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

政治学-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 ,对于想了解历史故事的朋友们来说,政治学-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与方法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体系、理论等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曾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进入90年代后就沉寂了。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近年来还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还需要继续进行探讨。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一点想法。一、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
关于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在1985年以前,中共党史一直是作为政治理论课开设的。1985年,高等学校的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只有各级党校和部分高校仍旧保留党史课。在此之后,一些党史学家明确提出中共党史不应属于政治学科,而是一门历史科学。这种认识,很快被党史界的大多数人所接受,只是在表述上有所不同。但也有的认为它既属于历史学科,又具有政治学的色彩;有的仍认为它应属于政治学,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或历史与理论相结合的科学。有的还认为它既非历史科学,也非政治科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的甚至认为它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是现实政治的一部分,等等。国家规定的学科分类,规定也不一样,国家标准局把中共党史放在历史学科,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中共党史 放在政治学中。那么,中共党史到底属于历史学,还是属于政治学,或别的什么学科呢? 我认为,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历史学科,因为它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历史,当然属于历史学。但是,它无疑又具有政治学的特点。张友渔等政治学家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所写的导言中说:“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政治学所研究的古今中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把历史称为过去的政治,把今天的政治叫做未来的历史,因此政治学与历史学水乳交融。在政治学研究中,一方面,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一切政治现象都要置于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考察和分析;另一方面,政治学的一些研究领域,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如政治制度史、政治思想史、政治发展史等。”[i]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关系一般来说尚且如此,历史学中与现实政治联系特别密切的中共党史,与政治学的关系就更是水乳交融,很难截然分开。可以说,中共党史学是一门带有政治学特点的历史学科,或政治性很强的历史学科。
既然如此,中共党史学就既具有历史学的特点,又具有一些政治学的特点。概括起来,可以将中共党史学的特点概括为“五性”,即历史性、科学性、政治性、理论性、现实性。
所谓历史性,就是它研究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过去的东西,和政治学及其他一些学科着重研究现实问题不一样。
所谓科学性,是指它像其他历史学科一样,必须从客观的历史事实出发,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可信,掺不得半点假。正如周恩来在谈到撰写文史资料时所说的,要“存真、求实”,“只有忠于事实,才能忠于真理”。科学性是中共党史的基础和生命,只有具有科学性的党史才是真正的党史。 所谓政治性,是指中共党史学与其他历史学科不一样,它是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服务的,与政治紧密联系,并受现实政治的制约。 所谓理论性,也是说它和其他的历史学科不一样,即它不仅要求史实的真实和准确,而且要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重点加以研究,理论性更强,在表述上更具有理论色彩。如果缺乏理论性,中共党史研究就不能深入,表述就容易平淡、沉闷、一般化,不能很好地起到启发、教育、借鉴的作用。 所谓现实性,也是说它不同于历史学的其他内容,大都已经成为过去,而是同现实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有的内容甚至仍然是现实问题,研究它的目的也主要是为现实工作服务,具有直接的借鉴作用。正因为如此,有的着作非常强调这一点,甚至认为 “同现实社会联系密切是中共党史科学的首要特点”[ii]。 正因为中共党史学具有以上特点,所以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强调它的政治性,从政治方面进行研究;也可以强调它的科学性,从学术方面进行研究。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就形成了几种各具特点的中共党史学。 有的学者认为有两种中共党史学,即官方的中共党史学和学者的中共党史学。事实上有三种中共党史学,除了以上两种以外,还有一种民间的中共党史学。所谓官方的中共党史学,即按照官方的要求所作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主要是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中共党史学的政治性、服务性、教育性;所谓学者的中共党史学,即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更多地是从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科学性、真实性、学术性;所谓民间的中共党史学,即民间自由进行的研究和撰写的中共党史,它主要是从个人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更强调研究和言论的自由性。这三种中共党史学看起来确实是不一样的,并因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在很多方面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学,不管从哪个方面,根据什么目的进行研究,中共党史学本身的特性都是不能缺少的,也是无法回避的。例如中共党史学的科学性,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都是应该具有的,离开了科学性,其他方面就站不住脚,就无从谈起,没有什么价值。其政治性也是不能回避的,不具有这种政治性,就具有另外的政治性,因为它与政治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问题非常敏感,有的问题本身就是现实政治问题,因此不管从哪个方面写出来,都会造成一定的政治影响,不是这样的政治影响,就是那样的政治影响。所以,不管哪一种中共党史学,不管从哪个方面进行研究,对于中共党史学的性质和特点,都是应该注意的。
