘获。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西汉时期匈奴族政治家。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

主要成就:位列辅政大臣,辅佐太子刘弗陵。

3、金崇岳

公元1062年-公元1124年,中元佑戊辰李常宁榜进士,官值阁舍人,迁大理寺卿。后出知明州,为花石冈所扰,公上书,迁礼部尚书,授右正言兼延和殿侍讲学士。既而三上书谏除党禁,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宣和六年殁象州任上。

主要成就:北宋礼部尚书 ;三上书谏除党禁 ;五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

4、金履丰

南宋浙江兰溪人,因战绩卓著,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他与理学大家、世称“仁山先生”的堂兄弟金履祥文武并显,双璧联辉,名著朝野。时值元兵入侵,金履丰抗御屡胜,军功赐券,并享世袭。

因于洪患,金氏族人后迁新洲。现在闽侯县上街鎭新洲村南有纪念金履丰的将军府。

5、金农

1687年—1763年,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主要作品:《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冬心诗集》《冬心随笔》等。

名人:

1、金岳霖

字龙荪,哲学家、逻辑学家,建立独特哲学体系,培养人才、1926年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

2、金农

寿道士、龙梭仙客,书画家,代表作品有《东萼吐华图》《空扞如洒图》《腊梅初绽图》

3、金佛庄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少将团长,代表作品有《金佛庄自述》《佛庄日录》《军官的心理》。

金忠仪 - 新罗人,唐德宗时朝官将军。

金崇岳,系金氏始祖日磾公第33世裔孙,北宋末年礼部尚书,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

金文刚 - 宋代之龙图阁直学士金幼孜- 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任总裁官。

金履丰-南宋浙江兰溪人,抗金名将,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后宋亡于元,愤时事不可复为,归隐福建侯官,建有将军

1.金日磾(jin mì dī),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后元二年,汉武帝病重,托霍光与金日磾辅佐太子刘弗陵,并遗诏封秺(dú)侯。昭帝即位后,他担起了辅佐少主的重任,鞠躬尽瘁,死后被封为敬侯,陪葬茂陵。

2.金履祥(1232年—1303年),字吉父,号次农,自号桐阳叔子,兰溪(今浙江省兰溪市桐山后金村)人。宋、元之际的学者。为浙东学派、金华学派的中坚,“北山四先生”之一,学者尊称为仁山先生。

3.金农(1687—1763),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有金圣叹、金崇岳、金履丰、金农、金日磾等。金圣叹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原本姓张,因过继给亲戚,改姓金。明亡后改名叫人瑞,字圣叹,寓意为金人在上,圣人焉能不叹,故名金圣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