憻罗斯之战(怛罗斯之战,唐朝军队为何遭到惨败,被大食打得全军覆没?)

憻罗斯之战(怛罗斯之战,唐朝军队为何遭到惨败,被大食打得全军覆没?)

公元751年,也就是唐朝天宝十年,唐朝的军队在怛罗斯与“大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所谓“大食”指的就是阿拉伯帝国的阿拔斯王朝。当时,唐朝正处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统治之下,国力非常强盛,可是唐朝军队却在怛罗斯之战遭到惨败,几乎全军覆没。那么唐朝为何会输掉怛罗斯之战呢?

咱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场战争的经过。750年,唐朝大将高仙芝率军打败了亲附吐蕃的车师国,接着又击败了石国。可是高仙芝有些不讲道义,石国国王已经决定投降,可是却被高仙芝诱降,结果引发了当地各部的不满,他们向“大食”求援。高仙芝率领军队长驱直入,在怛罗斯与大食军队遭遇,结果“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数千人”

一、兵力差距悬殊。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高仙芝的手中只有三万人,“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有的史料则说是两万人,“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不过阿拉伯的史料说他们杀死了4.5万唐朝军队,此外还俘虏了2.5万,这个记载是存在问题的,唐朝应该没有投入那么多的兵力。而“大食”有多少军队呢?有学者认为在20万人左右。

二、唐军孤军深入。

作为唐军的主将,高仙芝的部署存在问题。当时,唐军已经打了很多场战役,先是攻打车师,接着又与石国作战,士兵们非常疲惫,士气低落,急需休整。而高仙芝非常没有以逸待劳,反而选择主动出击,“深入七百余里,至怛罗斯城,与大食遇”也就是说,在与大食交战前,唐军深入敌境七百余里,不仅士兵疲敝,而且后勤补给也会出现问题。

三、藩属临阵倒戈。

唐朝大军抵达怛罗斯后,与“大食”军队“相持五日”,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跟随唐朝一起作战的藩属葛罗禄部临阵倒戈,居然投向大食军队。双方交战后,葛罗禄部与大食夹攻唐军,使得高仙芝腹背受敌,最终导致唐军大败,“仙芝众为大食所杀,存者不过数千”葛罗禄部的叛变是唐朝在战场上失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主将决策失误。

这主要是高仙芝的责任。当时,在攻打石国的过程中,高仙芝采用兵不厌诈的策略,一方面接受石国投降,另一方面却率兵发起突袭。在灭掉石国后,高仙芝还举起了屠刀,“悉杀其老弱”高仙芝背信弃义、屠城的举动激怒了西域各部,导致“诸胡皆怒”,他们纷纷投向大食的一方,导致唐朝在此地孤立无援、四面受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