二、 关于中共党史学的体系
关于这个问题,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王仲清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iii]一书的体系,即着重论述中共党史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以及中共党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史料及其应用与校勘、人物年谱传记的编写、史学批评、地方党史研究、党史工作者的素养等问题。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史学应该由党史本体论、党史认识论、党史方法论三部分组成。所谓党史本体论,指的是对于党的历史过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其核心是社会历史观,即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所谓党史认识论,指的是对党史研究的特点和功能、主体和客体、主观性和客观性、阶级性和科学性、相对性和绝对性等问题的认识。所谓党史方法论,指的是关于党史研究方法的理论。党史本体论是党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最高层次的理论,党史认识论和党史方法论则是它的基础,三者构成了“三足鼎立式”的立体结构。[iv]
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共党史学包括理论和方法两部分。党史学理论包括最高、基础、反映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中共党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属历史哲学;反映层次指的是全国党史、地方党史、专门史,是反映历史过程、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层次是指党史史料。而党史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性质、作用、范围,大体上可分为基本方法、具体方法、特殊方法三个层次。基本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具体方法是指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研究党史的各种具体方法;特殊方法是指仅仅适用于党史领域某些专门分支学科或某些领域的特殊方法,包括数学计量方法、统计方法、图表方法等。[v]
这几种观点,都有道理,但都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我认为,中共党史学的体系是否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共党史学概论,诸如什么是中共党史,中共党史学科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中共党史的体系和分期等等;(2)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3)中共党史的研究方法;(4)中共党史学史,即中共党史学产生、发展的历史,包括各个时期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理论观点、重要着作、史学流派等等;(5)中共党史文献学和史料学。文献学主要是关于中共党史文献的搜集、整理、鉴别、加工、研究、编纂、出版、利用等方面的学问,也包括传统史学中的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考证学等有关的内容。史料学除了关于书面文献、视听文献等方面的学问以外,还包括关于文物、遗迹、遗址等实物史料,口述和口碑史料等等方面的学问。(6)中共党史编写学,即关于各种类型的党史论文、着作、读物如何撰写,各种党史资料如何编纂等方面的学问。对这个方面一般不大注意,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应该加强研究和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7)中共党史研究主体学,即对于党史研究工作者的要求和应具备的素养的研究。只有包括这些方面,中共党史学的内容才比较全面,体系才比较完整。
三、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
中共党史既然属于历史学,当然应该以历史学科的理论为指导。 历史学 的根本指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强调以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可是在实际贯彻中,有些方面没有贯彻好,存在不少缺陷和不足。其一,没有完整准确地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有时是各取所需,片面地加以理解和运用,有时甚至加以歪曲,为我所用,或将一些“左”的错误观点附加到唯物史观名下而加以坚持,结果导致了党史研究的“左”倾和错误。其二,以唯物史观代替具体的史学理论和方法,缺乏对历史事实的深入分析,存在“贴标签”的现象,导致了党史研究的简单化、公式化、概念化。其三,没有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和运用,致使一些解释落后于实践的发展,导致了理论指导的滞后性。现在,我们仍然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的研究,但有两个方面应该加以注意:一是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完整准确地领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而不要以后来附加上去的那些不准确的甚至错误的东西加以指导;二是应该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对唯物史观作出新的解释,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共党史的研究。 历史学的指导理论,还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它和唯物史观虽然有密切的联系,甚至互相包容,密不可分,但二者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二者研究的范围不同。它们研究的虽然都是人类社会,但历史理论一般只研究过去,唯物史观不仅研究过去,而且研究现在和未来,因此它研究的范围更宽广。其次,研究的层次不同。历史理论一般是关于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讲的是历史发展过程的具体规律;而唯物史观则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理论,属于历史哲学,对历史理论起着指导作用。因此,中共党史研究不仅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还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作为具体指导。 关于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内容,由于理解不同,归纳也不同,王仲清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的讲稿中归纳了6点,后来在他主编的《中共党史学概论》中归纳了8点,张静如、侯且岸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也归纳了6个方面[vi]。我认为,这些归纳都有道理。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体系,它是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包括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二、社会结构理论:包括经济结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政治结构(等级、阶 级、阶层、政党、派别),文化结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社会心理、社会思潮、社会思想体系),群体结构(家庭、宗族、社区、民族、群体、组织)等;三、社会运行理论:包括社会生活方式,社会运行机制(社会控制、社会保障、社会激 励、社会问题及治理),社会运行状态等;四、社会发展理论:包括社会发展动力(群众和个人的作用等),社会变迁及发展阶段, 社会发展规律(发展的规律性,量变与质变,进化与革命,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因果关系与周期性等)等;五、历史研究方法:包括从事实出发(现象与本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比 较),历史主义,阶级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等。
除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历史理论以外,中共党史研究还应该大胆吸取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正确理论,以及政治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形成中共党史研究的专门理论。只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指导才能具体化,具有更强的指导性。
四、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
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也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如前面所说的从事实出发 (现象与本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比较)、历史主义、阶级分析、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等等。同时,应该大胆吸取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的一些有用的方法。在1997年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中共党史师资班上,我曾经介绍了十种中共党史研究易于采用又较为成功的研究方法,这十种研究方法是:比较史学方法(又称历史比较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即时史学方法(美国称为瞬时史学),社会史学方法,心理史学方法(又称心态史学方法),文化史学方法,政治学研究方法,领导学研究方法,长时段研究方法,并提出应该开阔视野,不要只从中国共产党本身的角度研究中共党史,应该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到整个中国现代史的范围内加以考察,因为中共党史只是中国现代史的一部分,如果从现代中国的角度研究中共党史,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可能就不一样。于沛主编的《现代史学分支学科概论》[vii],也介绍了城市史学、家庭史学等九种新的分支学科。张静如和王炳林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回顾与思考》[viii]一文中,又提出了逆向考察法、系统方法、假说方法和模糊方法等等。总之,凡是一切有用的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中共党史学中都应该大胆地吸取、借鉴和应用。只有大胆吸取和借鉴各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把中共党史学与各门学科进行交叉和结合,才能使中共党史研究具有生命力。 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就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现在很多从事中共党史研究的人,平时只注意党的文献和档案资料,其他方面的书看得较少,知识面比较狭窄,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发展和要求不相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努力去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只有知识面宽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也掌握了,才能互相结合,融会贯通。
五、 新世纪中共党史研究应该注意和加强的问题
现在的中共党史研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大问题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还做得不够。在这方面有三种倾向:一种是囿于传统的结论和观点,对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事件采取不同的标准,不敢实事求是;一种是继续坚持僵化的观点,或者把研究当作宣传,只准讲成就,不准讲缺点和错误,连党已经做出决议的事也不能讲,甚至把错误的也要说成是正确的,不能实事求是;另外一种就是虚无主义,否定一切,抹杀成就,同样不能实事求是。在新的世纪,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主要努力方向,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中共党史研究成为科学。
第二大问题是对中共党史学理论的研究不够。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专门理论,而中共党史学至今没有自己的专门理论,因此很难成为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独立学科。要使中共党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加强中共党史学理论的研究,构筑起中共党史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第三大问题是研究具体问题比较多,研究深层次的问题比较少,比如中共党史的发展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在新的世纪,中共党史应该更注重深层次的研究,力争从更深的层次上回答有关的重大问题,使中共党史研究更具有深度和说服力。
2001年2月27日
(这是提交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召开的座谈会的论文,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i]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ii] 王仲清主编:《中共党史学概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iii]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iv] 易豪精、林强:《加强重党史学理论的研究——中共党史学基本理论问题研讨会综述》。[v] 林强:《中共党史学方法论研究》(打印稿)。[vi]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vii]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viii] 《北京党史》2000年第2期。